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荧光粉胶的涂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粉胶的涂覆方法,属于 LED 封装领域,其采用压印方式对 LED 芯片进行荧光粉胶涂覆,包括 S1 将 LED 芯片固定在封装基板上;S2 将荧光粉胶涂覆在所述 LED 芯片上或者所述压印块的端面上,将所述压印块与所述 LED 芯片通过压印方式贴合一起;S3 待荧光粉胶在所述压印块和所述 LED 芯片之间稳定成形后,对所述荧光粉胶进行固化处理获得荧光粉层,实现荧光粉胶的涂覆。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灵活控制荧光粉胶形貌,从而提升LED封装光色一致性,其封装成本低,可大规模应用在工业中进行LED封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紫甘薯固体饮料粉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甘薯固体饮料粉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打浆,选择无病变、无腐烂的新鲜紫甘薯,清洗去皮;将去皮后的紫甘薯切成细条;在沸水中漂烫2~5min,冷却至室温,再加水打浆30-60s;B、浸提,在50℃下静置或者搅拌浸提30-60min;C、护色,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过滤,得到紫甘薯水提液,并加入异抗坏血酸钠护色;D、调配,将麦芽糊精和蔗糖加入紫甘薯清液,进行调配;E、调酸,将紫甘薯清液干燥至原液1/4体积,采用柠檬酸调节溶液pH后,继续干燥至粉末状,得成品。
四川大学 2017-12-28
全自动LED荧光粉高均匀涂覆机
荧光粉涂覆是大功率白光LED的关键技术,也是保障LED发光效率、光均匀性和散热效果的关键工艺。目前,国内大功率LED封装荧光粉涂覆普遍采用点胶工艺,该工艺难以对荧光粉的涂覆厚度和形状进行精确控制,导致出射光色彩不一致,出现偏蓝光或者偏黄光。在广东省新兴战略产业重大专项支持下,华南理工胡跃明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自主发明和研制了系列基于雾化喷涂机理的全自动荧光粉高均匀涂覆机,为国内首创。该系列机型采用多头雾化涂覆和自适应荧光粉涂敷厚度控制技术,实现了荧光粉的高速高均匀涂覆,保障了光色的均匀性。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转炉底吹石灰粉高效洁净低成本冶炼技术
相比于“顶吹氧气、底吹惰性气体”的常规转炉冶炼工艺,“顶吹氧气、底吹氧气-石灰粉”的转炉炼钢方法具有显著的冶金优势,既能降低转炉炼钢的原辅料消耗,提升转炉出钢的钢水纯净度,也能为转炉高废钢比冶炼和智能化炼钢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底吹氧气-石灰粉加剧了转炉炉底的侵蚀,炉底寿命短的问题限制了底吹石灰粉转炉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团队提出了利用 CO 2 延长底吹氧气-石灰粉转炉使用寿命的新方法,将 CO 2 与 O 2 混合作为喷粉载气可以降低底吹喷嘴上方的火点区温度,从根源上抑制底吹喷嘴的高温熔损,减轻喷嘴周围镁碳砖的氧化脱碳,同时增强转炉冶炼后期的熔池搅拌,获得更好的脱氮控氧效果;本团队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底吹喷枪材质和结构对其冲蚀磨损速率的影响规律,经过大量测试和模拟完成了底吹喷枪材质和结构的优化,解决了底吹喷枪的磨损问题;本团队自行设计搭建了一套 1:1 的全仿真的粉剂喷吹实验系统,真实模拟工业现场的喷粉工况,探明了喷粉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喷粉系统关键装置和操作制度的优化,掌握了获得稳定无脉动粉气流的关键技术。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本团队利用一座 120 吨转炉完成了转炉底吹石灰粉的工业示范,攻克了供气系统、供粉系统、输粉系统和粉气流分配系统等关键系统装备的集成难题,编制了转炉底吹石灰粉的系统控制和操作工艺模型,实现了转炉底吹石灰粉的安全稳定运行,改善了转炉的冶炼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果蔬渣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蔬渣粉的制备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果蔬渣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果蔬渣和含有赖氨酸的乙醇溶液均质后,细化处理成匀浆液;调节所述超细匀浆液的pH为8~9,在搅拌下加热处理,得匀浆;将所述匀浆真空干燥后,粉碎得果蔬渣粉。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加工难度低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果蔬渣粉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9年)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煤水分离的固体管道输煤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本发明基于煤水分离式管道输煤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煤水分离的固体管道输煤系统及其输送方法。本发明包括水箱、主输送管道、注入管道装置、流量计、排气阀、球阀、调节阀和变频离心泵,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料仓补水箱,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球阀包括第一球阀、第二球阀、第三球阀和第四球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独的注入端,避开离心泵实现固体物料的装载,无论何种形状固体,都可通过注入端进入主输送管道,随载流体高速输送。本发明固体物料目前针对圆柱状固体;固体物料输送速度明显大于流体速度,输送效率提高,输送时固体物料不与管道内壁发生摩擦,不会因为固体物料增加额外阻损。
浙江大学 2021-04-11
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以中国矿业大学多年研究形成的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场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薄煤层保护层开采,建立起来的难采薄煤层保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该技术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保护下,通过远程控制关键生产设备并监测其工况,集成利用目前最新的采煤机自主定位与自动导航技术、煤岩自动识别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刮板输送机自动推移技术、工作面自动监控监测技术、井下高速双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割煤、移架、移刮板输送机等生产流程,使工作面达到少人甚至无人的目的;并通过本煤层、顶板裂隙带、采空区及被保护煤层瓦斯抽采体系,有效解决卸压煤层群高瓦斯涌出对保护层无人工作面构成的威胁。该技术在充分开采利用难采薄煤层煤炭和瓦斯资源的同时,也实现对高瓦斯煤层群的卸压防突。 此技术可实现多重目标: (1)充分开采利用薄煤层煤炭及瓦斯资源;(2)实现难采薄煤层开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采煤工艺智能化、工作面管理信息化以及操作的无人化;(3)实现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的卸压防突;(4)有效控制保护层无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因此可以有效解决难采薄煤层开采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低和煤层群高瓦斯涌出的难题,实现科学采矿及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 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来源于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理论与技术水平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基于采动裂隙场变化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 1998 年开始对我国煤与瓦斯共采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SCI 、 EI 收录 12 篇, ISTP 收录 5 篇),获专利 5 项。研究成果已在山西省天池煤矿等多个高瓦斯矿井进行了煤与瓦斯共采技术验证,有效指导了煤矿现场的瓦斯抽采工作,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去阻启动喷动床秸秆与煤共催化气化制燃气技术
项目简介 本成果利用去阻启动喷动床为反应器,将生物质秸秆和煤共催化气化,产生燃气, 形成了生物质稻草催化水煤气反应低焦油中热值燃气制备工艺,可用于农村地区以村镇 为单位的小型气化站的建设。成果已取得发明专利授权,ZL 2009 1 0264047.8。 性能指标 120kg/h 的生物质稻草等与煤、碳酸钙和水蒸汽共气化,生成焦油含量低于 10mg/m3 、 热值 10-15MJ/m3 的农村用燃气。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煤水分离的新型固体管道输煤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本发明基于煤水分离式管道输煤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煤水分离的新型固体管道输煤系统及其输送方法。本发明包括水箱、主输送管道、注入管道装置、流量计、排气阀、球阀、调节阀和变频离心泵,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料仓补水箱,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球阀包括第一球阀、第二球阀、第三球阀和第四球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独的注入端,避开离心泵实现固体物料的装载,无论何种形状固体,都可通过注入端进入主输送管道,随载流体高速输送。本发明固体物料目前针对圆柱状固体;固体物料输送速度明显大于流体速度,输送效率提高,输送时固体物料不与管道内壁发生摩擦,不会因为固体物料增加额外阻损。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