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大分子胶原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混合液为原料,再利用PEG缓冲液,通过同轴微流体芯片制备得到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纤维。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加入细胞,便得到具有细胞原位装载的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凝胶纤维具有与天然神经组织相匹配的导电性、相近的力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沿水凝胶纤维方向定向排列,能够模拟天然神经组织中的定向结构;
清华大学 2021-04-10
角膜基质诱导再生重大成果
眼角膜作为视觉成像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织,是眼睛最前面的凸形高度透明物质,可以保护眼内的微结构及组织,并为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但是角膜损伤、感染及一些先天性因素导致角膜疾病成为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同种异体角膜、人工角膜及人的羊膜移植是三类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角膜疾病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或缺陷。因此,利用先进的生物制造工程的方法(Biofabrication)开发出一种治疗性的角膜支架,用于替代受疾病影响的角膜组织或诱导角膜组织自身再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角膜组织诱导再生的难点在于角膜基质层,该层组织是角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层正交定向的纳米纤维板层组成的复杂结构,利用传统的生物工程的方法很难真实地模拟基质层的结构。纤维板层之间分布着角膜基质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及角膜组织损伤时很容易转化为角膜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导致角膜出现瘢痕。因此,制备能够模拟天然角膜基质结构的支架,同时保持角膜基质细胞的表型,诱导角膜基质的再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难题,弥胜利和孙伟课题组提出了使用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网格状的亚微米纤维支架,并和水凝胶技术结合,制备了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用于模拟正交定向的角膜基质板层结构和板层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糖蛋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最优的拓扑结构及化学因子的组合,可以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的成纤维分化,保持其表型,并最终实现角膜基质的诱导再生。图1:(a)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具有不同纤维间距的PECL网格状亚微米纤维支架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片;(b)接种在100um网格状纤维支架上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进行细胞骨架及细胞核染色,细胞可以在支架上沿着纤维方向生长;(c)5% GelMA水凝胶内封装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进行活死染色图片;(d)5% GelMA水凝胶内封装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进行细胞骨架及细胞核染色图片;(e)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的SEM图片。目前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是PCL,但是由于PCL是疏水材料,不利于细胞的粘附,因此该研究利用PEG作为引发剂,合成了PEG和PCL的共聚物PECL,显著提高了PCL的亲水性。课题组首次利用近场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正交定向的PECL亚微米纤维支架 (图1a),角膜缘基质干细胞可以在支架表面黏附并沿着纤维方向铺展及生长 (图1b)。研究通过将MA修饰到明胶大分子链上合成了GelMA,探究出最优的MA修饰度及GelMA浓度,可以使封装在GelMA水凝胶内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保持高的细胞活性(图1c)并能铺展开(图1d)。课题组采用模具灌注的方式制备了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 (图1e),通过研究不同纤维间距的网格状支架对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理化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最优的拓扑结构可以使纤维水凝胶在力学性能、透光度和溶胀性方面最接近于天然的角膜组织。研究将角膜缘基质干细胞接种在2D的细胞培养皿、3D的GelMA水凝胶及最优的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内,并研究角膜缘基质干细胞在含血清及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的分化及角膜基质细胞表型的维持。研究表明,这种最优的纤维水凝胶的拓扑结构及无血清培养基可以抑制角膜基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图2 大鼠角膜基质内板层移植实验及评估:(a)5种支架移植后裂隙灯观察图片;(b)支架移植后OCT观察图片,标尺是1000um;(c)术后不同时间段中央角膜的厚度;(d)术后1个月和3个月免疫荧光染色图片观察组织诱导再生情况,标尺是100um;(e)术后1个月和3个月HE染色图片观察组织诱导再生情况,标尺是100um。最后,研究使用大鼠进行角膜内的板层移植实验,分别进行了3D GelMA水凝胶、含化学因子3D GelMA、最优纤维水凝胶支架及含化学因子最优纤维水凝胶支架的移植,对照组为自体角膜移植(图2a)。术后通过OCT、免疫荧光染色及HE染色进行3个月的研究观察(图2b-e)发现相比于其他的支架,含化学因子的最优纤维水凝胶支架的移植可以最好地实现角膜基质的诱导再生。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887-9
清华大学 2021-04-10
软骨诱导性胶原水凝胶材料
胶原基水凝胶是一种用于关节软骨修复的支架材料,是根据软骨细胞外基质组成与结构仿生的原理进行设计和研究的、模拟天然软骨成分的胶原为基础的水凝胶材料,具有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潜能。水凝胶由双组分水性溶液组成,两个组分混合后可注射到体内并在体温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水凝胶。将间充质干细胞包埋于水凝胶中,在体内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尤其是在在体内关节腔的软骨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行为更加单一,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胶原基水凝胶材料具有完善的技术路线和工艺规范,达到了中试规模的生产能力,已经建立了企业技术标准,并完成了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检验局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的注册检测。利用胶原基水凝胶进行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采用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解决了软骨修复的细胞来源问题,大大减轻患者的二次损伤和负担,且修复组织与原有组织结合紧密,是一种良好的软骨组织修复材料。
四川大学 2016-04-19
动量拓扑诱导的光学牵引力
物理学院丁卫强教授团队在光操控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提出运用背景结构动量辅助实现高效光学牵引力新方法,相关成果以《连续域中束缚态实现模式对称性辅助的光牵引》(Mode-Symmetry-Assisted Optical Pulling by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该研究成果为光力研究提供新思路,对发展先进光操控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运用光力可精准操控微纳物体,但传统光学操控仅能实现对物体的定点捕获,而对物体的平动自由度操控效率很低,如何实现“逆光而上”的光学牵引是面临的难题。针对该难题,丁卫强教授团队突破现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制约,提出运用背景结构动量辅助实现高效光学牵引力的新方法,将传统方案中物体和光场二者之间的动量传递,推广到了物体、光场和背景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周期背景结构中连续域中束缚态这一特殊光学模式,将周期背景晶格的动量通过光场模式对称性调控传递给物体,实现了极高效率的光学牵引力,即使在光场被全反射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光学牵引,该机制实现的光力比已有结果增强了近一个数量级,且对物体参数变化不敏感。 哈工大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哈工大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航为论文第一作者,物理学院丁卫强教授、曹永印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哈工大物理学院冯睿老师、博士研究生史博建、孙芳魁副教授,同济大学施宇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杨教授,苏州大学高东梁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朱彤彤老师,东北林业大学汤冬华老师对论文发表作出重要贡献。 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253802 连续域中束缚态实现模式对称性辅助的光牵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1
导电聚苯胺及其衍生物
导电聚合物的发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聚苯胺由于合成工艺简单、掺杂机制特殊,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优良的环境稳定性以及特殊的光、电、磁学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聚苯胺的分子链骨架刚性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几乎不溶不熔,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较差;(2)合成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和聚集态难于控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大;(3)聚苯胺经掺杂后虽然表现出一些优异的性能,但相对于本征态,稳定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不同
厦门大学 2021-01-12
银纳米线导电材料和技术
本团队经过近两年的科研努力,成功研发了高品质银纳米线材料。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产率、低成本等突出优点,所制备银纳米线具有超细的优点(30nm),基于该银纳米线制备的柔性膜具有高导电性,高透明性、低雾度等特点,在银纳米线技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此外,相比于其它已报道路线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提纯方法简易、无污染、产率高等突出优势,为银纳米线进入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刘举庆,黄维,刘洋,一种快速高效的超细银纳米线制备方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导电高分子点胶
中试阶段/n高导电高分子点胶是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使用时可在施工部位就地成型的一类电磁密封材料。在成型前呈膏状,成型时通过在需要电磁密封部位挤压成所需要的形状,在常温下自动固化,形成弹性体衬垫。具有高电性能而达到电磁屏蔽的目的。该材料最大的优点是可将这种半流体状材料,按照客户指定的尺寸和形状要求,直接点涂到电子装置部件,在室温下成型成衬垫,消除了使用传统衬垫时裁切成型及装配工序,从而大大节省装配时间和制造成本,产品无污染。主要用于电子产品。技术指标:体积电阻率<0.08Ω?cm;绍A硬度:45-7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新能石墨烯导电油墨制备
成果介绍目前,石墨烯基墨水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制备墨水,喷墨打印后对绝缘的氧化石墨烯图案进行还原得到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进而恢复其电性能。另一种方案是以石墨烯为导电墨水的溶质,加入分散剂、粘结剂、导电助剂等配置墨水实施打印。由于第一种方案中采用的柔性基底承受温度一般在400℃以下,导致其导电性无法进行大幅度提高,而较高的温度是修复缺陷的有效方法,所以本产品是通过调配低缺陷的RGO、粘结剂、导电助剂、溶剂等成分来制备石墨烯基导电墨水。本产品将石墨烯优异的物理性质与印刷电子高效、绿色、大面积以及低成本等优势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导电性、成膜性优异的石墨烯基墨水。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本产品采用高分子材料(如PET、PDMS、SEBS等)作为柔性基底,选用上述体系的导电墨水通过印刷或喷墨打印的方式制备高导电、尺寸可调、形状可调的石墨烯基导电材料。简单绿色的制备工艺、优异的导电性使其适用于多个领域,如对高分子基底表面进行等离子亲水性处理制备均匀且灵敏的传感器,以叠层的形式贴合在皮肤表面,以织物中RFID为接收器,用以监测人体的呼吸、运动以及心率,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凭借其较低的表面方阻、大尺寸可共形的特点用于大型通讯设备或可穿戴通讯设备的电磁防护。市场前景导电墨水主要分为金属系导电墨水和碳系导电墨水等,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是银纳米材料的导电墨水,但其原料价格过于昂贵; 而铜系导电墨水虽然原料价格相对较便宜,但容易被氧化的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市售的碳系墨水电阻率普遍偏高。利用石墨烯制备高性能的网版印刷墨水有望获得与银导电墨水相当的导电性、更好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墨水成本,从而促进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利用高质量的RGO作为导电填料的来源,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大面积制备,其具备了产业化的要素。实施条件未来,利用石墨烯制备高性能的网版印刷油墨有望获得与银导电油墨相当的导电性、更好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油墨成本,从而促进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利用高质量的RGO作为导电填料的来源,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大面积制备,其具备了产业化的要素。
东南大学 2021-04-13
填充纳米/微米银线的导电树脂
本项目开发的高浓度的纳米/微米银线化学还原制备方法,实现了规模化制备,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得到的产品如图所示(A纳米银线,B微米银线),这种产品可以作为导电填料应用到导电树脂中以加强各项电学和力学性能。在相同的导电指标下,银线填充量可以比银粉的填充量节省25%以上,力学指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该技术节约了成本且提升了性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 2021-01-12
29022物体导电性实验材料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