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体腔的发生解剖示教
XM-844消化、呼吸、泌尿生殖、体腔的发生模型   XM-844消化、呼吸、泌尿生殖、体腔的发生解剖示教模型由5部件组成,显示大约19-60天时期内胚层早期分化和体形建立及三胚层分化形成过程器官时的解剖结构。 尺寸:放大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促进灵芝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细胞培养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灵芝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细胞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灵芝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进行培养,再依次进行一级液体种子培养、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其中,在液体深层发酵过程向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由真菌菌丝体所制备的诱导子以诱导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生物合成。将所得到的细胞培养物分别用浓硫酸-苯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可有效促进灵芝细胞培养物中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生物合成,为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工业化和商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代谢改造酿酒酵母高效生产葡萄糖二酸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在医疗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主要以化学法-葡萄糖化学氧化法为主,但该方法具有选择性低、成本高、得率低、要高温及产生大量氧化反应副产物不利于后续葡萄糖二酸的分离等局限性。目前生物法合成葡萄糖二酸主要是在大肠杆菌中进行的,但在大肠杆菌中异源合成葡萄糖二酸被许多因素限制。酿酒酵母因具有耐酸能力强、耐低温、可低 pH 发酵、没有噬菌体感染、适合大规模发酵、易分离和高抗逆性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产有机酸的研究,因此酿酒酵母比大肠杆菌更适合葡萄糖二酸的生产并具有更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利用酿酒酵母合成葡糖二酸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创新要点 1) 以酿酒酵母 BY4741 为出发菌株,将拟南芥的肌醇加氧酶 MIOX4 和丁香假单胞菌的 UDH 基因在 delta 重复序位点高效表达,敲除转录抑制因子OPI1 获得工程菌 Bga-3,该菌株在分批补料发酵条件下能够产 6 g/L 的葡萄糖二酸,为目前报道的最高值; 2) 通过提高工程菌的转运胞外肌醇的能力和工程菌自身合成肌醇的能力,解决提高葡萄糖二酸产量的关键问题; 3) 进一步协调肌醇用于细胞自身代谢活动和葡萄糖二酸合成之间的分配关系,并通过提高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效率和发酵优化,提高肌醇利用率和葡萄糖二酸合成的产量。 
江南大学 2021-04-11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代谢危害物控制技术
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胺(氨)类物质,如氨基甲酸乙酯(EC)、生物胺类等是影响发酵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成果在国内外率先进行了微生物干预减少发酵食品中 EC 及其前体的系统研发。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揭示了酱油发酵过程 EC 前体形成的微生物物质代谢机制; (2) 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可在酱油发酵过程中显著减少 EC 前体积累的菌株; (3) 采用非基因工程手段在工业规模将酱油中 EC 含量降至低于 20 ppb,且对酱油主要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未产生影响。 本成果已获授权核心发明专利 11 项,形成了包括利用 EC 或其前体菌株的筛 选与选育、微生物干预控制酱油中氨(胺)类有害物的专利群,发表论文 29 篇。 本技术对于解决基于混菌发酵过程的传统发酵食品安全性的提升,具有普适性意 义和推广前景;对于引领生物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升传统发酵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传统发酵食品工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的科学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呼吸、消化系统的纤维镜浸泡消毒器
该消毒器由支架和透明三腔浸泡器组成。支架带轮子可移动,支架上面有一“T”形挂钩,同时可挂三个纤维镜,能上下移动。三腔浸泡器由有机玻璃粘接而成,三腔其中一腔可加蒸馏水,将浸泡的纤维镜在蒸馏水中冲洗。三腔的底部均有放流体的装置,换消毒液时很方便。支气管镜、食道镜、胃镜等均可浸泡消毒。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大型工业化连续污泥消化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上消化道多生理参数动态记录分析系统
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医疗仪器,能够24小时同步监测、记录胃、食管内的PH值,按需记录ECG信号。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诊断,诸如胃�车拦芊盗鳎�ㄖ�盗鳎�敢悍置谑С#�脑葱院头切脑葱孕赝吹募�鹫锒希�钚苑盗鳎�箍梢约觳狻⑵蓝ㄉ舷��拦δ芗耙┬ё饔谩6�庑┒际悄壳俺9娴奈妇怠⑽赋Ρ低福B超检查所无法诊断的常见消化道功能性疾病。整机及其关键技术、传感器立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南海红树林微生物中新的活性代谢产物
从南海红树林微生物中分离105种化合物,其中50种新结构, 26种对肿瘤细胞(包括耐药肿瘤细胞 株)有强细胞毒活性(IC50<10μg/mL)的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活性达到纳克级,22种有抗菌活性(包括 抗临床耐药性结核菌株),2种有神经原细胞保护活性。
中山大学 2021-04-10
m6A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及其编辑工具
m6A修饰参与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和ATP生成。甲基转移酶METTL3的缺失使得m6A水平下调,并抑制肿瘤细胞的葡萄糖摄入、乳酸产生速率和ATP生成。m6A-seq和功能实验表明,PDK4的表达受m6A调控,且过表达PDK4能逆转METTL3缺失导致的肿瘤细胞糖酵解和ATP生成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PDK4 mRNA的5’UTR区而非3’UTR区的m6A修饰,可通过与YTHDF1/eEF-2复合物和IGF2BP3结合,从而正向调节其mRNA的翻译延伸及mRNA稳定性。此外,TATA结合蛋白(TBP)可以通过与METTL3启动子结合增强其转录及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体内和临床分析表明,m6A/PDK4在宫颈癌和肝癌组织表达上调,且对其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利用dCas13b融合去甲基化酶ALKBH5,结合靶向mRNA的gRNA,构建出可在活细胞内靶向mRNA的m6A去甲基化修饰体系dm6ACRISPR。该体系具有特异性强、去甲基化效率高和脱靶率低等特点。研究表明,dm6ACRISPR可实现CYB5A mRNA的单位点及CTNNB1 mRNA的多位点去甲基化,提高靶mRNA稳定性。同时,dm6ACRISPR具有高度错配不耐受的特点,其细胞内脱靶率仅为0.03%。此外,在肿瘤细胞中运用dm6ACRISPR体系靶向促癌基因EGFR和MYC,可显著降低其表达水平,同时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表明dm6ACRISPR在疾病防治上具有潜在价值。
中山大学 2021-04-13
苏氨酸工业生产菌代谢工程系统改造
本成果从一株高产 L-异亮氨酸的 C. glutamicum 出发,运用反向代谢工程策略对其代谢通路进行理性重排,以期实现 L-苏氨酸高产,特别是近期,通过热诱导丙酮酸羧化酶和苏氨酸外排泵创苏氨酸产率纪录,开发了一种两段式温控发酵苏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和工艺,发酵罐苏氨酸摩尔转化率达 103.28%。这套复杂中心代谢途径的自我调控维持了生产和生长的平衡。论文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一株产苏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 TWF001 为宿主,首先编辑了涉及副产物有机酸合成、产物降解和转运的基因,并证实这一系列菌种在 37 度升至 42 度情况下的生长情况等同正常 37 度发酵;然后用一套大肠杆菌热敏启动子去转录四环素启动子阻遏蛋白,四环素启动子后的报告基因 37 度表达,42 度不表达。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