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王松
王松,管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导,研究方向为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成员,悉尼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王松 2023-03-02
ACS nano|郑枫/王怀松团队发表肿瘤细胞膜表面标志物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郑枫、王怀松团队合作在学科顶尖期刊ACSNano(IF:18.027)上发表肿瘤细胞膜表面标志物检测的最新研究论文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9-02
姜怀志
个人情况综述 姜怀志  男,1968年6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系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分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吉林省动物繁殖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养羊专家组组长,吉林省教育系统科教兴农专家组成员,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畜牧专家,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社会兼职 吉林省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现代畜牧兽医》、《经济动物学报》编委政协长春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动物繁殖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吉林省畜牧业协会理事吉林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绵羊良种补贴专家组成员吉林省畜禽标准化养殖专家组成员
姜怀志 2021-06-23
刘松玉
场地调查 风险评估 修复方案 分析检测 修复验收 1985-199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 获硕士、博士学位 1991-1996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所长、副教授 1997-2007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副院长、教授,博导 2007-2012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副院长,博导 2012-现在 东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 主任,特聘教授 刘松玉、钱国超、章定文编著,《粉喷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刘松玉等编著,《公路地基处理》(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张克恭、刘松玉主编,《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 刘松玉、蔡国军、童立元,《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理论与工程应用》,科学出版社,2013。 刘松玉,《新型搅拌桩理论与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章定文、刘松玉、韩文君,《土体气压劈裂原理与工程应用》,科学出版社,2014。 刘松玉,杨泳,杜广印,孙竹萍,朱宜生,徐雄:一种双向搅拌桩机,授权公告日:2010年6月9日,专利号:ZL 2008 1 0019933.X,证书号:第638328号; 刘松玉,杜广印,杨泳,孙竹萍,双向搅拌粉喷桩成桩操作方法,授权公告日:2010年9月1日,专利号:ZL 2008 1 0020800.4,证书号:第668717号;
刘松玉 2021-06-23
于寒松
姓名:于寒松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9年1月15日 民族:汉族 学历/学位: 研究生/理学博士 职务/职称:副院长/教授 联系方式:0431-84533104 E-mail:yuhansong@163.com;yuhansong@jlau.edu.cn;
于寒松 2021-06-23
无节辐射松
鲁丽集成材生产工艺先进,选用进口优质木材,先经全自动木材优选锯选材后,使用德国产拼接机拼接,板面平整,美观,拼接严密无缝隙。使用优于国家标准(E1)的环保胶水作为胶粘剂,健康环保。
鲁丽集团有限公司 2021-06-21
王顺
 学 历: 博士  所在系室: 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润滑理论及应用,工程摩擦系统模拟技术  学术兼职  英国《Proc. IMech. E Part J: J. Engineering Tribology》审稿人 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机械传动设计与分析、机械振动和摩擦学。 主讲课程、教学情况:  主讲《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科研项目  超低摩擦机理中跨尺度及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50675111,结题),主要参加人;  基于复杂多元变异的Hy-Vo链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及平台开发(863,2009AA04Z109,在研),主要参加人;  水力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金属塑料瓦温控技术(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在研),主要参加人;  水力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金属塑料轴瓦数字化设计平台开发(企业横向,在研),负责人;  水力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金属塑料轴瓦温控技术(第四十七批博士后面上基金,  在研),负责人; [7] 面向环保设计的水润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在研),负责人。  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6篇,ISTP检索1篇。  
王顺 2021-06-23
王浩
        王浩,1953年8月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项目以及其他部门和地方项目数十项,世行、亚行以及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学术带头人。在流域水循环的基础认知模式与模拟技术、水资源评价与配置理论与方法、水资源工程系统规划方法、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突破,积极推动了水资源学科的新发展。其创建“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国家和地方水资源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与调度运行、三峡上游特大及梯级水电群等重大规划和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励19项。出版专著20余部,获中国图书奖1次。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2021-06-23
王铁军
王铁军,男,生于1961年,教授。1979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航天航空学院院长、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固体变形与破坏、轻质结构、重大装备的关键力学问题等。
王铁军 2022-01-12
王燕
王燕,女,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负责:科技管理、技术转移。
王燕 2022-01-12
1 2 3 4 5 6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