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学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本发明方法结合傅里叶定律和达西定律来描述热传导和热对流过程;利用热导率和渗透率在稳态情况下方程形式一致性,基于有效媒质理论,得到等效渗透率的表达式;之后建立压强场和温度场来产生热对流扩散,利用简单的核壳结构,通过调控壳的渗透率和热导率径向和切向值,来实现热透明、热聚集和热隐身斗篷三种热幻像功能,同时不改变背景之前的温度场和热流场的分布。本发明方法与其他热对流扩散过程中的热幻像调控方法相比,结构简单,更加灵活可行,并且解决了材料的奇异性和非均匀性,因此更具实际应用性。
复旦大学 2021-01-12
一种远卡扣环绕救热喷头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端送料插拔卡扣环绕式加热喷头装置,包括远端送料组件、喷头组件和锁止装置组件。喷头装置整体由步进电机提供动力,经过远端送料机构,将打印丝沿导向管,从远端送入喷头进料入口处,同时通过喷嘴处安装的陶瓷环绕式加热圈加热,最终完成打印喷头出料任务。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大空间建筑热环境设计及其计算方法
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温度分层现象显著,掌握其特性对热环境设计以及空调负荷计算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大空间建筑室内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都是分别孤立求解。研究团队经过近20年的研究,利用并发展了日本求解空气温度的BLOCK模型和美国求解壁面温度的GEBHART模型,建立了BLOCK-GEBHART(B-G)模型,同步求解大空间垂直温度分布与垂直壁面温度,这一模型经盐水模型实验、气态缩尺模型实验、大空间热环境实验基地在有热源、有排风情况下进行了验证,B-G模型的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解析解为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热锻、温锻、冷锻全自动成套装备
锻造车间工作环境恶劣,噪声大、粉尘多、危险性大,工人劳动强度大,锻造企业面临用工贵、用工难的难题。该项目面向汽车零配件、阀门、五金工具等行业,实现从金属棒料到压制成型整个过程的全自动生产。主要针对普通冲床和液压冲床实现热冲、温冲、冷冲的全自动化改造或提供成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成套设备中,具体包括: 1)、棒料全自动上料机,可代替 1 名人工 2)、铜、铁恒温电加热炉、气加热炉,实现热锻或温锻的加热 3)、全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可代替两名人工 2、创新要点:实现热锻、温锻、冷锻的全自动化生产。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500 万元): 全国拥有冲床的数量在 200 万台以上,绝大多数的冲压工序还是依赖人工完成。至少有 100 万台冲床需要自动化升级改造,另有新增的全自动冲压解决方案需求。整个冲压自动化行业的市场份额在 600 亿以上。该项目涉及的成套装备可以代替 3 名人工,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省 15 万元人工工资费用,并省下一笔管理费用,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设备投资回收期不到 1 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4、推广情况: 浙江万达阀门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DF-101S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产品详细介绍DF—101S在DF—101B基础上,增加了高精度时间比例式数显温控仪和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两种型号,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标准可靠。序号 规格型号 特征 搅拌容量 搅拌速度 加热温度 控温方式 工作电压 整机尺寸 1 DF-101B 调压 最大2000ml 无级调速 0-2600 室温-400℃ 调压控温 220V/50Hz 239×245×220 2 DF-101S 平板 最大2000ml 无级调速 0-2600 室温-400℃ 室温-400℃ 智能自动 220V/50Hz 239×245×220 小型 数显自动 220V/50Hz 239×245×138 3 CL-200 小型 最大3000ml 无级调速 0-2600 室温-400℃ 调压控温 220V/50Hz 160×170×216 4 DF-101C 特型 最大1000ml 无级调速 0-2600 室温-400℃ 调压控温 220V/50Hz 160×170×216 5 DF-101D 特征 最大1000ml 无级调速 0-2600 室温-400℃ 数显自动 220V/50Hz 160×170×216 6 DF-101T 调压 最大15000ml 无级调速 0-3000 加热温度 数显自动 220V/50Hz 395×295×335
巩义市科华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HWCL-3型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浴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022-11-04
高性能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绿色制造
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材料在高效过滤、防水透声、高端织物、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PTFE材料极难加工,近五十年来,只有美国Gore公司开发的拉伸法实现了PTFE微孔产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产值高达百亿。但是,拉伸法存在的一些顽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产品均匀性、产品孔径与孔隙率的。本成果颠覆传统拉伸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剪切诱导原位成纤工艺,巧妙地解决了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可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小孔径、高强度的高性能PTFE微孔材料,并且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宏观性状与微观结构,仅通过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即可实现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平板膜、纤维、中空纤维膜、微孔泡沫等批量化生产。与拉伸法相比,本成果工艺灵活、设备简单、能耗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此外,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PTFE微孔材料改性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复合工艺实现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等功能化PTFE材料,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围绕本成果,已发表多篇国际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海外专利,在油水/固液分离、先进织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相关产品已成功验证并得到多方行业内专家认可。
山东大学 2025-02-08
金属功能材料
通过对烧结钴铁氧体进行热等静压烧结,得到钴铁氧体陶瓷材料的样品内部孔隙大大减少,致密度大于 99%;平行方向磁致伸缩系数绝对值大于 150ppm;磁致伸缩激励场低于 2000Oe。对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促进了其在低场高频磁致伸缩领域的应用。 通过凝胶注模、磁场取向及常压烧结及热处里工艺,得到的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100>方向取向度大于 40%,致密度大于 99%,垂直取向方向磁致伸缩系数绝对值大于 300ppm,对应的激励场低于 2000Oe。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人工电磁材料
人工超材料是指亚波长尺度单元按一定的宏观排列方式形成的人工复合电磁结构。由于其基本单元和排列方式都可任意设计,因此能构造出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不能实现的超常规媒质参数,进而对电磁波进行高效灵活调控,实现一系列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奇物理特性和应用。然而,传统的电磁超材料和超表面都是基于连续变化的媒质参数,很难实时地操控电磁波。 以程强教授为核心团队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编码与可编程超材料”,提出用二进制数字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思想,通过改变数字编码单元“0”和“1”的空间排布来控制电磁波。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简化了超材料的设计难度和优化流程,构建了超材料由物理空间通往数字空间的桥梁,使人们能够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索超材料。更重要地是,超材料的数字化编码表征方式非常有利于结合一些有源器件(例如二极管和MEMS开关等),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电路系统的控制下实时地数字化调控电磁波,动态地实现多种完全不同的功能。 在该工作中,作者利用优化算法,设计相应的时空三维编码矩阵,超表面将入射波能量分散到空间任意方向和任意谐波频谱上,这一特性很好地缩减了雷达散射截面(RCS),未来有望应用于新型的计算成像系统。更重要的是,引入时间维度的编码之后,可以扩展传统的空间编码比特数,降低了实现高比特可编程超表面的系统复杂度。例如,一款2比特的可编程超表面,只要设计相应的时空编码矩阵,就可以在中心频率和谐波频率实现等效的360度相位覆盖,这是传统可编程超表面无法实现的,可用于实现波束塑形等一系列实用功能。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微波毫米波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的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实验测试工作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东南大学 2021-04-11
龋齿修复材料
浙江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227 2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