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
项目在多年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面向工厂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技术”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完善,与沈阳机床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 在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展示线开发完成数字化孪生仿真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定制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定制下达生产订单,数字化孪生系统在线仿真模拟,真实展现生产场景,并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信息管理。项目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项目通过展示真实个性化印章的智能加工、检测和装配,体现网络化的定制及数字化双胞胎技术。
同济大学 2021-02-01
公交车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一、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在公交交通系统中构架完整的车联网的“端——管——云”的三层系统模式,并对每一层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车载设备分离难以中集中采集、远程车载海量数据汇总、基于Webgis的远程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公交车辆信息的公众服务等关键问题。在公共交通行业中实现了从底层到顶层,从数据到服务的晚上的车联网行业应用。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该项目技术成熟,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公交运营管理中进行了使用。三、 技术指标该项目发表相关论文7篇,申请实用新型3项。四、 市场前景本项目的研发成功能够解决公交系统所面临的难题,而且也能够提高公交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可见本项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市场空间。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本系统售价5万(包括培训),加上所需服务器、数据库系统软件、智能调度算法、车载设备磨具、电路器件。总投资预计20万。六、 效益分析使用该系统可以解决城市公交系统中车辆运行调度的难题,大大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公交系统中调度混乱,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七、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协作开发、提供咨询,具体事宜面议。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顾军华,022-60435758,jhgu@hebut.edu.cn九、 成果展示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5G+工业互联网” 赋能生产制造
走进位于武汉光谷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光缆生产车间,只见工业机器人忙着分拣不同规格的光纤配盘,一台台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有条不紊地运输成品光缆。通过5G传感器、“5G+光云工业互联网”神经中枢平台,这个车间的全流程生产数据被传输到10公里外的长飞公司总部运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坐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不仅能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经营状况,还可预测未来变化趋势。
工信微报 2021-12-10
互联网文本内容主题概念漂移检测系统
互联网文本内容主题 概念漂移检测系统, 通过分析数据集中的 所有文档数据的潜在 语义关系,提取出它 们之间的潜在语义主 题标示,通过评估参 数的方法,将生成的 主题时序关系用数据 的形式表示出来,并 以此为依据主动发现 待预测数据集中主题 的转变与转化现象, 并提供给用户这一主 题转移过程。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12
技术需求:基于云计算的制造企业联网监测系统
1.项目系统的web端、移动端的研发,完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海量数据管理模块、业务应用模块、可视化展示模块及移动App模块的开发。2.实现设备记录数据百亿条规模的存储、分析,支持B/S模式,支持移动端系统。3.系统达到在 200 用户并发下平均响应时间不高于5秒的性能指标。
南昌市来店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互联网RFID大数据智能书柜实训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书柜教学实训系统 一、 概述智能书柜是以智慧图书柜或微型智慧图书馆为载体,可以广泛的在校园、公司写字楼、商场、社区、公园等地方使用,比如放置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如教学楼每层走廊、每间教室、宿舍楼等地,无需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方便的进行图书借还操作,而且校园内的所有图书可以随意流通借还,是传统图书馆功能在使用空间和时间上的扩展,是实现阅读无处不在、阅读触手可及的基础平台。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书柜是以智能书柜为硬件平台,综合了互联网数据传输、云大数据处理功能,通过在图书上粘贴RFID标签,利用智能书柜里面的RIFD读写器和RFID天线对图书标签自动实时识别,实现图书批量自助借还、智能盘点、智慧拣选、图书防盗等一系列智能化的图书管理,结合云平台大数据分析挖掘,实现精准图书采购、个性化指导学生借书种类和阅读时间,构建阅读学习成长模型。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书柜基本组成部分如下:第一部分:感知层和控制层,包括RFID图书信息采集模块、RFID人员身份信息采集模块、二维码信息采集、摄像头信息采集和控制、电控锁控制模块等;第二部分:传输层,包括有线网络传输、无线网络传输,如WIFI、4G等;第三部分:应用层,主要是智能书柜应用软件功能;第四部分:云服务器大数据处理,主要是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这四部分功能,结合配套的相关设备,使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书柜成为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改变图书馆传统借阅、阅读环境的典型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书柜教学实训系统是用于研究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典型应用的平台,完成RFID等物联网技术从技术到实现典型应用相关的教学和学习13965501553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
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旨在通过漏洞扫描和模拟攻击行为尝试读取、复制、篡改、销毁和拒绝服务等攻击,对已有RFID应用系统进行测试。系统具备开放式体系架构可以方便的增加新的攻击手段和升级漏洞库。系统具备安全性评估功能,可对被测系统生成检测报告。系统包含漏洞扫描模块及报表生成模块、漏洞管理模块和插件管理等四个功能模块。 系统能够实现以下技术: ? 标签漏洞扫描功能能够针对超高频、高频和低频标签执行盘存攻击、复制攻击、弱密码攻击、销毁标签攻击、和DOS攻击,且攻击存在一定的成功率; ? 插件管理功能能够通过添加dll插件文件,在插件管理窗体中,增加了新的攻击手段; ? 漏洞库管理能够查看漏洞的数据库,添加、删除漏洞; ? 每次扫描结果和系统建议会生成pdf报告。 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设计是完全开放的,RFID技术在应用中缺乏完善的安全机制,将会给消费者带来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可应用在RFID应用系统的安全测试上,在系统上线前及时帮助发现安全漏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机械式自动解锁电梯安全钳
成果描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动解锁电梯安全钳,与电梯的导轨滑动连接,包括制动箱、牵引脚板,所述牵引脚板上设有牵引脚,所述制动箱内部关于导轨左右对称设置一级制动机构、二级制动机构以及牵引块;一级制动机构实现制动箱自身的制动,二级制动机构在制动箱的制动后或制动的同时,实现电梯轿厢的制动;本发明在有效确保电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电梯安全装置的复杂程度,不需要与限速器联合使用,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实现了制动箱的一级制动以及电梯轿厢的二级制动,在电梯动力牵引绳修复后,不用人工解除制动钳的锁定,可在各弹簧的作用力之下自动解锁,使用更加方便,设计更加人性化。市场前景分析:电梯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固废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市场背景: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有机质废弃物产生量:城镇污泥年产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以含水率80%脱水污泥计,以下同),以有机垃圾、餐厨废弃物为代表的城市有机质废弃物产量超过1亿吨/年。但我国对有机质废弃物的稳定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置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主要处理处置措施仍为填埋和焚烧,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威胁。随着欧洲等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国际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对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城镇有机废弃物的高效生物燃气化技术,尤其可以满足大型城市集中式处理处置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的有机废弃物干法厌氧生物制气技术,可以把有机质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燃气,生产清洁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高值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有机垃圾、城市污泥等富含有机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国纷纷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究,抢占城市有机质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产业化技术的制高点。由于我国污泥泥质的特殊性,其有机质含量远低于国外、含砂量高、生物反应池负荷低等,国外传统成熟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在我国无法得到稳定应用,造成国内大量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故障闲置,城市污泥及有机质处理处置技术存在着重大的瓶颈性问题。 国内外现状:国内外有微波强化预处理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资源化、城市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研究、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等相关城市污泥厌氧化资源化技术,但针对我国污泥有机质低、含砂量高、区域差异大的特点的合适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却鲜少,本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要求进料含固率为5%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将进料含固率提升至10%~20%实现连续稳定厌氧消化的可行性与调控措施,并在国际上较早报道了脱水污泥直接实现厌氧消化的连续流试验结果,并提出了高含固体系下污泥与餐厨等城市有机质废弃物的协同厌氧消化调控技术,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典型低有机质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的技术路线。 目前本项目组针对我国污泥低热值的泥质特点,开发了适用于生污泥与消化污泥的热解/焚烧耦合技术,并形成核心装备,解决了污泥及工业固废高效热化学处理的技术难道与成套装备。
同济大学 2021-02-01
中国粮食安全的耕地贡献分析
粮食生产是资源约束型生产,本质的约束资源是耕地,粮食安全的核心是耕地安全.面对我国刚性增长的巨量人口,通过降低消费和扩大贸易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战略上看,我国粮食安全的治本之策是提高粮食产出能力,两个因素制约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而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又最终成为约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先决条件.因此,有必要分析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揭示耕地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贡献作用,维护耕地质量,推进农地开发,确保耕地安全,从资源层面保障粮食安全的实现.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7 48 49
  • ...
  • 187 1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