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煤基可降解地膜的制备及精确时控降解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安科技大学等在以煤为原料,制备高性能功能性复合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了煤的聚集态结构和玻璃态转变特性,用掺杂试剂、溶胀剂等小分子物质探明了煤中大分子之间的非化学键相互作用,揭示了煤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煤基聚合物互穿网络( IPN )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及工艺( ZL94104380.0 )以及以改性煤为光催化剂的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制备技术( ZL00113989.4 )。该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 项,陕西省教育厅二等奖 2 项,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62 篇;这些研发工作在西部开发、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开拓煤化工和新材料学科新的研究领域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其成套技术在陕西和新疆等地棉田推广,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蔬菜全粉及蔬菜汁粉系列产品的加工
蔬菜 (汁) 粉是国内外近来新出现的新型健康食品配料,由于其安全、天然、营养、绿色 和应用广泛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但对于消费人群摄食新鲜 蔬菜,却具有季节性、储藏时间短、食用不方便等较多困难,而蔬菜全粉及蔬菜汁粉是两种来 源于蔬菜的新型健康食品配料,蔬菜全粉及蔬菜汁粉不仅是蔬菜的深加工产品,也是一种延长 了保质期、提高了食用方便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加工产品。蔬菜全粉及蔬菜汁粉产品系列具有较 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结合我们以前对其它蔬菜 (汁) 粉的研究基础,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有关 蔬菜全粉及蔬菜汁粉系列的规模化研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技术开发工作。我们开发出了蔬菜 全粉及蔬菜汁粉规模化产品,研制出的速溶蔬菜全粉及蔬菜汁粉系列产品应用于多类诸多个食 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级金属加工工艺润滑剂生产技术及产品
金属加工过程中工艺润滑对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能耗以及改善加工制品的表面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而作为润滑剂与以往的机械润滑油不同,属高技术、高附加值润滑剂产品,而且生产工艺简单。 在该领域国内上述产品还未系列化生产,大部分仍需进口。 采用该技术可生产下列金属加工工艺润滑剂产品,并成果地应用于相关金属加工工艺过程: 铝材轧制工艺润滑剂(冷轧油、热轧乳化液); 铝线、铝管拉拔工艺润滑剂; 铜线、铜管拉拔工艺润滑剂; 钢丝拉拔润滑剂; 铝合金切削润滑剂; 钢板带冷轧润滑剂; 金属冲压润滑剂; 其它金属成型润滑剂。 上述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者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使用该技术产生得工艺润滑剂已应用于金属加工生产,工业应用效果良好,可替代进口。而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30%~7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南开大学 2021-02-01
城镇重要功能节点防排烟设计及火灾应急预案研究
本项目分析了现有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或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较为合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案,并进一步深化了火场送风排烟应用技术,为火场排烟应急处置技术提供基础;通过总结分析,获得了机场航站楼或铁路站房等大空间建筑防火分隔方式,以及地下商业建筑及其与地铁等轨道交通连接的防火分隔处理方式,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借鉴方法;提出了数字化预案的编制方法,针对不同的城镇重要功能节点,制订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灭火救援预案,可为该类场所丰富完善灭火救援预案提供参考。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
成果描述:1. 对含重金属的各类废物,如:垃圾焚烧灰、污染的淤泥、土壤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特别是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飞灰,利用高效的重金属处理药剂,结合先进工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达重金属浸出毒性到国家相关标准。 2. 对工业废弃物,在充分研究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化利用。 特别是对于垃圾焚烧灰渣、钒钛工业废渣、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使之转化为陶瓷瓷砖、多孔砖等建筑材料。 部分成果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市场前景分析:对含重金属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处置相关标准,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对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使之转化为建筑材料,产生附加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以专利技术为依托,为技术需求方进行针对性定制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案或资源化方案。
四川大学 2021-04-10
全时空融合定位及用户行为分析挖掘大数据平台
研究背景及挑战:高精度无缝位置服务是智慧生活的关键技术之一, 也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情境感知技术基础。然而, 复杂城市峡谷(高楼、天桥、隧道)地区连续导航、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由于卫星信号频繁受到阻隔、室内布局动态变化等因素,实现连续高精度全空间定位存在诸多挑战。本科研团队研究内容:基于团队在 Wi-Fi, ZigBee, INS、图像、超声波、声音、RFID 等多种定位技术科研成果,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易部署的多源融合定位云平台,提供全时空位置服务及用户行为挖掘服务平台。融合定位云平台体系框架全时空定位服务平台上下文突破弹性导航软硬件架构及理论体系基于因子图多源融合定位算法科研基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适应导航软硬件技术”、高精度高鲁棒性室内定位关键技术及装置研究(863)、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研究(NSFC)、基于众包和群智计算的室内无线定位理论和方法 (NSFC)、自适应室内无线信号变化的低代价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NSFC)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完成全时空融合定位云平台,以及用户行为挖掘大数据平台建设。 科研成果:1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2 获UbiComp交通模式识别比赛冠军3获阿里巴巴天池世界比赛冠军4 制定国家实时定位标准6项5 发表中科院一区顶级SCI期刊论文 10 篇6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2项7 国际 IPIN2016 室内定位比赛第3名 成果应用案例:华为、三星、中国电信集成、华大电子、22所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5G无线机动组网及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随着5G与垂直行业的结合日益紧密,5G专网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5G专网大多依赖现有的运营商网络设施,基站位置固定且建设成本高,无法满足部分垂直领域低沉本、快速、灵活的布网需求。例如在应急抢险救灾领域,在地面通信设施中断受损等情况下,需要短时间快速进行网络搭建,且网络的服务区域需随着救援人员的任务位置不断变化;在矿业开采领域,随着作业面的掘进,联网机械设备的位置也在变化,由此也需要调整基站的位置。另外,对于长距离覆盖的场景,单个5G基站由于覆盖距离受限,难以满足要求。 在上述需求驱动下,课题组提出了5G机动专网的概念,通过利用5G高速链路实现了5G基站和核心网间的无线连接(即无线回程),使基站部署位置不再受限于有线连接,与此同时,机动专网系统的基站和核心网具有便携、轻量的特点,成本低、易部署、机动性好。由于系统的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均基于5G制式,整个系统相比现有Mesh组网方案具有显著的高速率优势,可在多跳组网下有效支撑全景视频回传、无线增强现实、远程无人车操控、高清视频通话等业务。图1展示了系统使用的灵巧软基站、雾小站和轻量核心网,图2展示了一个具体的机动多跳传输方案和性能结果,图3展示了所提方案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图 1 机动专网核心设备介绍图 2 机动组网系统拓扑图 3 机动组网系统应用前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甘氨酸螯合铁的制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成果描述:甘氨酸螯合铁是一种新型的铁强化剂,具有稳定性适中,吸收率高,生物效价高,双重营养,安全性高等特点。但是目前我国对氨基酸螯合铁的研究不深入,合成、检测技术不成熟。国内用于营养素补充剂的螯合铁一般是从国外进口,成本高,并且无法获得国外生产厂家的合成及检测技术,给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许多困难。我们研究了甘氨酸螯合铁的合成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产物的重量,产物中铁和亚铁含量,铁和亚铁的得率为指标,确定了下面合成条件适宜值:配位比(甘氨酸::铁),反应物浓度、反应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用量倍,抗氧化剂(铁粉)用量。我们对用最优工艺制备出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与SKP, CMC, Albion, 地奥四家公司的甘氨酸螯合铁商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自制的甘氨酸螯合铁的总铁含量和亚铁含量基本达到商品氨基酸螯合铁的水平,达到了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原料的标准。市场前景分析:保健食品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均符合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 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 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 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 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 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 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 (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 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 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 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 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 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 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 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 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 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 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 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 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 队”称号。 市场应用前景: 生物航油市场需求巨大,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2020 年中国航空燃油的 30%(约 1200 万吨)要打上“生物质标签”,如果按“50%生 物质航油:50%化石航油”掺混,需要 600 万吨“纯”生物质航油, 总产值达数千亿元。但 2014 年全国生物航油产量不足 100 吨,离规 模化相差甚远。蓖麻航油具备占据 50%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按 5 年生 产蓖麻生物航油 300 万吨计算,仅技术转让和催化剂销售利润就可达 5 亿元以上。同时,使用生物航油可降低 5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可 有效减排治霾,维护我们的环境安全。 拟开展合作方式: 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拟开展合作方式:建设年产万吨级生物航油 及配套催化剂示范生产装置,采用股权合作或实施许可的方式合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9 150 151
  • ...
  • 349 3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