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生态能源互联微电网实验平台
研旭研制的开放式多源互联网创新实验平台以研旭多端口能源路由器为系统核心,可包容多类能源输入,具备多种产出与输运形式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包容多种能源资源输入,具有多种产出功能; 2、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支撑; 3、建立多能流的状态监测和安全评估机制; 4、复杂可变的多能流网络的控制方式; 基于目前高校实验室场地和安全的考虑,南京研旭推出以小型微电网的风光储等分布式能源为基础,不断扩展和融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建设方案,可承担科技型电力电子、信息通讯、电力系统、策略调度、电能质量等科研工作。 微电网系统拓扑图: 1)直流母线、交流母线 2)光伏模拟/真实系统 3)风机模拟/真实系统 4)锂/铅酸电池储能系统 5)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6)分级负载系统 7)柴油机/充电桩 8)故障模拟系统 9)电能质量检测改善系统 10)微电网控制系统 11)能量管理调度系统 12)配电保护系统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2
微生物菌剂矿化固结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关键技术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不仅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我国是人均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大气等受体的污染物最终将会陆续转移到土壤中。为保证粮食安全问题,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 本成果针对中国日趋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对于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解决重金属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特点: 1.综合利用有机物料、微生物等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和解毒原理,结合改良土壤、诱导植物抗逆等技术手段,围绕微生物菌剂创新等开展研究; 2.筛选出多种重金属修复优势菌株,研发了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配方及其发酵生产工艺,通过田间试验证明土壤中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明显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并可显著降低作物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的含量,提高作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提高土壤pH值,增产效果较明显; 3.实现了多菌株协同发酵培养的创新,在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工艺上,从菌株的发酵到生产工艺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 相关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青年科学家项目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着力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组织管理相关要求,现将“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科学技术部 2023-05-12
沙地小区域修复快速喷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地小区域修复快速喷播装置,包括水箱、喷播泵,喷播泵的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水箱连接,喷播泵的出水口通过水路管道与喷枪连接,水箱内设有搅拌装置。吸水管连接有进水管,水路管道与水箱之间连接有补水管。水箱中装的是水和沙生草籽的混和液体,通过喷播泵将其喷洒在小区域沙漠化土地上,结合草方格沙障的固沙作用,实现对沙漠化地区的综合治理。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牙釉质激光诱导矿化再生修复
在龋病导致的牙齿缺损修复方面,牙釉质的修复是关键问题。牙釉质位于牙齿最外层,是人体内矿化程度和硬度最高的组织,其结构特征主要由高度有序排列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棒(95% v/v)和少量的有机基质组成。但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口腔修复材料,都是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等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材料。这类口腔修复材料都是生物惰性材料,不具备生物活性,并且其结构性能都明显有别于牙釉质本身, 不能恢复牙体组织的原始结构,理化性能不匹配,容易发生继发龋坏,对患者造成进一步损害。近年来,再生医学及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口腔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大学 2021-02-01
可食用自修复水果复合保鲜涂层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1
污染场地取样与原位钻注修复装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5-10
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具体如下:在污染土壤中种植牛筋草,并联合施加绿木霉F7或灭活绿木霉F7;所述绿木霉F7的分类命名为Trichoderma viren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7613。绿木霉F7联合牛筋草处理污染土壤,提高了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修复效果的现象;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适用于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绿木霉F7发酵液和固体制剂施用方法简单,显著增加牛筋草的生物量,同时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改善植物的根际微生态环境。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可吸收性骨缺损修复填充颗粒
生物可吸收性骨组织缺损修复填充颗粒主要应用在牙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和骨病科,用于手术修复填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组织缺损或强化萎缩的人体硬组织。当这种骨内植入材料填充于骨缺损后,它的作用类似于骨组织的临时支架,它能够与宿主骨产生骨性结合,在新生骨组织生长的同时被生物降解吸收,最终被新生长的骨组织替代,达到迅速恢复骨骼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再生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创伤修复新型方法的研发及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684 6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