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本项目开发的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系统通过气动加压方式实现对织物试样 的水平加压,采集了织物折皱回复全过程角度变化的视频序列,利用智能图像处 理方法测量折皱回复角,获得回复阶段回复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并从动态测试结 果中提取试样的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 等指标,全面表征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 2 关键技术 (1)突破技术: ①织物折痕的自动形成:项目成果能实现对织物试样的自动加压和释压,加 压压力可在 5-30N 之间无极调节; ②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需要大 量人工操作的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织物图像中代表回复角的自由翼与 固定翼的夹角,实现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测量精度可精确到 0.1°; ③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评价:项目成果可动态刻画织物折皱回复的过程,实 现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的获取, 达到全面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目的。335 (2)形成产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1 套。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香港短期专利 1 件。 4 项目成熟度 项目成果可应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评价测试, 与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标准测试设备 Shirley 测试仪的结果偏差在±2°之间, 且相同织物不同试样的经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3.5°之内,纬向回复角标准偏差 在 2.6°之内,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期望成果推广到各纺织企业和高校中应用,提高评价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保 形性测试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为面料开发和服装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江南大学 2021-04-13
飞控计算机自动验收测试系统
成果简介: 飞控计算机自动验收测试系统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系统将传统飞控计算机ITF设备及DIF设备集成化,设计实现了一款小型化、通用化和自动化的飞控计算机自动验收测试系统(自动ATP系统)。其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飞控计算机入场验收测试。 飞控计算机自动验收测试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阻抗测试功能:具备阻抗测试功能,能通过本硬件平台,自动测试飞控计算机每个航插中各个通道两两之间的电阻阻值,并自动显示及输出测试结果; 模拟量输入信号测试功能:能够输出待测飞控计算机所需模拟量输入信号,通过串口监控飞控计算机工作状态,输出模拟量输入信号测试结果; 模拟量输出信号测试功能:通过串口控制飞控计算机工作,使之产生特定模拟量输出信号,同时设备采集其模拟量输出信号,并与设定值比对,得到测试结果并自动显示及输出; 离散量输入信号测试功能:能够输出待测飞控计算机所需离散量输入信号,通过串口监控飞控计算机工作状态,输出离散量输入信号测试结果; 离散量输出信号测试功能:通过串口控制飞控计算机工作,使之产生特定离散量输出信号,同时设备采集其离散量输出信号,并与设定值比对,得到测试结果并自动显示及输出; 串口信号测试功能:通过测试设备,控制对应串口收发,并监控飞控计算机串口工作状态,得到测试结果并自动显示及输出; 二、特色及先进性 1、小型化 本设备结构从空间上大致分为两部分,分居上下两层,下层选用占用空间较小的PXI 3U十三槽标准模块,上层为与PXI模块空间大致相等的仿PXI的非标准信号调理模块。在每一模块每一板卡每一单元电路的设计中,需选用占用较小空间、较小封装的元器件。为了节约空间,自动验收测试系统硬件平台阻抗测试待测航插只选用一块,测试时只需更换特定待测航插即可完成阻抗测试,既节约了空间又实现了自动化的阻抗测试功能。 2、通用化 当飞控计算机型号变更时,测试人员只需更换调理背板,根据新需求完成信号分类,即可实现设备模块化要求。若飞控计算机有新的待测信号特性,则只需更换对应信号调理板卡即可实现。 3、自动化 本设备能自动地完成阻抗测试及综合测试,测试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所有飞控计算机入场验收测试。测试结果自动生成。 三、技术指标 1、本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量值 模拟量输入测试 采样速率 250kHz 测试误差 <0.5% 模拟量输出测试 建立时间 <30ms 测试误差 <0.5% 离散量输入输出测试 高电平最小值 2.0V 低电平最大值 0.8V 串口测试 波特率 115.2K 阻抗测试 测试误差 <0.5% 系统可靠性 MTBF ≥10000h 2、其它指标 温度:工作温度为-40℃~+55℃,贮存温度为-43℃~+70℃。 防水:防溅水。 防振:PXI 机箱带包装箱振动,为承受工业和野外环境而设计的,模块也都具有牢固的接插端,通过后期的加固处理,可以抵抗撞击与振动。 安全性:符合GB 4793.1-2007的要求。 成本约束:尽量采用成本低、技术成熟的构件,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四、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取得的效果 传统的飞控计算机自动验收测试系统设备体积庞大不易移动,待测飞控计算机型号变更则需要更换整套设备,测试操作极为复杂。本系统将传统设备小型化、模块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无人机飞控计算机的入场测试效率、准确度及通用性。系统设备如图2所示。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光热探针 -- 半导体离子浓度测试仪
光热探针技术是建立在光声显微镜和激光扫描显微镜基础上,利用调制光反射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探针技术。利用一束强度调制激光聚焦在样品表面,对半导体样品,入射的光能激发的光生载流子,从而引起表面光反射率变化,用另一束探测光可检测此反射率的变化。由于光生载流子数目直接与注入的离子浓度相关,因此可测定表面注入离子浓度的分布。     近年来,曾利用本仪器
南京大学 2021-04-14
轨道车辆碰撞特性试验与测试系统
本技术成果经过10余年的项目积累,以及近几年的可行性论证和前期筹备,目前与英国OLEO公司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技术方案确认和前期实施阶段;在知识产权方面,已经取得了与成果相关的发明专利近20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项目创新性与先进性:研制一套轨道车辆碰撞特性试验与测试模拟装置,在多参量耦合全息测量及分析、大行程高压气体推进、变刚度变质量模拟体和刚度等效模拟等技术的支撑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重载移动设备碰撞特性测试系统,解决轨道车辆等移动设备的碰撞特性测试分析难题,填补国内外空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微柱凝胶法检测试剂盒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 验工具,以生物电极和传感技术为技术基础,将自动化、电子、计算 机、机械、光学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于生物 医学领域,是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生物医学检测技 术运用工程的方法去测量生物体的形态、生理机能及其他状态变化的 生理参数,如血压、体温、呼吸、心音、血流量和生理电等,其在临 床应用、运动医学、生理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
兰州大学 2021-04-14
手持式等长肌力测试仪
肌肉功能测试训练仪用于测试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常用来评价患者肌肉功能损害的程度,通过肌力测试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肌肉功能定量评价的数据,对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等都有广泛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吊环式孔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环式孔径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中心杆、孔径自适应杆、磁感应环。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进行防水密封,能够实现设备的耐久使用,加强设备可靠性。设备操作容易,自身体积不大,且径向伸出梁可调节,具有相当的工程适应性以及推广价值。同时,可以与孔深、孔斜、沉渣等测试设备进行组合,具有成孔综合测试的开发潜力。
浙江大学 2021-04-13
直流绝缘子离子迁移试验测试系统
随着直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直流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对电网安全愈显重要。在高电压作用下直流绝缘子电介质中会发生离子迁移,从而导致直流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下降和老化,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国内外文献表明,通过对直流绝缘子进行离子迁移试验,可以评价其绝缘性能。大连理工大学特种电源及自动化团队以多年从事的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多学科交叉优势,将高电压及绝缘技术、小信号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研制出直流绝缘子离子迁移试验测试系统,系统具有高压设备自身泄露电流小、输出电压精度高,纳安级泄漏电流测试,系统绝缘性能好,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精准,被测对象数量多、试验时间短等特点。已有二套系统投入使用,分别为大连电瓷集团和浙江金利华电气有限公司的绝缘子绝缘性能测试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冷却技术与冷却设备的设计和测试
本项目依托“制冷与热力系统节能节水环保协同创新平台”,与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可提供以下检测设备、设计软件和技术服务:1、便携式冷却设备专业测试系统 测试装置采用全自动采集,测试标准包含国标及CTI测试标准中的热性能、噪声、能耗、飘水率、压损,兼顾风量、风压、淋水量、淋水温度等设计性运行指标。测量装置体现了便携性,可用于产品的现场测试(产品需事先留测点和传感器接口)。还可用于生产单位试验台的测试及产品开发的研究性测试(一般试验台需增加两台进口的电磁流量计(精度0.5级),还测试软件能记录测试过程的动态数据变化过程,并按多个标准进行冷却设备的性能评价,且支持噪声、飘水等指标的手动输入,主要功能包括参数设置、性能测量、结果显示、测试报表打印、数据存储等功能。2、冷却设备测试实验台设计与建造 可按用户热源条件设计开式冷却塔、闭式冷却塔及蒸发冷却(冷凝)器产品的热性能测试实验台,并指导建造。实验台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CTI测试标准,上述便携式冷却设备专业测试系统可与其配套。3、设计软件 上理-同驰系列软件均为自主开发并已经取得软件著作权。软件的适应性强,所有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计算方式灵活,即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经验设置相应参数,也可以根据业内权威经验公式输入参数计算,使得计算结果更加贴近真实值。软件界面简洁,易懂,使用方便,对设计人员、使用人员、维护人员等人群都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全盘管逆流闭式冷却塔设计应用软件(著作权号:2011SR005563)2)         横流开式冷却塔计算软件(著作权号:2014SR116609)3)         逆流开式冷却塔计算软件(著作权号:2014SR117430)4)         上理-同驰逆流工业塔阻力计算软件(著作权号:2014SR117464) 4、闭式冷却塔产品系列设计及特殊条件冷却塔技术标方案指导 其中闭式冷却塔产品系列的设计特点为:l 采用预冷却技术,即通过填料将管内被冷却工质散热与管外喷淋水冷却有机结合并优化处理,以减少换热面积、有效控制能耗和水耗,降低设备成本,有利于闭塔的推广和应用。l 采用整塔模块化设计或换热器模块化设计,实现小塔的整塔运输和大塔换热器模块的整体运输,从而保证厂内测试,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降低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费用。l 换热器盘管也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排水、放气等要素,与集管的连接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盘管的维护、维修和更换。同一换热器盘管排列形式,采用不同的弯管组合,可改变并联的管路数和串联的管程数,从而适应不同的流量。l 控制塔的水、气流动截面积,选择合理的淋水密度与截面风速,以及风机的直径和转速,增强布水均匀性和空气流通的均匀性,使其在紧凑的塔体结构和较低的气侧流动阻力、较低的噪声、较小的飘水率间达到合理平衡;控制管内流速,使其在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和较低的管内流动阻力间达到合理平衡;多塔模块拼装时,在部分负荷工况下,控制风路,使其避免停用风机和运行风机间的气流短路。在诸如此类影响闭塔性能的细节问题上,进行优化设计,对提高塔的技术经济性至关重要。l 整塔外观协调美观,结构稳定,抗风载、雪载能力强,能有效控制震动。另外,对有特殊要求或者较极端工况的冷却设备提供技术方案,包括防冻、消雾、降噪等。5、CTI测试认证指导及冷却设备热性能现场测试与问题诊断在CTI测试认证指导方面: l 负责与CTI认证官的沟通,包括:认证的申请,资料递交,认证时间安排及其他所需的信息沟通。 l 协助委托方完成CTI认证所需资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指导技术资料的填写,特别是热力性能数据,可以为委托方编写选型软件。 l 指导试验台的搭建,测试仪器的配置及各测点的测试开孔按CTI的要求配置。 l 按CTI的测试要求,为被测塔做预测试工作,事先对产品热性能进行预估并指导改进,使CTI认证时能够顺利通过。 l CTI每年来委托方测试认证时,协助委托方配合测试工作。在冷却设备热性能现场测试与问题诊断方面: l 对工程验收、能源审计、水平衡测试、节水型企业评估等需要现场测试的冷却设备提供测试服务。 l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意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全自动空气阀门性能测试台
依照美国ANSI/AMC500-D-07标准设计适合于不同类型规格空气阀门的性能测试台,配用高精度传感器,采用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对测量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与测量,最后形成标准试验报告。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659 6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