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飞机复杂结构件数控加工动态特征技术及应用
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提出了以加工动态特征为载体进行加工全过程工艺知识建模的技术思路,攻克了加工动态特征驱动的自动数控编程和加工变形精确控制技术,为复杂结构件从计算机辅助加工到智能数控加工的跨越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飞机复杂结构件的数控加工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一代飞机结构件更复杂、精度要求更高、制造周期要求更短,对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提出了以加工动态特征为载体进行加工全过程工艺知识建模的技术思路,攻克了加工动态特征驱动的自动数控编程和加工变形精确控制技术,为复杂结构件从计算机辅助加工到智能数控加工的跨越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成果在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推广应用,完成了多个军机和C919、ARJ21 等民机型号多件复杂结构件的研制生产,被工信部、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局作为航空领域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应用示范工程三大关键共性技术之一,向全国军工制造行业推广。 三、创新点 1.揭示了加工过程中间状态几何参数、工艺参数、监测检测量等动态信息的动态迭代规律和传递规律,突破了基于加工动态特征的加工全过程工艺知识建模技术,实现了复杂结构件工艺知识积累由以零件为载体到以加工动态特征为载体的模式转变。 2.提出了基于特征识别的加工特征自动排序、加工驱动几何自动创建、工艺参数自动迭代方法,构建了加工特征切削参数优化模型,实现了复杂结构件的快速编程和高效加工。 3.提出加工过程中自适应释放和消除工件变形的加工模式,研制出能监测工件变形的浮动装夹工艺装备,突破了基于加工动态特征的装夹/加工/监测/检测自适应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加工变形精确控制。 四、主要技术指标 1.特征自动识别率大于95%; 2.刀轨自动生成率大于95%; 3.数控编程效率提高3倍以上; 4.加工效率提高30%以上; 5.大型复杂结构件加工变形控制在0.05mm/m以内。 五、知识产权及获奖 加工动态特征驱动的智能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研究成果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已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六、成果图片   图1 成果总体技术   图2 加工过程零件面型检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机械零件的动态特性设计和 NVH 匹配设计
机械零件的动态特性设计和 NVH 匹配设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拓世智能_动态人脸识别智能门禁一体机
产品特征 主机内置人脸识别系统,实时高效识别人脸信息 独有的人脸识别算法,精准识别人脸 人脸识别时间小于1s 内置智能人脸识别抓拍,支持复杂光环境下人脸抓取 人证合一,读取身份证信息,进行人脸实时比对 主机支持有线以太网络和无线WiFi协议  主机支持外接身份证读卡器 主机支持通过韦根接口与人员道闸、门禁主机连接,充当人脸识别读卡器使用 摄像机采用H.265 Main Profile编码,最高分辨率1920*1080 逐行扫描210万像素CMOS传感器,捕捉运动图像无锯齿 码流平滑设置,适应客户不同场景下对图像质量、流畅性的不同要求 支持机器视觉光学宽动态≥120dB,适合逆光环境监控 集成内置补光灯,更好的适应光线不足的环境 支持透雾,3D降噪,强光抑制,电子防抖,并具有多种白平衡模式,适合各种场景需求 支持背光补偿,自动电子快门功能,自动光圈 ,适应不同监控环境 内嵌Web Server,支持通过IE设置参数配置、添加管理名单、设备升级、用户权限管理等
江西拓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01
不锈钢城轨客车车体焊接质量在线监测与评估技术及装置
城市高效、绿色交通的迫切需求,促进了不锈钢城轨客车的快速发展。不锈钢车体结构基本特点是由数万个小尺寸电阻点焊或激光焊点组焊而成的薄壳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保证不锈钢车体结构强度及制造质量的关键,不锈钢车体焊接质量监测亦成为关系不锈钢城轨客车制造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吉林大学焊接质量监测技术团队多年聚焦不锈钢车体电阻点焊、搭接激光焊焊接质量的在线监测及无损检测技术与装置的研发,为相关制造企业保障不锈钢车体焊接制造质量提供技术手段。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国成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技术及装置基本成熟,已有百台套以上在相关轨道客车制造企业获得应用。 项目图片 (1)电阻点焊过程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2)电阻点焊接头阵列探头超声波智能检测系统 (3)搭接激光焊缝超声波智能检测系统 (4)电阻点焊压痕精密检测系统
吉林大学 2021-05-11
一种用于高可靠性WLCSP器件焊接的无铅钎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可靠性WLCSP器件焊接的无铅钎料,属于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钎焊材料。该种无铅钎料中的纳米Al颗粒的含量为0.01~1%,纳米CeO2的含量为0.01~1%,Ag的含量为0.5~4.5%,Cu的含量为0.2~1.5%,余量为Sn。使用市售的Sn锭、Sn-Cu合金、Sn-Ag合金,按设计所需成分配比,预先熔化,然后加入纳米颗粒,采用高能超声搅拌的制造工艺冶炼无铅钎料,为防止元素的烧损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中冶炼、浇铸成棒材,然后通过挤压、拉拔即得到所需要的钎料丝材,也可将新钎料制备成焊膏使用。本无铅钎料对应无铅焊点的抗疲劳特性和抗跌落特性得到显著提高。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不锈钢城轨客车车体焊接质量在线监测与评估技术及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城市高效、绿色交通的迫切需求,促进了不锈钢城轨客车的快速发展。不锈钢车体结构基本特点是由数万个小尺寸电阻点焊或激光焊点组焊而成的薄壳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保证不锈钢车体结构强度及制造质量的关键,不锈钢车体焊接质量监测亦成为关系不锈钢城轨客车制造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吉林大学焊接质量监测技术团队多年聚焦不锈钢车体电阻点焊、搭接激光焊焊接质量的在线监测及无损检测技术与装置的研发,为相关制造企业保障不锈钢车体焊接制造质量提供技术手段。研究团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国成教授研发团队成果成熟度技术及装置基本成熟,已有百台套以上在相关轨道客车制造企业获得应用。项目图片(1)电阻点焊过程智能在线监测系统(2)电阻点焊接头阵列探头超声波智能检测系统(3)搭接激光焊缝超声波智能检测系统(4)电阻点焊压痕精密检测系统应用范围:目前研发的技术及装置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客车制造领域中,不锈钢薄壳车体电阻点焊及激光焊的焊接质量智能在线监测及超声波无损检测与智能评估,为不锈钢车体焊接制造质量的稳定与提升提供技术保障手段。项目技术与装置已有百套以上应用于中车等相关制造企业。随着技术及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本项目技术及装置可以在汽车等类似焊接结构制造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拓展应用。效益分析:目前,本项目开发的技术装置已有 50 以上台套应用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保障该企业国内、外不锈钢城轨车项目制造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依托本项目技术的电阻点焊质量在线监测装置陆续已有 100 多台套应用于其它中车等十几家不锈钢城轨客车制造企业,为相关企业及项目解决了焊接质量保障的技术瓶颈问题。本项目技术成果直接项目经费累计达千万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吉林大学 2021-04-10
一种在液相中采用激光焊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液相中采用激光焊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 方法,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纳米悬浊液制备步 骤,将纳米颗粒状的原材料均匀分散在液体媒介中,形成纳米悬浊液; 激光焊接步骤,向所述纳米悬浊液中引入设定波长、设定功率的激光, 并持续设定时间,以执行激光焊接,所述激光焊接过程中,持续搅拌 所述纳米悬浊液;分离步骤,分离出执行完激光焊接步骤的产物,干 燥获得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方法工作温度低、反应温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马鞍形管件电熔焊接时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带状夹具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道焊接技术,旨在提供马鞍形管件电熔焊接时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带状夹具。该马鞍形管件电熔焊接时的连接固定方法包括步骤:将马鞍形管件放置在主管道上,取至少两个带状夹具,分别安装在马鞍形管件的支管两侧,焊接结束后拆除带状夹具;该带状夹具的主体的一端接头处设置有条形凹槽,另一端接头处设置卡紧机构和弹簧,卡紧机构处安装有相互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小型电子显示器。本发明通过增加额外的夹具进行进一步的夹紧,充分保证了马鞍形管件在焊接过程中熔融区压力的稳定维持,解决了现有焊接条件下熔融区压力不足导致的焊接质量问题,降低了马鞍形管件焊接产品的报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浙江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焊接类、视觉检测类、工业信息化软件开发相关
需焊接类、视觉检测类、工业信息化软件开发相关技术人才
山东省青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7
小型回流焊接机,小型台式回流焊机QS-5180C
产品详细介绍小型回流焊接机,小型台式回流焊机QS-5180C  http://www.qinsidianzi.com/
深圳市勤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58 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