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主要对电、水、燃气等能源总量以及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等四个分项进行计量并将能耗数据远程传输,不仅能够对既有建筑进行能耗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用能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对建筑实际用能状况的定量分析,以及同类建筑的能耗指标比较,评价和诊断建筑的能耗水平,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从而提供有效的节能改造依据和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兼顾操控与节能的重型汽车转向系统电控技术
在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器( HPS)上设计了一个与转阀的进、回油口并联的旁通油路,研制了具有新型阀芯结构和驱动机构的阀芯-衔铁一体式电液比例阀来控制旁通油路的流量, ECU 根据车速和转向盘转矩信号控制电液比例阀的开度以调节进入旁通油路的流量,实现按需实时改变助力大小,保证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都有良好的转向轻便性和路感,解决了中型车辆中高速转向盘“发飘”的问题;同时,在不转向时和中高速转向时,由于增大了转向泵出口油液的流通面积,输出压力下降,转向泵的输出功率下降,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江苏大学 2021-04-14
冲击脉冲体制的UWB精确定位系统技术与应用
成果简介: 在国内率先研发出UWB高精度定位系统,形成了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厘米量级精度、产品级解决方案的主动定位系统技术。该技术的理论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技术成果已获得发明专利20项。系统性能达到了水平定位精度优于10cm,垂直定位精度优于20cm的国际同类技术性能指标。成果已在多个行业开展应用示范,并取得成功验证。在近两年的推广应用中实现了一千多万的销售收入。该成果在推广应用中可满足广泛行业和领域的高精度定位服务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本成果针对化工工艺过程的生产特点,以火灾、爆炸、泄漏事故过程的危险状态及其存在与转化条件、事故成灾机理及其动力学过程理论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软件工程理论、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GIS技术等,开发典型化工工艺过程实时灾害监测、仿真模拟与综合定量风险分析平台,为过程工业的事故隐患排查、灾害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多尺度参数相关的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
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部 “973”重大基础研究、“863”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点项目,旨在解决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中的科学问题和生产实践推广,此技术可广泛应用到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化工、农业等多个应用领域,开发的技术及工艺、工程和装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技术特点: (1)提出了工业发酵过程工程的多尺度优化理论,建立了基于细胞代谢的宏观代谢流检测与控制和参数相关分析的优化研究方法,建立了基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相结合的工业发酵放大方法; (2)研制了专门用于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的装备,并应用到工业发酵过程中; (3)建立了基于工业发酵过程数据处理与实时远程诊断的工业发酵过程信息处理系统; (4)开发了专门用于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软件包; (5)已应用到十余个产品的过程优化中,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6)实现生物过程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研究。 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申请专利十余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我国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该项目提出多病因系统防控的科学构思和总体目标,针对猪病防控中存在基础研究薄弱、防控技术与产品缺乏等重大科技问题,围绕猪流感(SI)、猪细小病毒病(PPV)、猪圆环病毒病(PCV2)、猪链球菌病(SS)、副猪嗜血杆菌病(HPS)、猪萎缩性鼻炎(AR)和猪痢疾(SD)等重大猪病,重点开展新型疫苗和诊断制剂等防控技术研发,最终形成产品及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实现产业化、高效转化及推广应用。形成了45项新产品。获8项新兽药注册证书。疫苗系列创新产品为解决临床上重大猪病危害,多病因共感染提供了健康养殖综合防控工具,疫苗在临床上应用免疫保护效率为80——100%,安全性为100%。通过与养殖场建立系统的临床诊断、抗体检测,实施合理免疫方案及技术规范,结合疾病特点提出猪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猪链球菌病、猪流感等疫病的检测试剂盒在全国推广使用,得到一致好评。诊断制剂用于猪病的检测监测、抗体水平评估,为猪病的诊断、控制、净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化条件:需建立该产品的GMP生产线。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深度时空分析的综合能源数据挖掘与预测技术
本成果针对城市水电气热等综合能源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复杂,且与用户、时间、空间信息关系紧密的特点,构建了高性能综合能源数据分析平台,提出了细粒度的能源数据分析理论框架及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项目特色:  统一高效的综合能源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  综合考虑用户的用电行为、用户间关联关系、时间、日期对用户能源需求的影响进行建模;  融合分析用户多类能源的综合用电需求,并采用基于隐变量的聚类算法在隐含用电需求空间中对用户进行聚类。 市场应用前景: 建成统一高效的综合能源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天津城市电网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采集量测数据的统一存储,提出的多因素能源使用特性细粒度分析框架,精细刻画用户的能源使用特性,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加丰富的涵义和可解释性。成果有效支撑天津城市电网“十三五”期间的存储需求。为我国智慧城市综合能源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开大学 2021-04-13
超高温脱氯净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针对大型石油化工连续重整装置再生气中微量氯化物腐蚀存在装置安全隐患的问题,研究开发了新型超高温脱氯净化剂,该脱氯剂在500℃的高温下,具有吸附活性好、容量高、强度好的特点,继2015年6月首次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芳烃厂15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上应用获得成功后,2016年6月又在中国石化公司洛阳分公司7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上成功应用,使超高温脱氯净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了工业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水回用膜处理技术、设备与配套的产品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本技术、设备与配套的产品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其成果主要包括:新型膜组件反应器、新型处理工艺和具有安全环保优势的免维护系统。其中新型膜组件反应器是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材料,以耐腐蚀材料为骨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新型处理工艺和具有安全环保优势的免维护系统能够具有:出水清澈透明、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大、剩余污泥产量低、系统运行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易于集成并实现自动化等特点。本产品具有联合组装曝气功能,应用该它可以很好的将区域污水、洗浴废水、生物难降解废水和医药制药废水等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国家城市杂用水的水质标准。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在区域(小区、开发区等)中水回用领域中最先进的处理技术之一。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近年来,随着膜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膜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与生物反应器相组合的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 Bio-Reacto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关注。以超滤或微滤膜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而成的膜生物反应器,以膜分离过程取代重力沉降过程,不论污泥颗粒的沉降性能如何,均可完成固液分离过程,并且可以避免因生物体流失而造成的系统运行失败。此外,采用膜分离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碳有机物,能使有机物深度氧化,并且能完全保留生物体,使污泥保留的时间相当长,从而完全保留体系中缓慢生长的硝化细菌,可同时通过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成功除氮,在低温时亦能维持高处理能力。MBR 反应器能够维持高处理能力而使处理厂规模缩小,还可通过维持低 F/M 比例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对于各类污水,使用本产品进行处理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将生物降解的物质分离出去,而将微生物留在生物处理池中。这样可以使生物池内微生物的含量处于最佳浓度,反应速度最快。和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相比,使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再生水处理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可以减少设备占地,节约能源,减少设备和运行和管理费用,避免二次污染,有着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已经获得的相关专利: 1.带有电位测控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发明专利) 2.膜反应器(实用新型) 已经申请的相关专利: 1.超声波膜反应器(2004200289565.4) 2.工业废水气动搅拌机(200420056558.3) 已经获得的奖项:高校节水技术(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通过本产品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通过中水回用项目,使天津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具有一流的教育环境、一流的节水技术(包括节水器具)全面综合开发的研发基地,为实现天津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为天津市的发展以及全国各高校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该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其年投资与效益分析约为 1:0.4 左右,即可以得到约 40%的回报。 应用领域:环境保护、污水回用。
天津大学 2021-04-11
仓储害虫的生物防治资源与综合应用技术
仓储害虫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损失在 10 亿美元以上。目前的防治方法都以化学农药(熏蒸剂)为主,但随着人们对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等问题的日益关注,研究包括生物防治在内的绿色替代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技术研究了杀虫微生物、天敌昆虫、以及植物源杀虫剂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了主要天敌昆虫麦蛾柔茧蜂滞育及扩繁机制;系统调查了我国不同仓储生态系统杀虫微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资源及其与麦蛾柔茧蜂互作机制;研究了植物提取物对主要仓储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机理;在阐明仓储害虫的抗药性机理基础上,集成了仓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解决仓储害虫熏蒸残留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生物防治资源来防治仓储害虫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预期经济效益。 转化条件:苏云金芽胞杆菌、麦蛾柔茧蜂和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大规模扩繁的场地和条件 成果完成时间:2013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893 8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