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碳氢变频双系统超低温冰箱
用于细胞、细菌、病毒、DNA、RNA、皮肤、组织、疫苗等生物制品、生物材料的超低温环境存储。广泛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疾病防控、生物制药与工程,食品冷冻、电子化工、远洋渔业等行业。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5
技术需求:设计图纸生成系统开发
三废污染治理环保设计智能软件系统开发(智能环保设计院研发),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废污染治理手册及国际设计标准规范,输入公式,进行建模,并通过现有的实际工程图纸设计参数进行修订,最终实现根据用户提供的进出口标准要求指标,可形成污水(污泥或废气)处置系统的整体最优工艺路线和各单元标准设计参数,然后在CAD系统中形成各设计单元的标准图纸,包括工艺图纸、土建图纸、非标准件加工图纸。 通过智能设计系统效能和质量不断提升,大幅度降低设计人员的数量、协调等工作。最终实现一键操作,输入污染物的设计进出口标准及场地要求后,可输出高标准的土建施工图纸、工艺安装图纸、电气安装图纸、非标设备加工图纸等整套图纸
山东通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21-06-16
技术需求: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技术
综合利用视觉识别、扫码装置、数据读取/传输/保存/分析系统、转运单元控制等模块有效实现禽类宰杀工厂的智能化生产及管理。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7
电子通信设备故障监测系统v1.0
有一定实用价值
成都大学 2015-12-30
生产线调度、布局设计与仿真系统
 成果简介:生产线仿真是生产线设计规划中全面分析系统的有效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通过生产线设计规划、控制调度以及仿真建模等技术的研究,建立一个集设计规划、生产调度、仿真与优化为一体的生产线集成设计规划系统。使用户在设计规划阶段就可以对生产线的静、动态性能进行充分的预测、比较和论证各种方案,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确实有效地协调生产线从设计规划到实际运行各个阶段的关系。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够并行地确定生产线系统的规模、构成和布局;能实现对生产线结构布局和作业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数字航空摄影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航空摄影系统,包括一带有可控快门的大口径光学镜头和一内视场拼接数字成像后背内视场拼接数字成像后背包括单面散射光学器件、光电转换模块、多路数据存储模块和总控模块单面散射光学器件置于大口径光学镜头成像面处光电转换模块置于单面散射光学器件之后,包括CCD 成像传感器阵列、脉冲发生器、驱动器和A/D 转换器成像传感器阵列还包括一个独立的高速视频图像采集装置总控模块包括一核心控制器、多个成像控制器、人机界面设备、视频切换单元、大口径镜头快门触发单元成像传感器阵列的光电转换与快门触发单元联动控制。 本发明成像光路示意图
北京大学 2021-04-11
智能车速控制系统领航者
逸刻畅行面向当前的L2级以下车辆和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了节能效果显著,行驶安全性高、操纵灵活性好、架构通用性强的 eGo 智能车速控制系统。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南京逸刻畅行畅行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李兵兵 注册时间 2020年11月26日 注册所在省市 江苏南京 组织机构代码 91320115MA23CMHM7L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物联网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企业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迎翠路7号科创大厦八层楼8010-3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兵兵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20.9/2024.6 刘昊吉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19.9/2022.6 李志翰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20.9/2023.6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庄伟超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智能网联汽车 殷国栋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教务处处长/教授 车辆动力学控制 五、项目简介 逸刻畅行面向当前的L2级以下车辆和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了节能效果显著,行驶安全性高、操纵灵活性好、架构通用性强的 eGo 智能车速控制系统。该产品借助网联通讯获取的道路坡度、前方交通流和路口信号灯相位等交通信息,可实现对L2级以下车辆实现车速引导。对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规划与控制节能车速谱、安全通行和跟驰轨迹,以及控制车辆挡位切换,可以实现不等红灯一路畅行,在节省行驶能耗的同时延长电动汽车电池寿命。 当前对于安全、节能和舒适驾驶的需求广泛,本公司产品所涉及的车速规划是破解需求困境的核心科技,市场上预计存在超2500万辆车辆和4.5万亿元市场规模。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以提供在高速场景下的节能和安全车速与挡位控制,同时实现乘用车在城市场景下的舒适性车速控制。公司采用“软件+硬件+服务”全栈解决方案,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多元技术支持和一站式配套服务。核心业务为智能车速控制系统销售,包括企业客户产品前装,个人用户产品后装。此外,盈利来源还包括升级和维护、以及技术服务。营销方面,通过多渠道曝光深度挖掘客户资源,并树立标杆企业形象建立品牌加持。 公司股权结构良好,资金来源渠道丰富,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实收资本)、债权人投入的资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企业经营净利润等,并针对自身的公司特征及其生命周期规律,选择可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形式,计划A轮融资2000万元、释放10%股权,制定了风险投资资金引入方案。分析企业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将风险划分为轻微、较低、较严重、严重四个等级,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团队负责人李兵兵创业经验丰富,各部门总监及专家咨询团队均具有丰富的相关技术或从业经验
东南大学 2022-07-26
一种直流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直流保护器、断路器、直流母线和直流负载,直流保护器通过断路器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保护器与直流负载连接,直流保护器无线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服务器,直流保护器包括保护控制模块、功率模块、监测模块、报警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功率模块包括隔离模块、旁路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保护控制模块分别与功率模块、监测模块、报警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隔离模块与旁路模块并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与隔离模块连接; 本发明避免了直流负载向直流母线注入交流分量,当直流母线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蓄电池供电,减少了直流负载断电的可能性,提高了直流系统的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重残患者居家及医疗环境无障碍系统
本项目与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合作,针对四肢功能重度障碍的卧床患者,开发了一种满足长期卧床的重度残疾患者能用无线语音实现对门、灯、窗帘、家电、紧急呼叫等主要居家及医疗环境的控制。   该系统主要功能及特性: 具多通道独立无线终端控制(门控制、常规照明灯具、呼救铃、窗帘、电扇、电视、空调等); 无线多节点网络系统与语音控制器连接,语音控制器通过无线与控制终端连接;无线信号具有多重室内墙障穿越功能。 基于嵌入计算机的按键控制与信息反馈式,五英寸彩色可移动独立功能显示屏。 语音控制装置安全可靠,满足普通家用电器安全标准; 在15-20m范围内,能通过语音控制各种终端; 语音控制声音适中,准确性高,对语音种类无特别要求,使用方便; 独立无线终端控制对周围环境无干扰。 该系统预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与生产企业合作产业化。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
复旦大学“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项目组就疫情期间的网络热点展开了深入分析。其中由大数据学院魏忠钰副教授和新闻学院周葆华教授负责的用户画像团队,梳理了新浪微博中群体舆论演化总体态势及代表性群体的舆论特征,并对舆论引导方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01 大数据舆论分析:把握民意趋势、挖掘事件成因 团队分析了2020年1月15日至2月16日期间与疫情相关的3000万条微博,依托情感分析、话题聚类等文本挖掘手段准确感知网民的情感倾向转变和话题动态演化。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初期的舆论以负面情绪居多。随着中央全力部署、政府防控措施出台(实时数据的公布、武汉实行封城管控)、专家学者释疑解惑(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对疫情的判断),正向情感不断提高。随后虽然疫情增长率不断减缓,情感指数仍有变动,多与受疫情触发的热点议题相关。 02 群体画像:精准定位人群、感知个性化诉求 团队根据用户的职业、地域等属性将用户细分为不同群体,并进行参与度的动态比较,同时对代表性群体的网络言论进行定点分析,准确感知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与价值预期。 对于不同职业的用户,在疫情爆发初期,自媒体、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较为活跃,在事件后期专业技术人员、 自媒体、 企业高管、新闻出版与文化专业人士较为活跃。聚焦于奋战一线的医护群体,大多向外界传递了一往无前的抗疫精神,也不乏个别事件令其承受巨大压力,需要更多的社会理解和关爱。另外,由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逐渐蔓延,私营企业主及工薪阶层群体面临巨大压力,大多显露出焦虑情绪,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帮中小企业主纾困解难。 对于不同地域的用户,参与讨论的用户中广东、北京用户占比较高,其次是东南沿海各地,话题的地区“下沉”趋势明显。特别地,武汉患者群体作为地域分群角度的特殊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讲述自己的亲身遭遇,寻求社会救助,使个体诉求进入公共议程,激发了全网对于武汉患者群体命运的同情与共鸣。而随着国际疫情局势的不断紧张,华侨华人群体面临歧视压力,需要在下一阶段严防“输入”过程中予以妥善引导。 03 事件关联:警惕次生舆情、完善发声渠道 疫情期间,不少热点讨论相继引发了有关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次生舆情”,追踪事件关联将进一步协助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以近期学校实施网课为例,部分学校存在的网课工具攀比化、部分贫困群体的自卑自嘲心理引发讨论。而弱势群体缺少发声平台,若忽视其诉求将进一步激发矛盾。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贫困人群的关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抚慰,促进社会沟通与社会公平。 不同的群体聚集于不同的网络社区之中,舆论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分群体舆论特征进行分析使得挖掘群体共鸣更为高效。团队将进一步推动分群体智能舆论分析和信息汇集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汇集平台。在中国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团队还将持续跟进对国际疫情的舆情分析,为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赋能。
复旦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21 422 423
  • ...
  • 706 7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