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残留农药检测的酶电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产业化制作和一次性使用的用于残留农药检测的酶电极,其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电极的重复性好,重量轻,易于携带,适用于敌百虫检测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其优点在于:丝网印刷技术是目前制备一次性使用生物传感器电极的主要方法。工艺成本低,适于产业化生产中价廉的要求,有利于制成一次性产品,方便客户。丝网印刷技术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使其在制作电极时不受形状、大小等限制,易微型化和集成化,可制成不同规格的酶电极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丝网印刷可以进行工
南开大学 2021-04-14
猪肉冷冻储藏期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目 前已有的研究, 尚无直接针对猪肉冻藏期的检测方法,虽 然冷冻猪肉的品质指标与冷冻储藏期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其检测方法大都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步骤繁琐、需对样品进行解冻的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对冷冻猪肉状态监督检测的开展,造成了对冷冻肉品监管
西华大学 2021-04-14
单相多功能电量在线检测仪
本项目所研制的仪器以80C196单片机为核心,智能化程度高,与其它电量检测、校验装置比,有如下特色:功能全。可在线检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源频率、功率因数以及电能等电参数,并显示上述表计的误差。若配以通用的标准源,也可校验各类单相电能表。设计独特。与目前市场上进口和国产的同类装置比,它们只具有单一功能:要么只能在线检测,要么只能离线校验,该装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基于RGB-D的手势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GB-D图像的手势检测方法,其能有效地分割出人手区域,具有分割准确,即使在手部发生部分自遮挡或者背景中有其他人干扰时也能得到好的手势分割,且算法鲁棒性好。人机交互接口需要尽可能直观和自然。用户与机器进行交互,不需要繁琐的设备(如彩色标记或手套)或装置像遥控器、鼠标和键盘。手势可提供一个与机器智能相结合的简单沟通方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到各种研究和工业领域,例如:游戏控制、虚拟环境、智能家居和手语识别等等。
青岛大学 2021-04-13
变电站局部放电全站检测系统
 局部放电是高压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放电检测,可以在早期发现设备绝缘隐患,为设备检修提供支持。针对目前局部放电均以单一电力设备为检测对象,存在设备利用率低、性价比不高、检测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项目提出变电站全站分级检测思想,按照“先初检,发现问题后再精确定位与诊断”,开发了基于传感阵列的局部放电全站检测系统,基于有线信号环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变电站电力设备绝缘状态快速、有效、低成本、少维护、高可靠性地检测与诊断。项目成果申请授权了12项发明专利,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示范安装了6套,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15年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一、全站检测与定位系统产品形态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精度气体泄漏检测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包括容器类和管道类两种测试对象的泄漏测试和泄漏点定位技术。1)研制了系列化的高精度气密性检测仪;2)研制了基于红外图像 处理技术进行泄漏点检测及定位的装置;3)研制了多种主要针对汽车变速器/离合器壳体的高效率、高精度在线式自动试漏机,满足了当前实际生产 需要,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4)将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气体管 道的泄漏诊断中,实现气体管道动态泄漏和稳态泄漏的检测与定位。 项目来源:北京市教委产学研教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
新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纳米技术,是一项从技术原理、核心试剂及操作流程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完全独创的肿瘤液体活检技术。该技术利用癌细胞特殊的代谢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生物物理学特征,实现对白血病及各类实体瘤的CTC高效、灵敏、特异检测,解决了长期制约CTC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陈炳地副教授联合刘中民教授和崔征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CTC高效、特异捕获的瓶颈问题。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能从多个盲编的血样中,准确检认出癌症血样和健康血样。其检测敏感度远远高于同行其它技术。该技术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一种能够把白血病癌细胞从血液中捕捉并检测出来的技术。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首次解决了癌症检测、癌症治疗中急需解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即能够快速、安全、高频检测当前的化疗效果是否理想,并通过足量的捕获CTC做药敏测试,实现对抗癌药物的个体化精准选择。 目前,该技术已经开展初步的科研转化,在上海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在福建组建了市场团队,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临床研究。该技术已获得多项创业大赛大奖,同时获得了多项政府人才政策的支持。
同济大学 2021-04-11
稻米品质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
该项目是利用近红外来检测稻米,其光谱区为780-2526nm,主要是由低能电子跃迁、含氢原子团伸缩振动的组合频和倍频吸收产生。稻米中含有较多的含氢基团,所产生近红外光谱可用于稻米成分、理化特性等的定量分析。确定了稻米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和加工指标(出米率等)、稻米品质的特征波长、建立了稻米品质的预测模型和开发了稻米品质近红外检测软件,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测试简单、检测成本低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稻谷、小麦等粮食加工企业),实现稻米全产业链生产过程的品质检测与监控,并且已成为谷物品质分析的重要手段,对保证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预期:我国稻谷、小麦等加工企业总计约1.8万个,若按照10%计算,则有1800个潜在客户,若每年能将10%的潜在客户变为实际客户,则每年可销售180套。每套软件售价为2万元,年销售额可达360万元。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柔性膜张力检测辊
本发明属于柔性膜卷绕输送相关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柔性膜张力检测辊,它包括水平联接成一体的总张力检测组件和张力分布检测组件;所述总张力检测组件呈底座的形式,并且它的底座芯轴沿着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应变式传感器,用于对柔性膜输送过程中总张力的实时检测;所述张力分布检测组件呈辊筒的形式,由模块化的多个辊单元首尾连接而成,其中各个辊单元之间通过结构设计来实现磁性相连和依次供电,并且它的辊筒的轴向和周向分布有柔性传感器,由此执行各个辊单元独立对应区域的张力分布检测。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的方式同时实现对柔性膜卷绕输送过程中总张力和张力分布的同步高精度测量,并具备适应性和可靠性强等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代谢组方法无创检测肠道疾病
该项目通过使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确定不同肠道疾病的粪样代谢组,可无创检测早期肠道异常,为进一步临床检查提供线索。 此外,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伴随着代谢的变化,对代谢组信息的全面测量分析和实时追踪可以观察疾病早期的代谢变化,同时可以建立与健康相关的大数据库,进而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建立各种疾病的专家系统,这样的专家系统可以对疾病进行预测和防治。 科研行业,预期经济效益在百万量级。健康管理行业,预期经济效益达千万量级。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385 3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