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工程监测遥控潜水信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高效潜水推流曝气机
该装置工作原理不同于已有产品,具有推流和曝气双重作用,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在叶轮前端形成一定负压吸入空气,形成汽水混合物后在叶轮的强大推力下喷出,采用旋转蜗壳喷水装置,涡壳在水流反作用力下可以做 360 度旋转,极大地提高曝气面积。该装置的特点是:使用独特的高效无堵塞推流曝气叶轮,提高了效率;采用水力自旋转蜗壳喷水装置,提高了服务面积;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
扬州大学 2021-04-14
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
产品详细介绍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属于一种化工生产中的搅拌装置,其结构是由釜体、动力传动轴及中间的磁力传递部分组成,釜体内垂直装有搅拌轴,上面动力传动轴与磁力外转子联接,搅拌轴与磁力内转子联接,内外 转子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与釜体固定为一体,磁力传递部分以静密封取代了动密封,整个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优点:传递效率高,能耗低,搅拌之两部分为 无接触传动,噪音小,在易燃、易爆生产中安全可靠。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釜体材料 主要采用 1cr18Ni10Ti 不锈钢制作,并可根据不同介质要求制作钛材( TA2 )、镍( Ni6 )及复合钢板,釜体结构有平盖、凸形盖以及带人孔的闭式釜体,釜盖上的开孔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设计;加热方式有夹套蒸气、夹套热油电加热等形式供用户订货时任意选配。 对有抛光要求的釜体内表面,可达到 以上的镜面抛光水平,对高粘度的物料加工成锥形底,便于放料、清洗。反应容器指主要用来完成截止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聚合釜等。 我公司可制造容器50000L,压力100Mpa单台重量80吨的大型反应釜。加热方式有电、蒸汽、导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适用于各种物料特性(粘度.密度等)和各种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等)的搅拌,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医药.农药.化肥.染料.涂 料.食品.冶金.废水处理等行业.实验室的搅拌反应器的容积可小至数十毫升.而污水处理.湿法冶金.磷肥等工业大型反应器的容积可达数千立方米.除用作化 学反应器外还广泛应用于混合.分散.溶解.结晶.萃取.吸收或解吸.传热等操作.
威海汇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3
系列矿用隔爆潜水排污排沙电泵
项目简介 采用内装式整泵结构、具有隔爆性能,叶轮、导叶选用优秀水力模型,经多工况的 CFD 流场模拟分析并优化,进一步开展轻便结构的整机结构设计。配套设置了多出水口涡 室、背叶片、平衡鼓等,过流部件的优化设计使得整机平均效率得到了提高。通过矿用 潜水泵的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基于内流压力分布仿真的转子轴向力径向力平衡方法研 究、基于流固耦合的矿用潜水泵复杂结构的应力应变可靠性问题研究,保证矿用潜水泵167 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参数与功率配备,有单级泵和多级泵产品。 性能指标 功率 1.
江苏大学 2021-04-14
电磁搅拌器
交直流两用,无级调速。用于溶液搅拌和加速化学反应。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磁力搅拌器
用途简介、特点 90-5型磁力搅拌器,应用于医学、环保、生化、科研、教育领域,是理想的液体搅拌设备。 采用先进的电加热技术,加热速度快,和直流无刷大功率电机经久耐用,加热盘表面涂有特氟龙,美观易擦洗。90-5采用液晶数显恒温装置,能方便设定所需的加热温度,从而达到恒温搅拌的效果。温度传感器采用不锈钢耐腐蚀,可直接插入液体内测温精确。 主要技术数据 转速调节范围50~2500/分 恒温设定范围:0~300℃ 工作液体容量:0~10L 电源电压:~220V/50Hz 加热功率:0~350W±10% 体积:30×18×11cm
上海振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8
磁力搅拌加热锅
产品详细介绍ZNCL-G磁力搅拌加热锅简介: ZNCL-G智能磁力(加热锅)搅拌器产品特点 1.独家采用铝制特富龙锅加热,独特的加热方式(已申请专利),可水浴、油浴。 2.控温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双屏数字显示,自整定功能,具有测量精度高,冲温小,单键轻触操作,内、外热电偶测温,可控硅控制输出,160-240V宽电压电源,并有断偶保护功能。 3.可对50-5000ml标准或非标准反应瓶进行加热搅拌。 4.采用德国PAPST系列直流无刷电机,性能稳定,噪音小,寿命长,无火花产生。 5.外壳采用一次性形成阻燃加强PBT注塑外壳,耐高温,防腐蚀,且绝缘性能好。 6.30°斜面操控面板适合坐位和站位视角。 7.无极调速,低速平稳,高速强劲。磁力搅拌加热锅技术参数:型号 TWCL-G HWCL-G ZNCL-G ZNCL-GS 电源 ~220V 50HZ 控温精度 ±5℃ ±2℃ ±1℃ ±1℃ 控温方式 调压控温 自动恒温 智能恒温内外传感器 智能恒温内外传感器控温范围 室温-250℃ 加热功率 300w-600W 调速范围 0-2000转/分 无级可调 数显转速无级可调电机功率 9W.12W.DC12V 加热容积 130*60 190*90 240*50 310*150 加热温度 锅内油温最高260℃ 炉丝 Cr20Ni80 材质 铝合金 特氟龙处理表面搅拌容量 50-100ml 烧瓶工作时间 连续外形尺寸 265*155*155mm 包装尺寸 315*205*205mm   使用方法  1.将立杆固定在搅拌器后上方螺丝孔内,调整好十字夹高度,用万能夹将反应瓶固定好,放入合适搅拌子,插入电源~220∨,打开开关。  2.顺时针调整“搅拌”旋钮,根据转速显示调至适合位置进行搅拌。  3.如搅拌容量大或粘稠溶液时,可适当上调旋钮以增加搅拌力度。  4.温度设定:按设定加减键不放,将快速设定出所需的加热温度如:100℃,绿灯亮表示加温,绿灯灭表示停止,微电脑将根据所设定温度与现时温度的温差大小确定加热量,确保无温冲一次升温到位,并保持设定值与显示值±1℃温差下的供散热平衡,使加热过程轻松完成。  5.自整定功能,启动自整定功能可使不同加热段或加热功率与溶液多少无规律时,升温时间最短,冲温最小,平衡最好,但改变加热介质或加温条件后自整定应重新设定。  6.启动自整定:常按移位键“?”5秒,设定窗数字闪烁即进入自整定状态,三次温冲过后数字停止闪烁,表示自整定结束,可进行使用,但自整定需在初始加温时使用,中途进行的自整定不准确。  7.搅拌器后下方有一橡胶塞子,用来保护外用热电偶插座不腐蚀生锈和导通内线用,拔掉则内探头断开,机器停止工作。如用外用热电偶时应将此塞子拔掉保存,将外用热电偶插头插入插座并锁紧锣母,然后将不锈钢探棒放入溶液中进行控温加热。  8.该电器设有断偶保护功能,当热电偶连接不良时,显示窗百位上显示“1”或“hhhh”绿灯灭,电器即停止加温,需检查后再用。  注意事项  1.切勿干烧使用。  2.为保证安全使用请务接地线。  3.为延长产品的使用,所有磁力搅拌器的电机均带有风扇散热功能,故作加热实验时特别是高温加热试验时,该仪器不能单做加热使用,务将电机调至旋转或中速旋转状态(或空转),以防止电机、电器受高温辐射而损坏。如电机不能启动旋转,应及时找经销商予以维修,否则不按要求操作造成损坏或损失,不予负责。  4.做高温加热结束时,请先关加热,待几分钟余温散后再关搅拌。  5.加热部分温度较高,工作时需小心,以免烫伤。  6.有湿手,液体溢出,或长期置于湿度过高条件下出现的漏电现象,应及时烘干或自然晒干后再用,以免发生危险。  7.长期不用时,请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处保存。  8.环境湿度相对过大时,可能会有感应电透过保温层传至外壳,请务接地线,以免漏电,并注意通风。  9.相对湿度:35%-85%(无冷凝)。  10.保险管Φ5×20 15A。  若因产品或此说明书所涉及的产品因改良而至此说明书的内容有异时,恕不另行通知。
郑州市亚荣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复合型无人潜水器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传统水下机器人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无人有缆机器人,由于其受缆限制,通常用于定点取样和观察,探测距离有限;第二种是无人无缆机器人,主要用于长距离测绘作业,无法进行定点作业。 目前,上述两种机器人都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和商业产品。本项目提出的是一种复合型无人潜水器,综合了两种机器人优点,既可实现定点作业,又可进行长距离探测和测绘作业。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有所研制,国内仅2家单位在研制,包括上海海洋大学。 本项目由一个潜水器本体、一个中继站、一个综合控制系统和一套布放与回收系统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构成完整的无人潜水器系统。 已研制复合型无人潜水器两台,其中第二台设备国产化率在90%以上;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一种适用于含能材料的搅拌混合机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能材料 的搅拌混合机,其包括驱动电机、行星式齿轮箱、混合釜及桨叶。所 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行星式齿轮箱的行星传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 述行星传动机构转动。所述行星式齿轮箱连接于所述混合釜,其还包 括连接于所述混合釜的箱体,所述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连接所述 桨叶,并带动所述桨叶同步转动。所述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满足所述 行星齿轮的自转公转比为 1。所述混合釜的内壁面为波浪形,且其内 壁面与垂直于所述混合釜中心轴方向的横截面的交线基本为六边形摆 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项目提供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模块化、集成化数据环境,面向于往复压缩机、隔膜压缩机,服务于石油化工、加氢站、储气库、船舶动力等行业主要包括: 设计规划阶段——压缩机整体方案设计,压缩机结构形式设计,核心部件材料遴选分析,启/停流程设计,安全控制策略设计等; 运行工作阶段——压缩机运行数据实时采集、远程动态展示,核心部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监测诊断一体式/分体式硬件与软件系统开发; 检修维护阶段——零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可视化维修方案、维修模型、维修视频,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关键技术一:压缩机性能计算技术与选型设计技术 基于 Windows 平台,遵循结构化、模块化原则,采用 QT 框架、C++语言编制交互设计软件,可实现往复压缩机物性计算、热力计算、动力计算、设计校核复算、平衡计算、产品系列化自动匹配、多工况计算七项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往复压缩机机组设计计算、选型、零部件管理一体化功能。现阶段已授权发明专利 1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 关键技术二:压缩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设备 针对压缩机核心零部件构建相应状态监测方案与故障诊断方法,包括:①集成气缸内热力过程特征和阀片声发射信号的诊断方法,基于气阀声发射信号获得气阀故障的特征参数和反映故障程度的量化指标,诊断不同类型气阀故障;②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 pV 图方法的往复压缩机气阀无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压力-容积图(p-V图)的无损监测方法,为传统侵入式方法破坏气缸完整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③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不同程度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故障进行模拟试验,对比时频域分析研究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机理、声发射信号和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故障特征识别故障程度;④基于压缩机内油-气压力“伴随”关系,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集成声发射与油-气压无损监测的隔膜压缩机状态监测新方法,进一步根据油-气压力“伴随”关系的失调追溯故障根源;⑤基于增量式编码器的往复压缩机轴系扭振测试方法,基于增量式编码器构建了往复式压缩机扭振测试系统,为传统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时难于实施提出解决方案;⑥压缩机气流脉动和振动模态分析技术,隔振结构设计、管路结构设计,提供机组振动测试、诊断以及改进方案。 本项关键技术现阶段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4 项,申请国际专利 2 项、国内发明专利10 项;应用于中海油海洋平台天然气压缩机;开发压缩机故障诊断仪,已在某加氢站压缩机调试中成功检测出气阀泄漏、膜片运动失效、活塞环磨损、溢油阀阀芯磨损等严重故障。 关键技术三:压缩机数据共享与健康管理云平台 构建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压缩机热力-动力-应力-寿命分析模块,集成监测数据评价机组运行状态;基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机组现场监测数据与健康/故障状态信息实时共享平台,打破机组现场与远程管理者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压缩机核心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交互 GUI 界面集成可视化压缩机维修维保手册、指导视频、三维模型;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高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77 6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