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云上高博会寄语—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安兴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安兴寄语云上高博会,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云上高博会 2020-09-22
一种用于鸡场大肠杆菌病防治的噬菌体制剂“杀菌王”
噬菌体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对宿主具有严格的特异性,大 肠杆菌的噬菌体只感染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对细菌的感染,并在其中进行自 身的大量繁殖,最终通过杀死宿主菌得到噬菌体的释放及再感染。大肠杆菌噬 菌体对细菌的杀伤不受细菌耐药性的限制,在宿主菌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噬菌 体的数量还可以快速增多,因此该噬菌体制剂对人畜及环境安全,是目前国际 公认的抗生素替代品及绿色环境消毒剂。由大肠杆菌噬菌体专利毒株与特定的 大肠杆菌菌株混合发酵制备成液体噬菌体制剂,制备技术先进、成本低、产品 安全、质量稳定,对鸡场环境消毒及鸡大肠杆菌病防治效果显著。 噬菌体制剂中的活噬菌体含量为 1×l08PFU/ml〜1×l09PFU/mL,4°C 保存。 大肠杆菌噬菌体制剂已在蛋鸡及肉鸡养殖场进行过环境喷雾消毒、饮水添 加等试验,喷雾消毒可明显降低环境中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数量,饮水添加可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31- 明显降低鸡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对鸡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下痢具有明显的止 泻效果。 该成果提供了一种噬菌体制剂及其制备技术,主要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 治。通过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广泛感染及杀菌作用的噬菌体进行环境消毒或 饮水、饲喂等方式,可减少环境及鸡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数量,降低鸡群感 染大肠杆菌病的风险。该噬菌体制剂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进行液体培养,制 备成液体无菌制剂,产品主要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技术使用单位主要是肉 鸡养殖场、蛋鸡养殖场和生物制品厂。企业投资主要用于购置规模化微生物发 酵生产的设备,以及配套生产车间改建、原材料和人工等支出。如年产量 2000 吨,预计设备投入约 100 万元。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公布
我国光学领域的“重量级”社会奖项──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4名;学生奖获得者30名。
中国光学学会 2022-05-26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音王集团庆祝建党101周年
6月30日上午,音王集团隆重举行“迎党建升国旗"活动,全体音王员工怀着对祖国母亲、中国共产党的崇高敬意,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最昂扬的精神面貌向我党101周年华诞献礼。
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2022-07-02
复旦大学王红艳/公晓红团队揭示自闭症核心症状的分子机制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王红艳教授团队/生命科学学院公晓红副教授研究通过遗传改造的小鼠模型解析病源性突变的致病效应,揭示了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分子机制。
复旦大学 2022-04-12
国科大苏刚团队在非线性反常热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和朱振刚研究团队在时间反演对称性存在而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体系中对反常热霍尔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此时其线性效应由于昂萨格倒易关系的限制而消失,其二阶非线性效应存在且占主导地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徐富强在星形胶质细胞活体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在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徐富强和王杰的带领下,联合磁共振成像与病毒基因改造技术率先提出一种新型基因编码生物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步实现神经元网络(Neuroimage, 2019; Human Brain Mapping, 2021)和星形胶质细胞(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在体水平的无创检测。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3月19日,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学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杨振斌、张大良,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会议。副秘书长郝清杰、吴英策,副监事长迟刚毅、监事鞠传进、晏维龙、査道林、陈志坚等参加会议。省市高教学会会长、秘书长、分支机构负责人、秘书处中层干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大良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0
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与量子密码系统结合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我校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王琴教授团队在量子密码领域取得新突破,该团队首次提出将人工智能领域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应用到量子密码控制系统之中, 实现了对量子密码系统的主动反馈与控制, 在不引入任何额外硬件和辅助稳定设备的条件下,将系统传输效率提升接近百分之二十。该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权威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 Applied》上。   量子密码作为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商用化,有望在未来大规模网络加密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自第一个BB84协议提出以来,量子密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上均取得了巨大进展。现有量子密码系统包括相位、偏振、时间-能量编码等编码方式,其中相位编码方式应用最为广泛。该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位漂移问题,因而需要不断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相位进行实时校准。目前主流系统通过采用扫描+传输的方法来解决。该方法虽然可以实现相位补偿,但会导致量子密码系统传输效率降低。针对该缺点,我校王琴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将人工智能与量子密码控制系统相结合,利用LSTM网络主动预测系统相位漂移大小,进而实现主动反馈与控制;同时通过固定时间间隔对网络细胞状态进行更新,使量子密码系统始终保持稳定的高效率运行状态。该方法在不提高系统硬件复杂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量子密码系统传输效率。此外值得提出,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不依赖于某种协议或编码方式,原则上同样适用于其他任意量子密码协议和任意编码系统,为未来开展大规模量子通信网络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应用方法。 该项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靖阳,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琴教授和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的谢世朋副教授是该工作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安徽问天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此项工作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等项目的支持。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26
怀进鹏: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
5月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撰文《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文章指出,十年来,教育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参与破解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生力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输送、高水平科研成果源源不断的产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学习时报 2022-05-0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