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带数字标识喉心肺解剖模型
XM-521A喉、心、肺模型(带数字标识)   XM-521A带数字标识喉心肺解剖模型由喉正中矢状切面、心冠状切面和肺等7部件组成,并显示喉、气管、胸腔内心脏、左右肺以及膈上的食道裂孔、主动脉裂孔等结构,共有51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40×26×1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带数字标识盲肠阑尾放大模型
XM-507A 盲肠阑尾放大模型(带数字标识)   XM-507A带数字标识盲肠阑尾放大模型展现了回肠未端、回盲瓣、盲肠、阑尾、升结肠段结构及其动静脉血管和淋巴结的分布,带有多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和对应的文字说明。 尺寸:33×23×1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牙解剖放大模型(带数字标识)
XM-916A牙解剖放大模型(带数字标识)   XM-916A带数字标识牙解剖放大模型放大6倍,模型为尖牙、切牙、磨牙放大解剖模型,显示了切齿、尖齿、磨齿的不同形态,其中尖齿和磨齿作解剖,显示釉质、象牙质和牙髓腔内的神经血管等构造,有数字标识和对应的文字说明。 尺寸:放大6倍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婴儿心肺复模型(带气管插管)
XM/CPR152高级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 (急救+护理+气管插管)   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XM/CPR152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护理、气管插管三合一组合)根据婴儿的解剖结构设计,由婴儿复苏模型和电子显示器组成,皮肤柔软有弹性,解剖结构清晰,四肢可活动,能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与各种护理操作训练。   一、功能特点: ■ CPR心肺复苏操作训练:支持口对口、口对鼻、简易呼吸器等多种通气方式,电子监测吹气频率、吹气量、按压次数、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吹气和按压可单项训练。 ■ 模拟标准气道开放; ■ 胸外按压时: ·由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    按压深度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    按压深度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    按压深度过大由条码红灯显示。 ·数码计数显示:记录按压正确和错误的次数(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过小的次数)。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不足、胸廓回弹不足),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人工口对口吹气时: ·由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潮气量大小:    吹入的潮气量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    吹入的潮气量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    吹入的潮气量过大由条码红灯显示。 ·数码计数显示:记录吹气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吹气量过大、吹气量不足的次数)。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吹气量过大、吹气量不足),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新生儿3:1,婴儿30:2单人,或者15:2双人。 ■ 操作周期:先按压再吹气,按压与人工吹气比新生儿3:1,婴儿30:2或15: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100-120次/分(可自行设置频率100次/分或120次/分)。 ■ 操作方式:训练操作、考核操作。 ■ 检查肱动脉反映:手捏压力皮球,模拟肱动脉搏动。 ■ 采用220V电源,经过稳压器稳压输出电源6V或者采用4节1号电池的直流电源状态下工作,适应野外无电源地方训练。 ■ 气道管理技术:逼真的口腔、气道和食管,可练习经口气管插管、吸痰法和氧气吸入法。 ■ 护理功能:更换尿布、穿换衣服、洗浴、口腔护理、冷热疗法、包扎等。 ■ 静脉输液与穿刺训练:手臂静脉包括手背浅静脉;头皮静脉包括: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股静脉,能进行静脉输液与穿刺训练。 ■ 骨髓穿刺训练:可经胫骨穿刺,有模拟骨髓流出,可注入模拟药物。 ■ 腹腔重要器官结构观察。 ■ 瞳孔观察示教。   二、标准配置: ■ 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1台 ■ 电子显示器:1台 ■ 可更换手臂皮肤:1个 ■ 骨髓穿刺模块:1个 ■ 护理用物:1套 ■ 电源适配器:1个 ■ CPR操作垫:1条 ■ 一次性呼吸面膜:1盒 ■ 手提箱: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婴儿心肺复苏模型(带气管插管)
XM/CPR152婴儿心肺复苏模型(带气管插管)根据婴儿的解剖结构设计,由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和电子显示器组成,皮肤采用进口材料,四肢可活动,能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与各种护理操作训练。 一、功能特点: (一)CPR心肺复苏操作训练:支持口对口等多种通气方式,电子监测吹气频率、吹气量、按压次数、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吹气和按压可单项训练。 1、按压深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为4cm,由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力度; 2、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时由条码指示灯显示吹气力度; 3、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单人或者15:2/双人; 4、操作周期:先按压再吹气(C-A-B),按压与人工吹气比30:2或15: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5、操作频率:100-120次/分; 6、检查肱动脉反映:手捏压力皮球,模拟肱动脉搏动; 7、采用220V电源,经过稳压器稳压输出电源6V或者采用4节1号电池的直流电源状态下工作,适应野外无电源地方训练。 (二)可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训练。 (三)护理功能:脐带护理、更换尿布、穿换衣服、口腔护理、冷热疗法、包扎等。 (四)静脉输液与穿刺训练:手臂静脉包括手背浅静脉;头皮静脉包括: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股静脉,能进行静脉输液与穿刺训练。 (五)骨髓穿刺训练:可经胫骨穿刺,有模拟骨髓流出,可注入模拟药物。 二、标准配置: 1、婴儿心肺复苏模型:1台; 2、电子显示器:1台; 3、数据线:1条; 4、电源适配器:1个; 5、操作垫:1条; 6、一次性呼吸面膜:1盒; 7、手提铝塑箱:1个; 8、说明书:1份; 9、保修卡:1张; 10、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流控数字液滴中央处理器芯片及平台系统的研制
程鑫课题组主攻微纳加工技术,包括超高精度(亚5纳米)表面图形化技术、适用于产业化的大面积低成本纳米加工技术、微纳3D打印技术等。课题组同时开发微纳加工在半导体器件、纳米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课题组在微流控芯片领域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DNA/RNA测序前文库构建和蛋白质的结构大规模质谱检测等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都涉及到稀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喷印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喷印头及 其制备方法,采用 ICP 工艺以及 PDMS 填充深沟的表面平坦化工艺, 在硅片衬底上制备主通道、喷墨腔室、进墨通道、喷嘴、喷墨通道; 采用阳极键合工艺,以石墨烯碎片作为中间层,将玻璃基底和硅片衬 底键合。主通道和喷墨腔室通过进墨通道连通,进墨通道深度小于喷 墨腔室深度;喷嘴设置在喷墨腔室底部;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结构微 气泡发生器阵列和碳纳米管温度传感器阵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MKRB-Y9 人工智能3D视觉喷胶柔性生产线
人工智能3D喷胶柔性生产线主要由工业机器人机器人,3D视觉系统,自动喷胶系统、自动清洗系统、产品输送线、安全系统及限属设备组成。系统中机器人无需编程,由3D视觉算法引导机器人执行喷胶作业喷胶轨迹根据产品型号、位置、歪斜角度等自动调整。人工智能3D视觉喷胶系统内置多种先进深度学习算法,可识别包括金属件、盒状物体、袋状物体、瓶状物体等在内的多种物体,物体既可紧密贴合,亦可随意堆叠。支持带有复杂图案,反光胶带,面单的物体,支持表面反光或暗色的物体。流程化的界面,简单易懂;完全开放式的后台,支持用户进行定制化算法开发,帮助实现全自动化标定;可视化、无代码的编程界面,一键仿真;用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即可学会操作机器人;完全图形化交互界面,功能图标直观易懂,拖式操作能快速搭建视觉方案
宁波摩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7
有托乳橡筋带的乳罩
成果描述:有托乳橡筋带的乳罩,包括乳罩、肩带、背带,其特征是:乳罩通过背带固定在胸前,橡筋带的两端与肩带底端连接,橡筋带的中间,即两个乳罩之间的部分的中点通过拉扯带分别连接到两个肩带上;橡筋带分成下带、中带和上带,上带、中带与下带之间等间距;中带的宽度为1?2cm;橡筋带强度为中带处于两个肩带节点之间的这段长度,承受1公斤力量伸长3?5cm;上带和下带由于所受的力量小,采用与中带相同材质和厚度的橡筋带,其宽度为中带的一半。市场前景分析:预期较好
四川大学 2021-04-10
铝箔(带)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
“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攻关”属国家“八五”技术攻关课题,解决某铝加工厂1350mm中、精两铝箔轧制机组存在的影响高速高精轧制的控制技术问题。   该项目于1996年通过技术鉴定,1997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技术创新点一是采用了新型全密封张力传感器,实现张力直接闭环,提高了张力控制稳定性和精度,克服了原德国产传感器结构不合理、使用寿命低(仅半年)、必须在线标定的缺点,不仅寿命长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传感器的1/10。精度误差小于1/1000,能有效保证高速轧制时张力稳定,板形良好,防止断带,提高厚度精度。第二个创新点是采用了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改进控制策略,加强控制功能,提高了控制精度。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张力AGC控制。 采用智能化非线性变系数法,解决了直接张力控制投入时系统稳定性问题。 采用模糊卷径记忆法,提高了卷径计算精度。 采用最优控制技术,实现了质量最优、面积最优和重量最优。 采用压下和张力协调控制,提高了厚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采用“双重化改造作业法”,基本做到不停产改造调试,对生产的影响减至最小,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工艺参数预设定和二次优化设定”模型,提高了设定精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