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⑦ |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尧: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2025-09-28 16:40:31
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王尧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中外合作办学应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引进和高效能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的全面提升。

一、高起点谋划,践行合作办学的初心使命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切口,更是推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北京邮电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顶层设计中明确办学目标和战略定位,将合作办学与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紧密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

二、高标准引进,筑牢合作办学发展强动能

在合作高校选择上,北京邮电大学提出“三维筛选、四链融合、五维赋能”的框架。

三维筛选:兼顾质量价值(排名与声誉)、战略价值(学科互补)、发展价值(可持续合作)。

四链融合:注重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衔接,服务国家科技与人才战略。

五维赋能:通过引入优质师资、共建一流学科、联合科研创新和课程迭代改革,推动合作办学由“相加”走向“相融”,形成溢出效应。

三、高效能运行,提高合作办学国际引领性

自2004年起,北京邮电大学与玛丽女王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学院,率先提出“4+0”模式,探索“不出国的留学”路径。二十年来,合作形成了两校三地(北京、海南、伦敦)办学格局,并通过英国QA评估、工程技术学会认证等双重质量保障,确保中英双方标准的同时兼顾中国教育部要求。

目前合作已累计培养逾万名学生,毕业生深造率约80%,其中进入QS前50高校比例逐年上升;40%以上的学生在英国获得一等荣誉学位,远高于英方平均水平。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亦屡获佳绩,显示出合作办学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方面的成效。

在智能化与数字化背景下,北京邮电大学依托“无边界大学”理念,建设远程实验与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两校三地学生共上一堂课、共研一项课题。学校还推出智能教育平台和AI编程教学工具,推动个性化学习与能力培养。

同时,北京邮电大学通过“看见中国”文化科技融合展等项目,将中国文化以沉浸式方式推向世界,为中外合作办学注入文化传播的新内涵。

北京邮电大学将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责任使命;抓住发展机遇,高位谋划定向;坚持质量根基,深度融合创新;夯实办学主体,铸就强国乐章!

(本文系作者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同期活动“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学术活动”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