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三自由度球心可调灵活眼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自由度球心可调灵活眼,包括机架、眼球、球心调节杆和伸缩杆,眼球包括下半眼球与上半眼球,下半眼球与上半眼球固接,球心调节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下端与机架垂直固接,第一支撑杆上端与第二支撑杆下端螺纹联接,第二支撑杆上端用球面副与下半眼球底端连接,伸缩杆下端用球销副与机架连接,伸缩杆上端用球面副与下半眼球连接;三个伸缩杆围绕球心调节杆均布。本实用新型具有空间三个转动自由度的,灵活度高,易实现高速运动;将三个直线运动转化为眼球的空间转动,控制方便;球心调节杆增加灵活眼的工作空间,增加了其环境适应力。
四川大学 2017-12-28
技术需求:涤纶毛毯烂花均匀度
涤纶毛毯烂花均匀度
山东新丝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4
SC-217 锥入度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国家标准 GB/T269《润滑脂和石油锥入度测定法》并参照国际标准ISO2137《润滑脂和石油锥入度测定法》要求设计制造,适用于测定各种润滑脂和石油脂的锥入度试验。可配置相关标准配件用于固体细粒、粉剂,粉末,各种膏体,胶类物质。本仪器也符合 GB1790-2012《医药凡士林》标准所规定的检测性能,广泛用于测量润滑脂、凡士林和医药软膏剂类产品或其他半固体物质的软硬度,在设计、质量控制、和鉴别产品的特性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医学、电子、食品等领域。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测量范围:0~600锥入单位 3、释放行程:62 mm以上 4、数显卡尺:0~100 mm 5、显示精度:0.01 mm 6、最小读数:0.1锥入单位 7、计时范围: 5秒或60秒 8、测量锥体符合GB/T269标准(出厂时用户可任选一种,默认标配为全尺寸)       ① 全尺寸锥体质量102.5±0.05g 锥杆质量47.5±0.05g       ② 1/2比例锥体和锥杆的总质量为:37.5±0.05g,锥体的质量为22.5±0.025g,锥杆的质量为15±0.025g       ③ 1/4比例锥体和锥杆总质量9.38±0.025g 9、润滑脂工作器符合GB/T269标准(选配)       ① 全尺寸工作器 行程71mm        ② 1/2比例工作器 行程35 mm       ③ 1/4比例工作器 行程14 mm 10、外形尺寸: 530×290×360(mm) 性能特点 1、测量机构由数显尺、锥体电动锁定、手动按钮及计时器组成。 2、设微调地脚螺丝,可通过调节地脚螺丝调节底座台面的水平。 3、上下调解机构由支撑杆、支撑臂及上下粗细调节旋钮组成。 4、先进的调节手轮分快慢两挡,便于测试操作时的尖针对准试样表面,快速移动手轮在仪器左面,微动手轮在仪        器的右面。 5、采用液晶数字清零的百分毫米标尺式深度测量机构,使用方便。 6、支架有随时自锁功能,任何位置都能自动稳固停住。 7、附有手动释放锥入件的机构,可确保在使用时,自行控制。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16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医药软膏自动锥入度测定仪
2020版《中国药典》 医药软膏自动锥入度测定仪 操作指南     一、用途及使用范围 SC-217Z型自动锥入度测定仪是按照国家GB1790《医药凡士林》标准和2020版《中国药典》中关于锥入度测定法的有关规定设计制造的。是一款先进的、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分析仪器。广泛用于测量润滑脂、凡士林和医药软膏剂、眼膏剂及其常用基质材料(如凡士林、羊毛脂、蜂蜡)等半固体物质,以控制其软硬度和黏度等性质,避免影响药物的涂布延展性。在设计、质量控制、和鉴别产品的特性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锥入度是衡量被测试样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值越大,表示被测试样越软,反之就越硬。广泛适用于石化、医学、药检、电子、食品等领域。 1.1锥入度测定法适用于软膏剂、眼膏剂及其常用基质材料(如凡士林、羊毛脂、蜂蜡)等半固体物质,以控制其软硬度和黏度等性质,避免影响药物的涂布延展性。 1.2锥入度系指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在25℃下,将一定质量的锥体由锥入度仪向下释放,测定锥体释放后5s内刺入供试品的深度。     二、仪器的组成 仪器装置:仪器应能自动释放锥体,即时测出锥体5秒所刺入深度;带有水平调节装置,保证锥杆垂直度;有中心定位装置,用以使锥尖与样品杯中心保持一致;带有升降调节机构能准确调节锥尖,使锥尖与待测样品表面恰好接触。当释放锥体时锥杆与连接处应无明显摩擦,仪器测量范围应大于65mm。 2.1试验工作台:由水平底座、支柱、水平升降台、释放装置、水平调节仪、锥入度值显示装置等组成。 2.2锥体及锥杆:锥体由适当材料制成的圆锥体和锥尖组成,表面光滑,共有三种锥体可供选择:I号锥体质量为102.5g±0.05g ,配套锥杆质量为47.5g±0.05g;II号锥体质量为22.5g±0.025g,配套锥杆质量为15g±0.025g;III号锥体及锥杆总质量为9.38g±0.025g。 2.3样品杯:为平底圆筒,不同型号的锥体配套使用不同型号的样品杯。   三、测定的方法 3.1测定前,应按照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锥尖恰好落于中心位置。 3.2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按下述方法之一处理并在25℃±0.5℃放置24小时后测定。 3.2.1将供试品小心装满样品杯,并高出样品杯上沿约2mm ,避免产生气泡,在平坦的台面上震动样品杯约5分钟,以除去可能混入的气泡。 3.2.2按照标准规定将供试品熔融后,小心装满样品杯,并高出样品杯上沿约2mm,避免产生气泡。 3.3在25℃±0.5℃条件下测定。测定前刮平表面,将样品杯置锥人度仪的底座上,调节位置使其与供试品的表面刚好接触。迅速释放锥体(应在0.1秒内完成下落动作)并维持5秒后,读出锥入深度,以锥入度单位表示,1个锥入度单位等于0.1mm。为保证不同锥体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实际测定时应将II号锥体和III号椎体的测定值依据公式换算成I号锥体推测值。   四结果的判定   4.1使用I号锥体测定:同法测定3次,结果以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表示。如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大于3.0% ,应重复试验,结果以6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表示,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5.0%。 4.2使用II号锥体测定:同法测3次,依据下述公式将测定值换算成使用I号锥体的推测值。 p=2r+5 式中:p为I号锥体的推测值; r为II号锥体的实测值。 结果以3次推测值的平均值表示。如单次推测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大于3.0% ,应重复试验,结果以6次推测值的平均值表示,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6次推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5.0%。 对各论中规定采用I号锥体测定锥入度的品种,可采用II号锥体测定后,按上述公式将测定值换算成I号锥体的推测值。如经换算得到的推测值超出标准规定限度,则应采用I号锥体再次测定,并依据其实际测定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规定。 4.3使用III号锥体测定:同法测3次,按下述公式将测定值换算成使用I号锥体的推测值。 p=3.75s+24 式中:p为I号锥体推测值; s为III号锥体实测值。 结果以3次推测值的平均值表示。如单次推测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大于5.0% ,应重复试验,结果以6次推测值的平均值表示,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6次推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10.0%。  本指南参考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983。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18
一种复杂薄壁类铝合金件超声辅助半固态压铸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薄壁类铝合金件超声辅助半固态压铸成型装置。包括压铸机、压铸模具、超声振动系统和冷却系统,压铸模具安装在压铸机,压射组件穿过静模固定板与压铸模具连接,压铸模具的动模上安装连接超声振动系统,超声振动系统直接作用于动模以超声辅助进行半固态压铸成型,动模设有与超声振动系统连接的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固相团聚程度,提高半固态金属的流动能力和充型能力,并且能细化晶粒,提高铸件的致密度,进一步提高铝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为复杂薄壁类铝合金铸件制造提供一种新的成型方法。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复杂曲面零件匹配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外 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复杂曲面零件匹配检测方法,包括:对待测零件 进行非接触式扫描获得扫描点云,并将其与设计点云组成匹配比较对 象;将两片点云转换到同一三维坐标系内,并将各个点看作原子的原子核,将此原子核的邻域点看作核外电子,遍历所有点计算得出其对 应的电子概率密度分布值;基于计算得出的电子概率密度分布值确定 两个模型的误差,并在当前误差不满足终止条件时对测量点云进行粗 匹配和精匹配,直至满足终止条件为止。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 现有非接触式匹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包括:对复杂曲面 零件生成扫描点云;针对点云中的各个点获得多个邻域点并计算得出 法线向量;继续以各个点为球心找出最短半径范围内的 m 个点,然后 求出点云中各个点的法线向量与这 m 个点的法线向量之间夹角的平均 值;基于夹角平均值来设定阈值,然后执行特征粗分类;进行二次细 分以完成第一个精简子集的选取,然后基于定向Hausdorff距离来完成 第二个精简子集的选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包括:对复杂曲面 零件生成扫描点云;针对点云中的各个点获得多个邻域点并计算得出 法线向量;继续以各个点为球心找出最短半径范围内的 m 个点,然后 求出点云中各个点的法线向量与这 m个点的法线向量之间夹角的平均 值;基于夹角平均值来设定阈值,然后执行特征粗分类;进行二次细 分以完成第一个精简子集的选取,然后基于定向 Hausdorff 距离来完成 第二个精简子集的选取;最后对两个精简子集进行合并,由此获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支撑复杂电网断面发现的智能机器调度员软件技术
1. 痛点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运行方式时变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运行专家难以把握电网安全运行的特征和规律,极大的增加了电网运行风险和控制难度。在传统的调度机制中,一方面,运方人员人工选择典型的运行方式,通过离线电力系统分析程序,计算电网潮流,分析电网稳定性,制定电网安全运行边界,进而人工归纳形成“年度运行方式手册”,来长期指导电网运行;另一方面,调度员将上述运行规则作为安全边界(安全约束),输入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进而对电网进行调度和控制,以求在安全边界内达到最优运行点。 然而传统的调度机制存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的大停电事故也说明了这一点。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第一,极端运行方式下不安全:电网运行方式多变,离线规则可能不满足极端运行方式的安全要求。 第二,常规运行方式下经济性差:受能力和时间所限,运方人员离线制定运行规则时,仅分析典型运行方式,规则形成后长期使用,相对粗放,缺乏精益化管控,导致电力网络资源利用率低。 第三,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需求响应的逐步实现,运行边界频繁变化,不确定性增强。 第四,电力系统运行受到其他系统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多系统、多因素综合分析问题。以微气象系统为例,对于发电侧,微气象直接影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出力;对于需求侧,微气象直接影响工业负荷、智能楼宇、电动汽车等的负荷功率。因此,微气象系统通过影响发电负荷水平,进而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因此,随着电力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日益紧密,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时需要考虑其他系统(例如微气象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传统的调度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此,亟需研究支撑复杂电网断面发现的智能机器调度员软件的关键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信息领域与能源领域的交叉研究,突破支撑复杂电网断面发现的智能机器调度员的基础理论瓶颈,从实际电力系统出发(物理维),立足现有调度机制,基于在线运行方式,采用模型驱动的安全评估方法(模型驱动),形成海量电力系统安全评估仿真样本(数据维);再以这些样本为基础,通过机器学习训练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在线安全评估模型(数据驱动),形成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知识图谱(知识维),以代替运方的“年度运行方式手册”。 2. 解决方案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支撑复杂电网断面发现的智能机器调度员技术,包括可再生电源的数据驱动电压频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用于暂态稳定预测的失稳样本主动生成方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结合深度学习和仿真计算的暂态稳定严重故障筛选方法、考虑运行约束的调整潮流生成方法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支撑复杂电网断面发现的智能机器调度员软件。该软件用“人工智能”代替“专家智能”,以电力系统安全评估产生的海量仿真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为手段,构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知识图谱,从而将“专家智能”离线制定粗放运行规则的模式,变革为“人工智能”在线发现精细运行规则的模式,逐步代替运方的“年度运行方式手册”,保证复杂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3. 合作需求 寻求应用场景和资源对接,应用场景和业务能覆盖断面规模众多的大省如浙江、广东等,并且有与输电网断面发现的大中型企业有合作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推广资源和现场工程实施经验,能与现有团队形成合力,通过信息领域与能源领域的交叉研究,突破支撑复杂电网断面发现的智能机器调度员软硬件难题。为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和进度要求,拟合作团队需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期望通过合作,全面开展产品和服务的推广销售。
清华大学 2023-03-03
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底层故障信息的复杂故障串联整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底层故障信息的复杂故障串联 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底层故障的底层故障信息,将按各底 层故障第一排序时刻先后顺序列于时间轴上;并将时间窗口的起点置 于首个底层故障的第一排序时刻处;辨识时间窗口内底层故障两两之 间的关联性,区分复杂故障的类型;对辨识出的第一排序时刻非相邻 的连锁故障和保护隐藏故障进行修正;将时间窗口起点移动至下一个 相邻底层故障的第一排序时刻处,对该时间窗口内底层故障的关联性 进行辨识;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底层故障的关联性辨识完毕,得 出复杂故障的串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387 3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