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应用焊丝强化热作模具材料表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丝及其制备、应用该焊丝强化热作模具材 料表面的方法,其中,该焊丝含有占该焊丝质量 85.2%~89%的铁元 素,并包括占该焊丝质量 5.71%~6.98%的铬元素、0.86%~1.52%的 碳元素、1.16%~1.63%的锰元素、0.56%~0.84%的钒元素、0.55%~ 1.0%的铌元素、1.39%~1.63%的钼元素、0.5%~1.1%的硅元素和 0.08%~0.1%的氮元素。本发明通过对预先设计焊丝的成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多联产
天津大学专家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科研攻关,结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提出了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多联产技术与工艺,攻克了长期以来限制行业发展的众多问题,尤其是焦油排放高导致的废水污染、气化效率低、产品单一等国际性技术难题,取得了巨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成果在山东、湖南、天津、广东等17个省市推广应用,建成示范工程上百处,奠定了我国在热解气化多联产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天津大学 2023-05-12
新一代高效跨季节储热技术
化学储热利用化学反应储热,储热密度高,能长时间储热无损耗,是新一代储热技术。还能够提高热能品位,可用于取暖和工业用热。本技术是授权专利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可为碳中和目标保驾。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太阳能的不连续性造成无法应用,利用储热技术储存太阳能就可以实现连续供热,解决这个问题。熔盐储热已经产业化,但是储热密度低,热能损失高,储热时间小于10小时。化学储热利用化学反应储热,储热密度高,能长时间储热无损耗,是新一代储热技术。还能够提高热能品位,可用于取暖和工业用热。本技术是授权专利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可为碳中和目标保驾。 新一代跨季储热材料的性能显著优于同类技术,性能如下: 1)储热密度,每吨360 kWh (水的储热密度约58 kWh),是水的5.8倍。 2)简单密封,长时间保存无热能损失。 3)储热材料成本每吨< 1000元。 4)设备投资 约50元/kWh。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硅热法高性能镁制备工艺过程优化
项目研究内容: 镁及镁合金是迄今在工程中应用的最轻金属结构材 料,其比强度高、且具有优良的消震吸湿和电磁干扰屏蔽性能。镁的深加 工和镁合金的推广应用都离不开质优价廉的镁。 硅热法是一套复杂而高效 的工艺,本项目通过全面研究还原过程, 严格控制煅烧质量、 配料及制团, 在大量的皮江法炼镁硅热还原工艺参数与生产效率和出镁率关系的试验 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工艺过程,达
南昌大学 2021-04-14
具有优异吸附热转换性能的介孔MOF
设计了一类具有蜂窝状一维孔道的新型三维框架。由于使用了二次对称的金属草酸根链和三次对称的有机桥联配体,其孔道直径大约是配体桥联长度的四倍。因此,使用三种普通的三角形有机配体,就合成了孔径约为2-4 nm的三例新型介孔框架MCF-61、MCF-62和MCF-63,其孔容为1.19-2.36 cm3g-1,BET表面积为2096-2749 m2g-1。以温室效应可忽略的R-134a(1,1,1,2-Tetrafluoroethane)作为吸附质时,这些材料体现出介孔材料的IV型吸附等温线,而且吸附量突跃的压力随孔径增大而增大。在日常所需的吸附制冷或热泵以及常见的低温热源温度下,MCF-63可实现高达1.19 g g-1或0.38 g cm-3的循环工作量,远高于具有相似孔容和表面积,但孔径分布不均且具有I型吸附等温线的多孔碳材料。上述结果不但为PCP/MOF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模型,还展示了介孔材料在吸附热转换应用的潜力。
中山大学 2021-04-13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膜技术
本技术关键是开发合适的铸膜液配方和确定合适的纺丝工艺参数。我们通过研究PVDF/稀释剂体系的相分离行为、聚合物与稀释剂、稀释剂与凝固浴之间的作用关系,开发了高强度、高通量、耐污染PVDF膜的制备技术,制备的PVDF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化工分离等领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100型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用途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作为一种可控程序温度下的热效应的经典热分析方法,在当今各类材料与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质检质控与失效分析等各种场合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 DSC 方法,我们能够研究无机材料的相转变,高分子材料熔融与结晶过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油脂等食品的固/液相比例等。 仪器特点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最新开发了新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100,在仪器的结构设计与灵活性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基线校正功能使得测试具有更好的重复性,特别适合于比热的精确测量。该仪器有三种不同的冷却方式。半导体冷却系统能够覆盖从 -55℃至 700℃的测量温度范围。液氮冷却系统(LN2)拥有更宽的温度范围,从 -150℃直至 700℃。集成化的电子流量控制系统,确保了在不同的吹扫与保护气氛下的精确的流量控制。 仪器指标 温度范围:-150 ~ 700℃ 升降温速率:0.1 ~ 100K/min 之间可任意设定 温度准确度:±0.01℃ 功率测量范围:±100μW 最小分辨率:±0.01μW 功率准确度:±0.02μW 智能的可自由选择的基线修正。 气体密闭设计。 两路吹扫气体与一路保护气体,使用集成的质量流量控制系统及相应软件功能进行精确的流量设定与控制。 半导体冷却(可选)功能得到极大改进,现温度范围 700℃ ... -55℃。 快速可控液氮冷却系统(可选),冷却范围700 ... -150℃。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 2021-08-23
一种采用超声波振动的连铸结晶器生产高锰钢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86150.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超声波振动的连铸结晶器生产高锰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炉初炼工序、钢包炉精炼工序和中间包板坯连铸工序,所述中间包板坯连铸工序采用水平连铸系统,钢包炉精炼后的钢水从钢包的底部,流经长水口注入到中间包中,中间包内的钢液进入水平连铸结晶器内,同时水平连铸结晶器上产生超声波振动使钢液逐步成型,在二冷段通过冷却,逐渐凝固成连铸高锰钢。本发明中无需依靠结晶器的机械振动,而仅仅依靠超声波振动力使初生坯壳与结晶器内壁自动“脱模”,从而消除或减少高锰钢铸坯表面缺陷的产生;同时能够促进铸坯中等轴晶的发展,进而提高后续金属制品的质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微机控制降温仪
在进行生物材料的低温保存时,不同的生物材料要求不同的降温程序,一些复杂的细胞还要求降温程序分成多段进行,每段程序有不同的冷却速率。本降温仪是利用液氮的自然蒸发在杜瓦容器内颈部所形成的温度梯度,精确地控制生物材料在此温度区(室温至-196℃)内上下移动,从而有效地控制样品的温度和降温速率。 与进口的液氮喷射式降温仪相比,本降温仪的优点是:液氮耗量极少,约大于液氮容器的自然蒸发率;便于直接保存,降温与保存可用同一液氮容器;易于进行“诱发结晶”,提高低温保存存活率;运行可靠,操作方便。 该仪器已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该仪器及其应用的许多研究论文已在国内外的期刊及会议上发表。本仪器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主要是医院、生物、农牧渔业及大专院校等进行皮肤、角膜、血液、骨髓、精液、卵、胚胎、植物种子等生物材料进行低温保存和研究。 主要技术指标 1、电源:          AC 220V±10%, 50 Hz; 2、功耗:          小于25W; 3、控温范围:      室温 ~ -196℃; 4、降温速率范围:  0.01℃/Min ~ 20℃/Min; 5、恒温范围:      控温范围内的任意温度; 6、恒温时间:      0~999.9分钟/每段; 7、控温段数:      8段;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无模型控制技术
基于无模型控制技术的无模型控制器:仅需要知道受控系统的I/O数据就能设计控制器。并且具有如下特点: 不需要建立受控系统的数学模型,不需要知道受控系统的数学模型的结构及阶数; 不需要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专门单独设计其控制系统; 不需要训练过程; 不需要系统辨识; 控制过程不需要专家人工干预和人工整定; 有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分析保证; 控制算法的计算量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当。但控制效果优于PID型的控制器效果,而且能够控制传统的PID不能控制的对象; 基于无模型控制理论的控制器的系列产品可以控制大时滞、大干扰的对象,并且具有自解藕的功能; 无模型控制器的参数整定非常方便,不须专家来完成。 应用范围: 各种工业过程的控制对象,或者确切地说,凡工业上可用PID控制器(调节器)的地方均能用无模型控制器来替代。不但如此,还可以处理PID不能处理的多输入、多输出、多步时滞、非线性、结构、阶数、参数均时变的系统控制问题。而且,控制效果、稳定性、鲁棒性和参数调节的友好性要好于PID控制器。 主要应用范围有: 化工(批量与连续的反应堆、反应炉、真空、注模、蒸汽压力、液位); 冶金(温度、粉碎、密度、PH等); 造纸(纸浆温度、密度、均匀度、蒸发、压力、PH、过程等); 食品(蒸发、干燥、压力、粉碎、PH、过程); 酿造(发酵、温度、压力、PH、过程); 各种工业电加热炉; 各种工业、民用液位控制; 各种工业过程控制; 高速路入口匝道控制。 硬件实现问题: 此种无模型控制技术的特点是即可以开发出软件包,也可以硬件实现。基于无模型控制技术的无模型控制器可开发出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比如:单输入单输出的(傻瓜控制器,两类);偏格式傻瓜控制器(两类);松紧格式傻瓜控制器(两类);多输入单输出的;多输入多输出的等等;硬件实现容易,对两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各种芯片熟悉的工程师来说,仅需要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实现试验室的开发工作。对大批量生产,则需要更少的时间即可完成。 本产品的成本和市场情况: 本产品的成本与PID控制器相当,试验室开发成本(不包括开发人员的工资和其它)不超过5千元。市场前景非常广。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需要的各种控制器(调节器)的数量约为5万台左右,按10%的市场占有率来计算,每台售价2万,则每年可创造纯利润近百万元。而且不包括推向国际市场的的份额。另外,由于本技术自主产权,中国技术发明专利,工业越发达的国家其市场情况会更好。 国内外同类产品: 国外目前已经有同类型的产品,如美国的博远自动化系统公司,具体的应用情况可以参见网站(www.sybosoft.com),但其从技术、实用性和低成本方面看均不如本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3 124 125
  • ...
  • 866 8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