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
格如灵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册于北京,分别在南昌、上海、武汉、深圳、重庆、青岛、成都、杭州、西安、广州、东北、福州、南京、长沙等地设立公司及办事处,并在苏州成立研发中心,是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软硬件研发及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教育培训体系提供XR、MR—体化全栈建设解决方案。          公司以“连接未来的教育”为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产品涉及幼儿师范教育、K12教育及中高职本科院校教育,目前已经取得100多项VR软件著作权及20多个行业发明专利,业务已覆盖全球10多个国家。已在全球成功实施落地2000多个项目案例 
北京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2-23
毛竹新品种——厚竹
厚竹(又名厚壁毛竹、厚皮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特产于赣西北山区。2008年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成为我国竹类植物中首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新品种。 1995年以来,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厚竹的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并在品种的分类命名、生物学特性、竹材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竹笋营养、繁殖技术、区域化试验、遗传变异等方面开展了多领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厚竹是毛竹众多的变异类型中唯一具有优良材用和笋用价值的变异类型,其优良性状突出表现在竹壁特厚、竹笋营养丰富、抗性强、生物量大、遗传稳定等方面。 厚竹高可达12m,胸径可达300px,胸高处竹壁厚度是等径毛竹壁厚的1.8倍。厚竹笋的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均高于毛竹笋,氨基酸总量是毛竹笋的167.9%。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
陶粒混凝土是以轻质陶粒代替普通混凝土中骨料石子而形成的混凝土,具 有自重轻(容重约为 16~19kN/m3)、导热系数小、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将其代 替普通混凝土应用于复合墙板,则自重减轻约 1/3,而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基于竹子生长周期短、再生性强、成材快、力学和热工性能好的特点,开 发利用竹材资源,将其作为建筑结构用材,有利于提升竹资源的利用率。竹基 纤维复合材料(以下简称“竹筋”)是以竹材(慈竹)纤维化单板为构成单元, 酚醛树脂为黏合剂,通过热压或冷压方式制备的新型竹材人造板。竹筋制备过 程中节省了传统竹材人造板制备中的剖篾和去除竹青、竹黄工序,使原竹的利 用率高达 90%以上;竹筋充分利用了竹纤维的固有特性,其抗拉强度能达到 200 MPa 以上,抗压强度达到 100MPa 以上,弹性模量达到 34GPa,其强重比 超过玻璃钢纤维复合材料,而其成本与钢材的基本持平或略低。 179 用竹筋代替钢筋作为陶粒混凝土的加筋材料,形成上下两层竹筋陶粒混凝 土面板,中间夹以高效保温材料,通过竹筋桁架连接键连接上下面板组成竹筋 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则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音、耐久、低碳节能的优 点。把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通过螺栓外挂或内嵌于钢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混 凝土结构上,形成新型绿色建筑,符合国家的绿色建材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方向,预示了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与普通砌块加外保温墙体相比,采用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可以提高舒适度 60%、节能效果达到 75%、缩短工期 90%、减少污染 90%、减少质量通病 90%、减低造价 20%左右。
山东大学 2021-04-13
江西慕竹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慕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08-22,法定代表人为姚刚,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60111314607876R,企业地址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区东升大道118号,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许可项目:各类工程建设活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软件开发,工程管理服务,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砂石除外),仪器仪表销售,金属材料销售,机械设备销售,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建筑用钢筋产品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建筑工程用机械销售,土石方工程施工,防腐材料销售,建筑砌块销售,建筑防水卷材产品销售,科技中介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图文设计制作,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国内贸易代理。
江西慕竹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7
王顺
 学 历: 博士  所在系室: 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润滑理论及应用,工程摩擦系统模拟技术  学术兼职  英国《Proc. IMech. E Part J: J. Engineering Tribology》审稿人 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机械传动设计与分析、机械振动和摩擦学。 主讲课程、教学情况:  主讲《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科研项目  超低摩擦机理中跨尺度及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50675111,结题),主要参加人;  基于复杂多元变异的Hy-Vo链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及平台开发(863,2009AA04Z109,在研),主要参加人;  水力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金属塑料瓦温控技术(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在研),主要参加人;  水力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金属塑料轴瓦数字化设计平台开发(企业横向,在研),负责人;  水力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金属塑料轴瓦温控技术(第四十七批博士后面上基金,  在研),负责人; [7] 面向环保设计的水润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在研),负责人。  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6篇,ISTP检索1篇。  
王顺 2021-06-23
王浩
        王浩,1953年8月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项目以及其他部门和地方项目数十项,世行、亚行以及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学术带头人。在流域水循环的基础认知模式与模拟技术、水资源评价与配置理论与方法、水资源工程系统规划方法、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突破,积极推动了水资源学科的新发展。其创建“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国家和地方水资源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与调度运行、三峡上游特大及梯级水电群等重大规划和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励19项。出版专著20余部,获中国图书奖1次。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2021-06-23
王铁军
王铁军,男,生于1961年,教授。1979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航天航空学院院长、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固体变形与破坏、轻质结构、重大装备的关键力学问题等。
王铁军 2022-01-12
王燕
王燕,女,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负责:科技管理、技术转移。
王燕 2022-01-12
王进
王进, 研究方向: 复杂结构多尺度多相流传热传质问题 1.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gas turbines (燃气轮机先进技术); 2. Heat transfer in multiphase flow (多相流中传热问题研究); 3. Applications of nano-materials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纳米材料与相变材料应用技术) ; 4. Building energy technologies (建筑供能技术)。
王进 2021-12-31
王义
姓名:王义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yi.wang@jlau.edu.cn 个人基本情况: 吉林省人参基因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从事生物技术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参功能基因组学、人参分子设计育种、人参生物技术产品开发。 近五年来,主持和参加的国家、吉林省科研项目 14 项,鉴定成果 12 项;申请发明专利 8 项,授权专利 5 项;在 GenBank 中注册 248,993 个人参 Unigenes;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在 《Plant Genome》 、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12 篇。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 1部,出版著作 1 部,主编教材 1 部,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要开展了人参功能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全面调查、收集和系统分析了吉林人参种质资源,对农家品种“大马牙”进行了系统选育,建立了人参转录组多个数据库,初步建立了基于系统基因组学技术的品质评价和参龄鉴定方法。为探讨药材道地性遗传成因、人参皂苷生物合成机理、品质评价及参龄鉴定、人参皂苷细胞工厂生产和人参生物技术育种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教学成果: 1、地方农业院校基于“三段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2009年。 2、生物技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吉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2009年。 3、农业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与实践,吉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2010年。 研究方向: 生物技术与人参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 科研项目: 1、基于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吉林人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经费:20万元。时间:2018.1——2020.12。主持,在研。 2、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CYP450基金家族的挖掘及功能验证,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主题引导项目,经费:50万元。时间:2017.1——2019.12。主持,在研。 3、人参皂苷相关基因转化体规模化生产体系的建立,吉林省发改委省级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经费:50万元。时间:2016.1——2018.12。主持,结题。 4、人参低聚糖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费:16万元。时间:2012.9——2016.4。主持,结题。 5、吉林人参皂苷合成相关酶基因网络互作研究,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经费:10万元。时间:2010.1——2015.12。主持,结题。 6、人参皂苷Rb3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PgRb3S03基因功能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经费:2.5万元。时间:2020.1——2021.12。参加,在研。 7、人参AP2/ERF转录因子基因的挖掘及功能验证,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主题科学家专项,经费:15万元。时间:2019.1——2021.12。参加,在研。 8、人参单体皂苷Rg2生物合成途径重要基因的系统分析及功能鉴定,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主题科学家专项,经费:15万元。时间:2018.1——2020.12。参加,在研。 9、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重要基因的挖掘及育种模式建立,吉林省发改委省级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经费:25万元。时间:2018.1——2019.12。参加,在研。 10、人参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研发计划,经费:240万元。时间:2013.1——2017.12。参加,结题。 11、吉林人参ESTs的建立及皂苷合成基因的克隆,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经费:15万元。时间:2008.1——2015.12。参加,结题。
王义 2021-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