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海洋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包括:开式培养舱、闭式培养舱、环境监测传感器。开式培养舱包括开式舱体和上盖,上盖能够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垂直向上开启,以打开开式舱体;闭式培养舱包括闭式舱体,所述闭式舱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闭式舱体内设置有蠕动泵,实现闭式舱体内与外部海水交换;环境监测传感器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所述开式培养舱内、闭式培养舱内以及外部环境中,用于检测环境的PH值、溶解氧、浊度、甲烷等环境参数。本发明实现了在海洋原位对微生物进行富集,使微生物富集过程中的环境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相同,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适应性,避免因环境的改变造成微生物的死亡或活性降低。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该系统将可在双频下同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的两个水平正交环天线和可在双频下交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的垂直单极子组合在一根支杆上;用于目标方向测定(DF)时,利用两个正交环接收回波信号的内在本质特征直接得到接收天线的理想方向性图,不需要进行天线方向性图的麻烦的现场测量;而且同时采用两个频率工作的雷达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性能。天线支杆组成单极
武汉大学 2021-01-12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包括密封外壳、相变换热器、内囊、外囊、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相变换热器、内囊、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位于密封外壳中,外囊位于密封外壳外,外囊分别与液压马达和内囊连接,外囊和内囊之间还设置有低压电磁阀,高压蓄能器分别与相变换热器、液压马达和内囊连接,内囊与相变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高压蓄能器与液压马达之间设置有高压电磁阀,液压马达与发电机驱动连接。实现通过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利用海洋温差能进行发电,以提高水下探测器续航能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海洋微藻高效绿色养殖提取 EPA 产业化
成果简介: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可辅助脑细胞发育,对治疗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能起到有效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开发破囊壶菌高密度异养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关键工程化技术,筛选出高产 DHA 的破囊壶菌工业菌株 2 株。同时优化获得了破囊壶菌生产 DHA 的工艺条件,批量发酵培养破囊壶菌,获得 DHA的提取技术,在分离纯化 DHA 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优化中式技术,获得高纯度(90%)DHA,实现商业价值。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团队专有技术 应用范围:海洋生物能源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技术,利用海洋微生物进行高附加值、高产能的海洋生物能源开发(提取 DHA),主要可应用于海洋微藻产氢产脂、生物医药、生物食品、保健等领域。 市场分析及前景:据统计目前市售食品级低浓度(22%-25%)DHA 价格在26.9-36.5 万元/吨;食品级高浓度 DHA(27%-30%)为 73-109.5 万元/吨,而纯度为99.9%的DHA售价高达16.8万美元/公斤。当前DHA的生产主要来自鱼油,普遍存在分离成本高、具有鱼腥味、有污染物等问题。海洋微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简单,易于分离纯化,用于发酵生产 DHA 可以有效解决利用鱼油生产DHA 的问题,降低 DHA 的生产成本,产业过程污染少,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购买力的提高,国内 DHA 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增加,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技术指标:分离得到 200 多株可培养的破囊壶菌菌株,获得高产 DHA 和类胡萝卜素的破囊壶菌工程菌株,如 Aurantiochytrium sp. PKU#SW7 和Thraustochytriidae sp. PKU#Mn16,其 DHA 占细胞干重达 20%;另已获得 4 株破囊壶菌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申请发表专利(破囊壶菌的分离纯化培养,破囊壶菌快速测定方法等);获得粗制 DHA 工艺技术。 投资规模:包括设备、资金、场地、人员等。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等
天津大学 2021-04-11
苯酚一步羟基化合成苯二酚
成果描述: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医药、染料、橡胶和有机合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苯二酚的应用领域得到扩展,市场需求巨大。合成苯二酚的方法由于操作过程复杂、生产过程能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基本濒临淘汰。苯酚直接羟基化法由于反应副产物主要是水、原子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化学的观点。在温和条件下由苯酚羟基化一步合成苯二酚对于实现化工产品的清洁化和节能化生产意义重大。已经工业化的Brichem法所用的TS-1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使得催化剂成本很高,因此仍需寻找能够替代TS-1的催化剂。 本成果提供价廉易得、制备成本低、性能稳定的苯酚羟基化催化剂。碳分子筛进行改性处理后对苯酚一步氧化制取二酚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重复使用6次活性基本不下降,具有很好的稳定活性。其中经氢氟酸和盐酸混合液处理碳分子筛后再用过氧化氢浸泡处理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反应活性,苯酚的转化率为29.6%,二酚的收率为23%,过氧化氢的利用率达到80%。 盐酸处理后的活性炭浸渍硝酸铁,烘干后在400℃焙烧后,用于苯酚的羟基化,在温和条件下(30℃,接近常温)反应2小时,可获得36%的二酚收率,二酚选择性85-90%,过氧化氢的利用率达到40%。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化工生产企业,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避免副产物,二酚单程收率高,原料可回收进一步使用,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30 °C、苯酚:H2O2为 1:1、载铁催化剂用量0.1g、反应时间1~2h,苯二酚收率 36 %。 30 °C、苯酚:H2O2为 3:1、碳分子筛用量0.1g、反应时间1~2h,苯二酚收率23%.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催化剂重复3次,活性保持基本不变。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耐高温半芳香尼龙产业化合成技术
半芳香族尼龙是耐高温聚合物的一个重要的新兴品种,由于其性能优异价格相对低廉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际上半芳香尼龙的主要供应商有法国的Rhone-Poulenc Chfmfe、意大利的Eniricerche、日本的三井化学、美国的Amoco、Dupont、比利时的Solvay、荷兰的DSM公司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对半芳香族尼龙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但国内由于在半芳香尼龙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单位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没有企业真正实现半芳香尼龙(PA6T)的产业化生产。四川大学聚芳硫醚课题组是一个具有多年高性能聚合物合成及加工经验的科研团队。课题组依托着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985平台,长期承担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省部产学研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并在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成型加工及产业链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本课题组为国内目前唯一的研究开发PA6T树脂的单位,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突破,并已经达到了进行产业化工作的水平。PA6T的产业化生产将对我国高性能聚合物领域及相关后续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前景十分巨大。
四川大学 2023-05-15
西南大学胡昌华廖国建教授团队在治疗耐药真菌感染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机制研究发现高浓度优选化合物MW5破坏真菌细胞膜并诱导细胞产生ROS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低浓度MW5能破坏药物外排泵MDR1功能,进而增加氟康唑胞内浓度进而逆转其耐药性。
西南大学 2022-06-10
基于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后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采用溶液涂覆法制备均质渗透汽化透醇膜。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内部的离子交联结构能够有效抑制该均质渗透汽化透醇膜在醇/水料液中溶胀,保持膜的稳定性;同时,疏水长链和聚电解质的疏水主链,能提供膜对醇的优先选择吸附。通过调控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和离子化程度,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分子链结构和聚集形态,能够制备不同的复合物和复合物膜。采用本发明所用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渗透汽化膜的渗透性,且该类优先透醇膜制膜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浙江大学 2021-04-13
季铵盐型阳离子聚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季铵盐型阳离子聚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首先采用溶液滴定络合的方式制备季铵盐型阳离子聚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后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将其涂覆在支撑层上,烘干得到季铵盐型阳离子聚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季铵盐型阳离子聚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内部的离子交联结构能够有效抑制该渗透汽化透醇膜在醇/水料液中的过度溶胀,保持膜的稳定性;同时,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长链和聚电解质的疏水主链,能提供膜对醇的优先选择吸附。因此,该类优先透醇膜制膜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3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 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制备功能型纳米荧光探针为主,主要包括量子点荧光探针(QDs)和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并利用制备的荧光探针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的定量检测。项目设计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的QDs荧光探针和基于CuMn双掺杂的ZnS QDs比率荧光探针,分别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多巴胺和叶酸的定量检测(图13),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探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项目成果将为医学检测和POCT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CdTe量子点在紫外灯下的实物图及其吸收和发射光谱 成果优势: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指颗粒半径小于激子波尔尺寸半径的纳米晶粒,属于三维尺度限域的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一般在10nm以下。QDs有许多显著地光学性质:优良的抗光漂白能力; 较宽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窄;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 成果成熟度:中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等。 市场展望: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提高疾病诊治水平,推动医学科技前沿发展,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等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162 1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