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无线温度采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以及显示与报警模块;其中,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度;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采集的所述温度,第一次处理后并将所述温度发送给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并将所述温度发送给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温度发送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第二次处理后并将所述温度发送给所述显示与报警模块;所述显示与报警模块,用于显示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系统
本系统可以制造温度、湿度、振动(含冲击)的综合环境,能模拟产品的起初环境条件。它可以用于各种军品、民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研制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可靠性筛选试验、可靠性验收试验以及其他综合与单应力试验,能满足GJB699MIL-STD-781D,GJB150MIL-STD-810D全部综合环境试验要求。并可作温度、湿度、振动的单应力、双应力试验设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围岩失稳声光电集成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本项成果包括对同一个钻孔内壁的围岩损伤情况分次进行监测的光学钻孔窥视仪、声发射装置和钻孔应力计。其特征在于:对预先在煤矿巷道帮上所钻取的同一个钻孔内壁的围岩损伤情况分次进行监测的光学钻孔窥视仪、声发射装置和钻孔应力计,汇总所有监测结果,从表面变形和内部损伤研究对围岩损伤失稳状况进行全方位辨析。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电缆表面温度的电缆接头缆芯温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缆表面温度的电缆接头缆芯温度反演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 1,根据电 缆一维暂态热路模型和电缆本体的表面测温点温度进行径向温度反演,获得缆芯拟合点反演暂态温度; 步骤 2,采用有限元温度场仿真法构建电缆二维温度场仿真模型,并在不同加载电流和不同时刻下仿真 缆芯接触点和缆芯拟合点的暂态温度,获得暂态温度仿真数据集;步骤 3,以缆芯接触点暂态温度为自 变量、缆芯拟合点暂态温度为因变量,对暂态温度仿真数据集进行拟合,获得缆芯轴向温
武汉大学 2021-04-14
吹瓶机微机温度控制系统
.项目简介: 吹瓶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机械产品。它的用途是将颗粒状塑料通过八个温区的加热软化后吹制出各种塑料产品。 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加热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的仪表控制效果很差,温度波动可高达数十度,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微机温度控制系统采用LCD中文显示、高精度温度测量、可控硅调压控温、先进的控制算法,因此控制效果好,静差小于0.5度。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造气炉气化层温度实时测量系统
1.项目简介:应用间接测温与计算机系统特性辩识为一体的智能实时测温方法,即依据间接测温信号与校正测试温度信号,对系统的动态教学模型进行分辨识和参数估计,并由辨得到的对象特性对气化层温度运行最可信估计的测温方法,实现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简称造气炉)气化层温度实时准确测量。 2.技术特点;该工业测温精度高,可靠性强,检测装置能长期安全运行,对造气炉内温度场分布、工艺运行不产生影响;为造气炉正常安全运行,节能降耗和实现造气工艺闭环自动控制提供了先决条件。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锅炉风速风量在线监测系统
项目概况 国内电站煤粉锅炉燃烧的优化调整一直是许多科研单位、设计部门以及锅炉运行人员长期关注的课题,其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进入锅炉的风和煤,而关注内容为风对煤的合理调配和适应。 锅炉风速风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了这个领域的多个关键技术。该系统以其经济实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量小、运行可靠和可监测全部配风指标并测量准确等优势,受到电厂广大技术人员的欢迎。大量的运行实践表明,锅炉的一、二次风匹配合理,一、二次风同层管内风速调整均匀,锅炉燃烧工况就会明显改善,锅炉效率就会显著提高。增设了锅炉配风在线监测系统,等于给锅炉运行人员增加了燃烧调整的“眼睛”,司炉能随时观察到各风管喷口风速、风量的大小,可随时根据负荷升降、煤质状况调整风速,使锅炉的燃烧始终在较经济的工况下运行。主要特点   锅炉风速风量在线监测系统在风速的调整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1. 使锅炉配风合理,燃烧比较稳定,可有效地降低排烟热损失、降低飞灰含碳量,降低煤粉的机械及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2. 能合理地调整风粉比例。将一次风管道系统中的阻力调平后,各一次风管内的流速大小能间接地反映出管内煤粉浓度的大小。若某一管内煤粉浓度增加,由于输送煤粉的阻力增加则管内风速就会降低,反之就会升高。因此,锅炉运行人员能依据一次风管内风速的大小来确定风管内煤粉浓度的相对大小。 3. 当风速出现异常时系统应发出警示,提醒锅炉运行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堵管断粉现象的发生。当某个一次风管内煤粉浓度过大流速降低出现堵管迹象,或管内煤粉浓度过稀,流速过大出现断粉迹象时,系统将发出警示,提醒司炉采取相应的措施。 4. 为调整炉内同层火焰中心位置提供依据,防止锅炉局部结焦,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火焰偏斜,降低炉膛出口两侧烟温的偏差,防止水冷壁及过热器爆管。 5. 为调整炉内纵向火焰中心位置提供依据,有效控制主蒸汽温度,减少减温水量,降低不可逆作功能力损失,提高整个循环热效率。 6. 对直流燃烧器,能合理地确定一、二次风匹配比率以及一、二次风上、中、下各层的配风比率,是正塔型、倒塔型、或是束腰型等配风方式,锅炉运行人员能够一目了然。技术指标显示精度:0.5%             输出信号:4--20mA环境温度:-20--70℃         环境湿度:0—90%电源电压:220V AC +15%    电源电流:10A电源频率:50Hz +10%市场前景    锅炉风速风量在线监测系统是电站锅炉运行的有力助手,该项目适用于多种送风方式的燃烧系统锅炉。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秸秆禁烧遥感监测系统
(1)该项工作的意义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中的秸秆已经不被人们作为燃料所使用,而且由于农民环保意识欠缺、缺少劳动力、管理体制不健全、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选择在收获农作物的时候直接就地焚烧秸秆,而秸秆露天焚烧会造成大量烟雾的现象,一方面影响到公路和航空运输,降低运输效率;另一方面,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颗粒等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每年在作物收割季节,是秸秆焚烧最严重的时节,此时对秸秆焚烧现象的监管尤其重要。但禁烧令的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焚烧火点具有分散性,实地人工逐点排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由于焚烧火点具有随时性,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证据很难查处进行过秸秆焚烧的农民,使得农民往往存在侥幸心理;三是由于暂时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措施进行秸秆转化,而且随着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减少,农民迫于下季作物种植的压力,常常会选择秸秆直接焚烧。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多源遥感影像预测火点监测的重点区域,提高火点监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同时进行监测区域秸秆量的估算,提高秸秆转化的效率,利用多种手段提高禁烧令的实施效果,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2)算法介绍 卫星遥感具有实时、动态、高分辨率、大范围覆盖等特点,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秸秆焚烧监测上使重点区域作物信息提取和火点快速监测成为可能。卫星火点监测一般采用波长范围在3~5μm的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中红外波段对火灾、火点、活火山等高温目标的识别十分敏感,常用于捕捉高温信息,特别是对森林火灾,能够清楚显示火点、火线形状、大小和位置,而且对很小的隐火、残火也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在红外影像上,火点区与背景地物的亮度值具有明显差异,火点区温度高,图像灰度值高,呈现亮白色,背景地物则相对偏暗。利用背景辐射和森林燃烧时的辐射差异在红外图像上灰度值的不同,就可以从卫星遥感信息中及时发现火情,并监测它们的燃烧状态和蔓延趋势。火点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固定阈值法、临近像元分析法、亮温与植被指数结合法等。固定阈值法是利用红外通道计算亮温,根据火点区域背景区的差异,对亮温设置一定的阈值提取火点区;临近像元分析法是对火点像元与临近像元的亮温差异设置一定的判别阈值,差异大于阈值的判为火点区;亮温与植被指数结合法是在亮温固定阈值的基础上,加上植被指数阈值作为判别条件。 (3)应用系统开发 秸秆焚烧监测系统由一个中心、两个子系统及两个终端系统组成,即:监测控制中心、火点提取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监测服务平台以及野外调查app。监测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对遥感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并提供秸秆焚烧的火点信息与数据管理功能。火点提取子系统主要负责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秸秆焚烧信息的提取工作,并反馈给控制中心。数据管理子系统基于底层数据库提供对遥感数据、火点信息数据、野外调查数据的管理功能以及为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服务。监测服务平台主要是提供火点信息的展示与发布工作。野外调查app主要负责火点信息的接收、野外核实以及核实结果反馈工作,以确保秸秆焚烧的火点信息准确无误。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无线人体运动信息监测系统
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只需在身体上佩戴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体运动信息如加速度,角速度,温度,心电信号,血氧等信号的实时采集和监测。可用于远程护理,康复训练,运动训练和分析,步态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铁路货物超限图像监测系统
本研究成果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智能识别原理,依据CCD工业摄像机获得的黑白彩色图像,进行滤波、校正、灰度化、白平衡、差分等数字图像处理,采用小波变换等技术,获得监测对象的轮廓外形,然后与基准图像轮廓比较,获得监测对象状态等信息。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74 5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