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探测海底热液的数据自容式丝状三电极传感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测海底热液的数据自容式丝状三电极传感系统,实现海底热液羽状流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异常检测,同时引入温度传感,完成不同传感器数据融合与校准,提高了极端环境中的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该传感器系统由钛合金耐压腔体和固定在腔体内的数据自容式金属离子检测仪器组成,其中金属离子检测仪器包括电源模块、模拟电路模块、数字电路模块和传感器,以完成系统的自动检测与数据存储,实现对海底金属离子浓度和温度的长期监测,对于海底热液探测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与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3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仪
                                                   GCYD-575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仪             外形尺寸:1000×400×600mm 工作电压:220V  功率:230W 主要用途:可测300度以下气体的定压比热。 主要配置:由静音风机,镀瓦瓶比热测定本体,精度  ±0.2湿式气体流量计及温度、功率测量仪表等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 加热器:75W 湿式气体流量计:型号LML-1 、额定流量200L/h 静音风机:电压220V 50Hz  功率85W   实验桌 实验桌为型材结构,桌面为耐磨高密度板,结构坚固,设有两个大抽屉、用于放置工具、存放资料等。桌面用于安装电源控制屏并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工作台面。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5-05-08
瓦斯爆炸早期抑爆微观化学与物理过程的耦合作用机理
本项目针对矿井瓦斯爆炸早期探测与抑制的技术难题,采用实验与光谱分析方法,得到了瓦斯爆炸感应器内自由基变化的光学特征及其辨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利用量子化学软件分析瓦斯爆炸微观动力学过程,得出了瓦斯爆炸感应器内的关键基元反应、自由基和其围观动力学参数,以及微观反应与宏观现象的关系,为瓦斯爆炸抑爆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受到国内相关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项目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9篇已刊出,4篇已录用),其中SCI源刊1篇,EI源刊5篇(2篇已收录),CA收录2篇,CSCD收录及中文核心期刊5篇,完成硕士学位论文2篇。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一种无电极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极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无电极式设计,利用灵敏度高、导电性能好的胶态纳米晶复合材 料制作气敏层,将其于室温下涂覆在绝缘衬底上形成器件,无需使用 额外的信号电极,器件结构和工艺步骤简单,且利于降低成本,适于 批量生产,而且适于制作成柔性气体传感器。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具 有轻、薄、短、小和便携性好的特点,而且工作温度低,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无电极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极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无电极式设计,利用灵敏度高、导电性能好的胶态纳米晶复合材 料制作气敏层,将其于室温下涂覆在绝缘衬底上形成器件,无需使用 额外的信号电极,器件结构和工艺步骤简单,且利于降低成本,适于 批量生产,而且适于制作成柔性气体传感器。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具 有轻、薄、短、小和便携性好的特点,而且工作温度低,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液体分析测量超高灵敏度光纤折射率传感器件
项目简介 本成果提出基于微结构芯填充技术和非对称耦合理论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可以检 测水溶液等低折射率样本的成份、含量、比例等特性,具有灵敏度高、适用液体范围广、 检测极限低的特点。已授权发明专利 1 项(ZL201110356530.6)。 性能指标 (1)灵敏度达到 1×104 nm/RIU。 (2)检测极限达到 1×10-7 RIU。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适用范围:生物、医学等领域对微量成分的检测与分析,基于温度调谐的超灵敏度 滤波器。 市场前景:光纤
江苏大学 2021-04-14
纳/微结构非线性光学、光调控与器件应用
本项目主要开展纳微结构体系光子带隙的设计、纳微结构体系的光学非线性效应、光波传播动力学以及光控光操作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展在介观尺度下调控光子传输行为的新效应、新原理与新技术。已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Optics Expres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关铁锆双掺铌酸锂晶体的相关成果被《Science Archived》收录,有关非传统偏压配置条件下各种非线性光子学晶格的制备
南开大学 2021-04-14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2-01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4-11
矿区瓦斯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项目以高瓦斯突出矿井为研究对象,将瓦斯作为地质体的组成部分,运用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研究瓦斯形成、赋存、涌出、突出及控制因素与突出机理等入手,配合大量测试,重点研究采前煤层瓦斯含量大小,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小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技术难题,以及采前与采中瓦斯涌出与突出的治理问题。该成果经陕西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成果先后在陕西韩城、铜川、河北邢台、宁夏石嘴山及四川南桐等矿区得到应用,在矿井瓦斯预测防治中取得了良好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586 5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