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64041燃烧匙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矿井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及其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该技术利用催化燃烧和气固换热的原理,将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并将其热能进行梯级利用,不仅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能带动我国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包括煤矿通风瓦斯,天然气、沼气、石油油层气、高炉煤气以及钢铁和石化生产中的可燃废气在内的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开发具有CO2捕集功能的新型化石燃料燃烧技术是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关键。富氧燃烧技术采用大规模空分系統所产生的氧气(纯度>95%)代替助燃空气,同时采用烟气再循环调节炉膛内的介质温度和传热特性,可实现烟气中CO2高浓度富集,便于CO2的分离与捕集。该技术可以降低烟气CO2排放(约90%),同时易于实现NOx、SOx等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十余家著名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围绕富氧燃烧CO2捕集技术开展合作研究,系统掌握了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着火/燃烧、辐射传递等基础理论,揭示了新型燃烧技术的原理和规律;突破了富氧燃烧专用锅炉、燃烧器、氧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三塔空分系统等一批新型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设计原理及其放大设计规则,发明了“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兼容设计成套装备并完成了技术放大验证,为低成本规模化CO2捕集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大型电站锅炉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是目前最经济、最清洁、最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在我国逐渐推出,而它们基本都是原型机,未经时间考验。通过风力机塔架的三维有限元强度、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可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风力机塔架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计算分析风力机塔架的强度、振动和疲劳寿命。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化石燃料燃烧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化石燃料燃烧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系统研究了动力锅炉炉内再 燃/先进再燃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针对传统钒基催化剂脱硝温度窗口窄、 钒易挥发、有毒等问题,开发了多种中低温铁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在 常规铁基催化剂和新型磁性铁基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望形成一种中低温铁 基选择性催化还原新技术;并对动力装备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中喷氨优化进 行了相关研究,以克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时氨逃逸及空预器堵塞等问题;目前, 围绕新型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7 项,授权 3 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基于绝热燃烧条件的生物质微米燃料高温清洁燃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绝热燃烧条件的生物质微米燃料高温清洁燃烧方法,包括:(a)将生物质微米燃料以全密封的形式予以灌装装卸和运输,并管路输送至工业窑炉;(b)将生物质微米燃料与空气进行预混以形成粉尘云的流态形式;(c)将预混后的流态粉尘云向经由燃料喷管喷入设置在窑炉中的绝热燃烧室,由此在此相对封闭的储热空间将能量密度相对低的生物质燃料的能量聚积在其中,并执行超高温燃烧;(d)在燃烧过程中,向绝热燃烧室补水蒸汽。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高达 1500℃以上的燃烧温度,满足多种工业或民用窑炉的加热要求,同时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UL1581燃烧试验房 电线电缆燃烧测试仪
产品详细介绍
欧美奥兰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无焰燃烧冷凝锅炉
无焰燃烧是近二十年国际燃烧领域发展的一种最新的燃烧方式,它的另一个名称叫“温和低氧稀释”(MILD)燃烧。 该燃烧是低氧、低温(900-1200℃)条件下的容积燃烧,具有无焰透亮、热流分布均匀、燃烧噪音小及温度波动小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局部高温有焰燃烧,低温燃烧要求小得多的炉膛空间,故平均炉温提高、辐射传热大大增强,热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非常重要的是它的污染物(NOx和CO等)排放几乎为零。
北京大学 2021-02-01
无焰燃烧冷凝锅炉
项目简介无焰燃烧是近二十年国际燃烧领域发展的一种最新的燃烧方式,它的另一个名称叫“温和低氧稀释”(MILD) 燃烧。 该燃烧是低氧、低温(900-1200℃)条件下的容积燃烧,具有无焰透亮、热流分布均匀、燃烧噪音小及温度波动小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局部高温有焰燃烧,低温燃烧要求小得多的炉膛空间,故平均炉温提高、辐射传热大大增强,热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非常重要的是它的污染物(NOx和CO等)排放几乎为零。应用范围传统锅炉中,排烟温度一般在160-250℃,使得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水在烟气中处于过热状态的水蒸汽,随烟气从烟囱中流失,炉热效率最高只能达到91%。而无焰燃烧冷凝锅炉把排烟温度降低到60℃左右,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热效率可达106%。同时在能量回收过程中,由于上述无焰燃烧降低了有害气体特别是氮氧化合物(<10 ppm)的排放,缓解了环境污染的问题。项目阶段 无焰燃烧冷凝锅炉采用北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开发的世界领先的全预混MILD 燃烧技术,使气体燃料与空气在燃烧发生前百分之百地充分混合,减少完全燃烧需要的过剩空气,降低了空气的需求量,并提高了排放烟气的露点,使烟气更早进入冷凝阶段。知识产权 已申请相关专利。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北京大学 2021-04-11
低氮燃烧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81 6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