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
该技术完成核心技术突破,形成了高效环保系列产品,全流程无废综合利用,且对施工人员无危害;打破了现有技术影响人体健康并造成大量废酸排放的技术弊端。 该技术相关产品主要包括:金属表面处理剂、除油除污剂及清洗剂等,可用于金属制品酸洗预处理、五金件清洗、压滤陶瓷板清洗及日常油污清除等行业。 市场预期:金属表面酸洗预处理行业在全国已形成万亿产业规模,产品已经过上百家现场试验,市场需求迫切,具备产业化推广基础,一旦技术得以在业内推广,其经济、环保及社会效益巨大。 成果发布时间:2019 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2022-11-11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3月19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黄山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4月、2013年11月、2016年8月,黄山卫生学校、黄山茶业学校、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陆续整建制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面积691亩,总建筑面积13.8万平米。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教学生活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学院现设有医学系(国际护理学院)、旅游系、生物工程系、工贸系、基础部、图文信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 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96人(正高2位,副高74位,中级职称95人),行政后勤管理人员72人。学院招收全日制普通三年制高职、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及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7000人。开设有护理、助产、医学影像技术、药学、旅游管理、导游、酒店管理、餐饮管理、雕刻艺术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财务管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8大类23个专业,并与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联办本、专科函授班。 学院科研成果项目申报数量、质量屡创新高,在研项目有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5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5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1项;市级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6项。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17年我院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该名单由文化部商教育部确定公布,清华、北大等全国78所高校入选,省内仅我院与中科大两所高校。 学院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生物工程系学生刘书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赛中获得第一名。学院先后与黄山市旅游委员会、黄山旅游股份公司、香茗酒店、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黄山润一公司、黄山昌仁医院等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这些企业和单位现已成为我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将继续承担改革探路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在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增进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学院将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定位,着力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以医疗、旅游、电商、园林为核心的现代化服务业专业群,打造一批传承徽派园林、徽派建筑、徽雕、徽菜、徽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黄山茶文化等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专业群。作为黄山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坚持走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设置力求对接市场需求,竭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院教职员工将不忘初心、勇于开拓,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特色高职院校。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199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1996年挂靠扬州大学招生,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大专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校址位于盐城市射阳县。 学院秉承“忠、诚、勤、和”的校训,坚持“崇知、尚才,勤学、上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018年2月,学校投资主体变更为北京北方投资集团。北京北方投资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旗下有16所高校组成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并建立了校际融合、国际联合和校企结合等多渠道、多方式办学机制,北京北方投资集团入主明达学院,迎来学院新的发展契机。北京北方投资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在国内民办高教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强的办学影响力,使学院共享了集团的办学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教学信息化水平,为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注入了强劲动力。 学院占地面积近800亩,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实训、生活设施。现有各类建筑物50余幢,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各类行政用房达5万平方米,各类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馆藏图书27万余册。现开设信息传媒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及基础教学部5个系部28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120人。 学院自办学以来,逐年增加办学投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办学影响力,拓展办学规模。特别是经过两轮教育教学评估,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和规划定位,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完善的教学设施,严谨的学生管理,创新的办学思路,特色的办学风格,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学院先后与上海和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上百家规模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实行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创业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还积极为学生构建专转本、专接本等升学立交桥以及开展国际留学专本硕直通合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学院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但始终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作为己任,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2万名合格的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79年,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批示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2008创办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与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是一所集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大学。学校坐落于爽爽的贵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现有八鸽岩路、云潭南路和延安西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639.9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49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8人,占比为45.8%;具有博士、硕士共172人,占比为57.1%;双师素质教师181人,占比60.13%。现有省级名师5名。建有500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先后聘有来自美国、英国等外籍教师7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图书馆纸质藏书近40万册、电子图书1万多GB。建有标准化的体育场和会堂,先进的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交互式教学平台、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和完备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0个。设有贵州省第100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校内外开展67个初、中、高级职业工种鉴定。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齐备、功能完善、装备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大学。 学校在全省市州和行业建立了10所电大分校和87个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全省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学校以深耕贵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拓宽办学领域,搭建校政企行合作办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开设有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82个,高职教育专业33个,重点建设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软件技术4个省级骨干专业,艺术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个校级骨干专业,形成了现代商品流通、现代建筑工程、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现有各类学生超过10万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1333人,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0余万人,其中高职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7%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平均达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连续三年达93%以上。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超过150万人次。学校成为全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2007年获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优秀,2012年通过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同年被评为贵州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成为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6年“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我校挂牌,2017年成为贵州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省级试点单位,同年成为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单位,还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省级电大教学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贵州省绿色大学”“贵州省平安文明校园”“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校”“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我校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各项技能大赛、校园文化活动月、体育比赛中屡获大奖。学校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远程教育姊妹大学网络”,先后与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加拿大堪纳多学院、泰国格乐大学等高校开展师生合作交流。学校从201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有来自老挝、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留学生34名。 学校切实履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在贵州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战略部署下,学校党委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政治责任来担当,集结精锐力量,调动一切资源,投入全部精力,着力打好教育帮扶、产业帮扶、“长征带”帮扶、能力帮扶、组织保障五套组合拳,近三年来,学校招收精准扶贫生1266名,投入帮扶资金640万元,校农结合向贫困地区采购价值276万元的农产品,发展产业扶贫,带动163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学校党委组织部党支部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立足“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学校将继续奉行“团结奋进 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秉持“自强,求知,力行,有为” 的校训,立足“一体两翼,多元并举”的办学格局,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主题,坚持内涵建设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满意度,切实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发展生态、民生生态,全面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把我校打造成为具有贵州特色、人民满意的一流新型大学!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和完善贵州省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是2008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组建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毕节农业学校同时并入,2015 年加挂“毕节市第一技工学校” 牌子。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为两翼,科研、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为助推的办学格局。办学性质:由贵州省教育厅和毕节市共建、以毕节市为主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法人。办学理念:立德树人、校企同心同行育工匠,职教扶贫、师生创新创业奔小康。办学定位:立足毕节、助力脱贫攻坚,开放办学、实现内涵发展。(1)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毕节、辐射周边,重点瞄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主战场、全面服务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2)功能层次定位:高职教育为主、中高职贯通,培训与继续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并举。(3)专业发展定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优化专业结构;以农牧、电子商务、土建等 3 个专业群为重点,以电子信息类、旅游类、装备制造类为骨干,煤炭类、航空运输类专业为特色,学前教育、护理等多专业协调发展。(4)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知行合一、自信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发展目标定位:建成极具职教精准扶贫特色的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全国贫困地区职教精准扶贫的生动典型。办学模式:政行校企合作、多方协同育人、开放聚力发展。办学特色:(1)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打造贫困地区“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生动典型。(2)牢记“扎根毕节,精准脱贫”的使命,职教扶贫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主战场显身手。(3)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校园文化活动凸显特色。办学规模: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确定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左右。师资力量:共有教职工517人,在编教职工362人,专任教师431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0人,中级职称75人,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81人,贵州省职教名师4人,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1人。发展前景:“十三五”期间,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内涵引领、创新发展”发展战略,围绕新时代毕节试验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和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三大任务和“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通过实施“520工程”提升“院校治理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优质社会服务能力”三大能力,努力培养知行合一、自信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以职教精准扶贫为特色的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全国贫困地区职教精准扶贫的生动典型,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学校通用技术实验室
  通用技术实验室是一个主要涵盖"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制作、技术探究"等功能的技术专用教室,是一个能让学生亲历技术试验和制作过程,掌握技术试验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实验室。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新华三通过深度布局“芯-云-网-边-端”全产业链,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新华三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同时,新华三也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31
通用技术实验室设备
  通用技术实验室是一个主要涵盖"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制作、技术探究"等功能的技术专用教室,是一个能让学生亲历技术试验和制作过程,掌握技术试验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实验室。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 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华为进一步在研究与创新领域加大投资,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无尽前沿,识别产业需求并攻克世界级的难题,以愿景和假设为牵引,与全球学术界开放合作,持续探索新理论、新架构、新技术,支撑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021年,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 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42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2.4%;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11万件); 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8,450亿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 94 95
  • ...
  • 663 6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