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
表面质量已经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内容,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着检出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已不适应企业对产品表面质量严格控制的要求。采用表面在线检测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途径。目前,发达国家的带钢生产线一般都配备有表面在线检测系统,从热轧生产线开始到冷轧的各条生产线,如酸洗、轧制、平整、涂镀及精整等,对轧制过程中各条生产线的表面质量情况都进行了全连续自动跟踪,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出厂质量,而且可以根据前面工序中的检测情况指导后面工序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及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课题组于1998年开始在表面检测领域进行研究,在一项欧盟国际间合作项目和多个国家及省部项目的支持下,于2002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带钢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CCD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并行计算等一些前沿技术,并自主开发了图像冻结技术、快速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解决了表面质量在线检测中的一些难点。该项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于2003年7月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应用范围 本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造纸、塑料等行业,典型应用领域有:冷轧带钢、热轧带钢、中厚板、铝带、铝箔、铜带、铜箔、纸带、木材、塑料薄膜、陶瓷、纺织等生产线。目前,本产品已经应用于热轧带钢、冷轧带钢、中厚板等多条生产线,系统达到的技术指标是: 检测速度18 米/秒(可按用户要求提高); 检测精度为0.3mm(可按用户要求提高);对生产线上常见缺陷的检出率≥90%,常见缺陷的识别率≥8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坯布表面质量检测系统
研发阶段/n成果简介:FD-1坯布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包括由线阵CCD、图像采集卡、工业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机器视觉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等是产品升级、品质提升的首选。该技术与传统工艺最大区别在于,采用分布式机器视觉系统和自主研发的检测软件代替人工肉眼检测,可以满足宽幅面、高速度、高精度的检测要求,能够实现检测标准的统一,使得质检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技术指标:该检测机可可检测坯布中的断经、断纬、粗节、粗经、纬档、松边、起球、污迹、孔洞等疵点,集自动探测、疵点定位、缺陷分类、布边打标、质量评估等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
光学超构材料(Metamaterials)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在亚波长尺度下调控光的传播的丰富手段。很多新奇的光物理现象,例如负折射、超分辨透镜和隐身斗篷等都可以通过设计功能基元的有效介电常数来实现。在光波段,三维纳米加工的困难和金属结构的光损耗不利于超构材料的广泛应用。自二维超构表面(Metasurface)概念提出以来,超构表面在降低三维超构材料加工难度、提高光学效率方面,特别是控制光的功能基元的几何位相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近来,超构表面在高效率全息成像、超薄光学波片、高数值孔径的平面透镜等领域已经表现出极高的应用潜力。超构表面的研究进展极大丰富了利用超构功能基元实现对电磁场 (可见光、近红外光,太赫兹、微波等波段) 进行调控的手段,为设计新型光学元件提供了新技术。 当前,超构表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光学的范畴。但毫无疑问,非线性光学响应例如倍频、三倍频、光致折射率变化等过程,将为光学超构表面的功能基元赋予新的可调控自由度。此综述文章从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的材料选择、对称性,非线性手性光学超构表面,非线性光学相位调控,非线性光光束调控,光开关与调制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对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在太赫兹非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的前景作了展望。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轴承表面视觉在线检测系统
检测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技术之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检测技术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主要表现在:现代制造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制造精度越来越高,很多场合要求实时、在线、非接触检测;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快速、有效的产品检测技术。视觉检测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视觉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速度快、精度高、现场抗干扰能力强等许多优点,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检测的需求,在实际中正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零件外形尺寸测晕、零件的缺陷检查、零件装配、机器人的引导和零件的识别等。 浙大团队设计轴承表面视觉在线检测系统,被检轴承在机械运动工作平台上,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以一定的速度和节拍在传输带上运动,轴承在光源的照射下,其影像被投射到光学成像系统,CCD摄像头将其接收的光学影像转换成视频信号输出到图像采织卡,图像采媒卡再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息供计算机处理。计算机运用各种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轴承图像分割、定位以及计算等,最终判断所检轴承是否为合格品,为合格品者则计算并输出图像的相对转角,由机械执行机构(比如机械臂)根据此转角完成轴承生产的下一工序。
浙江大学 2023-05-10
动态表面海洋防污材料
动态表面海洋防污材料由华南理工大学海洋工程材料团队研发,主要用于海军装备、船舶、海洋能源装备等的生物污损防治。该材料具有独特的主链降解性,在海水中形成不断变化的动态表面,避免污损生物的附着。涂层在静态条件下仍可不断稳定抛光,实现对环境友好防污剂的控制释放,可静态、长效防污。此外,该材料在海水中可降解为无毒小分子,避免海洋微塑料的产生,对海洋环境友好。该成果打破了欧美日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 已应用于军/民用船舶(数百艘)、南海岛礁用波浪发电平台、水下探测器等海洋工程装备,并在核电站试用,防污效果优异。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非线性超表面加密显示
 钙钛矿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特定谐振波长的光栅式超构表面,从而增强了钙钛矿三光子上转换发光(three-photon luminescence, TPL)过程。深入研究发现,这种共振增强的三光子发光同样适用于4周期超构表面,只有当入射波长是共振波长时,编码信息“NANO”才可见。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钙钛矿超构表面在高分辨率非线性彩色纳米印刷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
非线性光学效应在频率转换、全光开关、电光开关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传统非线性光学晶体在激光频率转换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功。然而,随着光学计算、量子光学芯片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如何将非线性光学功能集成于微小尺寸的芯片上是光电集成领域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近年来,光学超构表面的出现为设计与实现特定光场调控功能的新型非线性微纳光学元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KNORVAY 诺为 T9 遥控激光笔 激光笔
产品详细介绍Knorvay诺为无线多功能演示器是一个全方位的电脑遥控器,它具有并超越无线鼠标的全部功能,能方便、准确、灵活的遥控电脑。特别适合于在演讲、培训、教学、会议、数字化家庭等场合用作电脑遥控器。它所具有的多项创新技术,能无限您的无线数字生活!   Knorvay诺为无线多功能演示器是诺为公司精心设计的2.4G全向无线光电多功能演示器,本产品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之设计理念。无论是商业用户,还是家庭用户,本产品将带给您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喜悦的使用乐趣,诸多全新的专利技术将使您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操作感受。诺为T系列无线多功能演示器集成第三代高灵敏度无线太空光电鼠标,具有无线鼠标的全部功能。其高达1000CPI的光学解析度,让光标定位更加准确、灵活。它采用光电技术,没有机械器件,不会出现机械鼠标长期使用时,灰尘降低机械器件灵敏度的情况。长期使用,也不需要拆开清洗。诺为T系列无线多功能演示器集成PowerPoint演示器,能够遥控电脑上下翻页、一键使PowerPoint从首页进入全屏演示状态、一键使PowerPoint从当前页进入全屏演示状态、一键黑屏及退出黑屏状态。在运行随机附带的绿色软件ZoomIt后,还可提供休息时间倒计时功能。只需按一下快捷键,即可在屏幕上提供休息时间倒计时功能,提醒听众注意演讲开始时间。更多翻页激光笔信息请点击访问http://www.knorvay.com
上海诺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激光测振技术的建筑幕墙安全状态远程检测方法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包括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和合金幕墙等,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楼大厦、机场、高铁车站等公共设施。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近些年来建筑幕墙因面板脱落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幕墙实施有效的检测是实现幕墙安全管理、预防灾害发生的重要前提。当前幕墙安全状态检测的手段主要有:目测法、手试法、振动传感器法等,目测法和手试法需要作业人员通过攀爬等手段靠近检测对象实施检测,且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个人经验影响较大。振动传感器法因传感器的安装困难、需要额外激振、附加质量也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等原因实际应用价值较小。 本项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测振技术的建筑幕墙安全状态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幕墙面板时常微动的特点进行幕墙安全状态检测,不需要提供额外激励,可远程、快速评价幕墙的安全状态,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等特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航空航天轻合金大型复杂结构精准激光焊接技术
以大型薄壁结构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DLBSW)工艺与装备需求为牵引,开展高效激光焊接机理、技术、装备研究,突破了激光焊接微观热-力-冶金机理、形性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形成了首套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装备,完成了国内首个激光焊接火箭贮箱的研制。 技术特征 面向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曲面薄壁结构,提出了焊缝组织形态三维解构方法、面向微区缺陷与性能的组织形态重构与参数体系化设计方法;提出了智能化建模技术,形成了面向航空航天型号产品的虚拟焊接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748 7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