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的设计
项目旨在设计出一款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该项目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实车与模型车的同步开发和基于eclipse平台的APP开发。在实车和模型车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常规车载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利用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计算机语言完成在eclipse平台上的APP开发,实现APP同时与实车和模型车的互联,实现智能运输小车运输末端的配送。
同济大学 2021-02-24
牵伸分散纳米粒子技术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本技术成果涉及纳米材料及其在聚合物中应用 的关键技术研究,属于新材料高新技术领域。针对 纳米粒子难以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的难题,将材料 结构设计和熔融共混工艺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运 用加工手段诱导纳米粒子在塑料成型加工时分散的 技术。采用纳米粒子接枝改性、双重界面调控、预 牵伸等,通过改变加工条件和加工手段达到强制分 隔纳米粒子团聚体、实现纳米分散结构的目的。制备具有显著增强增韧效果的纳米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 合材料,实现通用塑料工程化。本成果的技术特点:1.技术创新程度高,本技术在保持传统的塑料加工方 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控制加工条件和加工手段,另辟蹊径解决纳米分散难题,其成果在纳米复合材料领 域属国际首创;2.科学思想新颖;3.材料性能优异;4.工艺简单、技术实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电联合作用下的多污染物综合脱除技术开发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我国尤其集团电站燃煤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处理要求,瞄准世界 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以开发可供集团乃至全国火电机组应用的多污染物联合 脱除技术与装备为目标,结合现有的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在不增加大型 设备、不需要大量投资病充分利用现有脱硫和除尘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自 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适用、稳定可靠的电联合作用下多污 染物综合脱除技术,结合现有的脱硫除尘工艺实现联合脱除;分别完成单元关 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具备工业应用条件。本技术的顺利实施, 有望成为当前小型火电机组进行污染物综合治理的技术选择路线之一,具备良 好的应用前景。 
山东大学 2021-04-13
植物化学物在防治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
项目所涉研究公开了大量植物化学物,如姜黄素及其代谢产物四氢姜黄素、花色苷及其代谢产物原儿茶酸、鞣花酸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A以及甜菜苷等于防治过敏性气道疾病方面的良好改善效应。其中尿石素A与四氢姜黄素相关研究现已获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210101559.8,ZL201810569066.0)。上述植物化学成分经研究均可缓解过敏性气道疾病小鼠气道病变程度,显著改善气道炎症反应,并调节氧化应激及 Th细胞比例失衡状态,表现出良好的防治过敏性气道疾病效应,未来可应用于开发相关药物或营养补充剂。
中山大学 2025-05-08
关于征集北京市互联网3.0应用场景案例和应用场景需求的通知
为加快推动互联网3.0技术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面向本市互联网3.0创新主体和行业用户,征集互联网3.0应用场景案例和应用场景需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信息科技处 2023-07-19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
项目成果/简介:项目在多年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面向工厂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技术”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完善,与沈阳机床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 在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展示线开发完成数字化孪生仿真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定制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定制下达生产订单,数字化孪生系统在线仿真模拟,真实展现生产场景,并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信息管理。项目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项目通过展示真实个性化印章的智能加工、检测和装配,体现网络化的定制及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应用范围:项目所开发完成的技术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已应用于工业实际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培训。目前国家大力资助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这些都需要数字孪生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项目成熟度:小批量生产,项目已独立以及结合沈阳机床的生产线及教育系统得到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项目可应用于离散制造业的规划、调试、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仿真优化,通过建立工厂、生产线、设备的三维模型,实现虚实结合的数字双胞胎。 2、教育培训领域:通过实现智能制造理念的面向教育和培训的生产线系统,通过模块化的系统,实现对智能制造教学和培训。项目阶段:小规模生产效益分析: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先进性在于实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生产线中的应用,达到了生产线的虚实融合。不仅可在规划阶段对生产线进行仿真验证,还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实现虚实融合,并通过AR-VR技术对操作指导、维修指导和生产过程监控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多维的虚实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项目相关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工业实际的智能化制造之中,还特别适合面向智能制造的教育和培训。
同济大学 2021-04-10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
项目在多年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面向工厂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技术”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完善,与沈阳机床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 在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展示线开发完成数字化孪生仿真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定制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定制下达生产订单,数字化孪生系统在线仿真模拟,真实展现生产场景,并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信息管理。项目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项目通过展示真实个性化印章的智能加工、检测和装配,体现网络化的定制及数字化双胞胎技术。
同济大学 2021-02-01
公交车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一、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在公交交通系统中构架完整的车联网的“端——管——云”的三层系统模式,并对每一层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车载设备分离难以中集中采集、远程车载海量数据汇总、基于Webgis的远程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公交车辆信息的公众服务等关键问题。在公共交通行业中实现了从底层到顶层,从数据到服务的晚上的车联网行业应用。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该项目技术成熟,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公交运营管理中进行了使用。三、 技术指标该项目发表相关论文7篇,申请实用新型3项。四、 市场前景本项目的研发成功能够解决公交系统所面临的难题,而且也能够提高公交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可见本项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市场空间。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本系统售价5万(包括培训),加上所需服务器、数据库系统软件、智能调度算法、车载设备磨具、电路器件。总投资预计20万。六、 效益分析使用该系统可以解决城市公交系统中车辆运行调度的难题,大大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公交系统中调度混乱,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七、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协作开发、提供咨询,具体事宜面议。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顾军华,022-60435758,jhgu@hebut.edu.cn九、 成果展示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鲜切蔬菜冷链保鲜及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
首次探究出鲜切紫甘蓝冷链保鲜及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首次探究出鲜切紫甘蓝冷链贮、运、销一体化保鲜技术,设计开发出山区优质蔬菜鲜切紫甘蓝全程冷链质
西华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基于云计算的制造企业联网监测系统
1.项目系统的web端、移动端的研发,完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海量数据管理模块、业务应用模块、可视化展示模块及移动App模块的开发。2.实现设备记录数据百亿条规模的存储、分析,支持B/S模式,支持移动端系统。3.系统达到在 200 用户并发下平均响应时间不高于5秒的性能指标。
南昌市来店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914 9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