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柔性PEDOT基新型室温热电材料
该研究在基于以往使用离子液体处理PEDOT:PSS导电聚合物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材料的塞贝克系数以实现更好的热电转换效率。对于PEDOT/IL复合有机热电材料,仅靠离子液体对PEDOT:PSS的有序性优化,复合薄膜的塞贝克系数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功率因子PF提升不明显。为提高复合物薄膜的塞贝克系数,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还原剂对PEDOT:P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导热电线、电缆塑料原料
通常塑料原料的导热性差,而作为电线、电缆原料,导热性不好会导致电、电缆中的热量集聚,特别是电线、电缆的负荷较大时,热量集聚可能使塑料层加快老化,甚至熔化而形成裸露的电线或电缆,为电线短路起火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此新型电线电缆原料的导热性好,且不会影响其原有的绝缘性能,可以把电线中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出去,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川大学 2021-04-14
热电厂水分析数据采集系统
本系统在国内属首家研制,可推广到所有热电厂,以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利用系统
项目开发了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选用高效热管作为热管余热锅炉的换热元件,将余热转变为0.8~0.2MPa的饱和蒸汽,然后饱和蒸汽通过膨胀发电机组直接进行膨胀发电,发完电的低压蒸汽再驱动废热溴化锂制冷机供冷供暖,实现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应用。 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利用回收系统的优点:①低温余热回收选用高效换热元件热管作为热管余热锅炉的换热方式,具有安全、可靠、传热效率高等优点;②低温余热锅炉产生的0.8-0.2MPa蒸汽可以直接膨胀发电,技术先进,方便可靠;③膨胀发电机组自动化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实现无人值守;④膨胀机发电后排放的蒸汽根据公司需要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空调的供冷和供暖,真正实现余热的热电冷联供;⑤系统安全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余热回收和冷热电联供相结合,创新思路,技术新颖。⑥系统运行按每年10月,设备投资一般两年可以收回成本。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热电综合实验仪 COC-RD
实验内容 1、掌握热电效应理论背景知识,Seebeck 效应、 Peltier 效应、Thomson 效应; 2、热电实验参数测量及温差发电演示实验; 3、Peltier 效应及制冷效率测量实验; 4、不同金属材料 Seebeck 系数实验。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物理学院刘开辉课题组在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研究中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开辉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提出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技术,成功实现了半导体性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批量化高效制备,晶圆尺寸可从2英寸扩展至与当代主流半导体工艺兼容的12英寸,有望推动二维半导体材料由实验研究向产业应用过渡,为新一代高性能半导体技术发展奠定了材料基础。2023年7月4日,相关研究以“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技术批量制备12英寸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Modularized Batch Production of 12-inch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by Local Element Supply)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北京大学 2023-08-22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将量子点精确地集成在带有角向光栅的微环腔的波幅位置、并结合超低吸收的零场镜面高反结构,同时实现了单光子的发射增强和轨道角动量的高效提取,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可携带轨道角动量的高亮度固态单光子源,有望为高维量子信息处理提供小型化、可集成、易扩展的半导体核心光量子器件。
中山大学 2022-05-30
太阳能高效聚光热电联产装置
本项目技术成熟,已成功完成 500kW 示范装置安装和运行并通过科技部验收,光电效率可达 12%以上,光伏光热总效率可达 65%以上,投资回收期为 3.9 年。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新型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电池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电池板长期在高温下工作还会因老化 而缩短使用寿命。本项目提出了基于微热管阵列技术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散热降温技术的新方法,以及 光伏废热高效利用的热电联产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光伏电池由于电池温度高而引发的发电效率低、 电池寿命降低及热故障的技术瓶颈,极大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目前该技术与产品 是国内外唯一能产业化与商业化运行的技术与产品。该技术可将光伏电池的温度控制在 45℃—55℃以下,可相对提高电池组件的发电功率及发电效率  10%—30%,还可防止电池板过热,延长电池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实现 40% 左右的电池板废热利用,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在 50% 以上。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二元硫化物作为热电材料
 从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毒性和价格方面介绍硫化物作为热电材料的天然优势;从热电性能上分析了硫化物在热稳定性,载流子浓度的可调控性等方面的劣势;也总结了包括元素掺杂、微观结构调控等优化硫化物热电材料的方法;最后提出了硫化物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优化硫化物热电材料性能的新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