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心电图QRS波检测方法
我们提出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QRS波检测方法,不需要心电信号预处理、波形特征提取等操作,耗时较短,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QRS波,特别适用于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测。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集和压力测试数据集中测试显示F1值分别达到0.9995和0.9892,超越目前所有已公开文献报道的数据。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藕带的贮藏方法
一、成果简介 新鲜藕带营养价值高,含水量高、组织脆、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在贮藏中极易褐变和变软。目前藕带的贮藏方式主要为保鲜液浸泡、冻结或冰温贮藏、直接充氮或者真空包装贮藏。保鲜液浸泡让 藕带一直处于护色剂环境中,能够较好的保持藕带的色泽,但是藕带长时间浸泡在液体环境中,可能会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溶出;冻结贮藏并不能有效抑制藕带的褐变;由于藕带的冰点为-0.8℃,冰点调节剂的选用影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矿物药的溶解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中药矿药物(指中药以及其它民族药中的矿物药)的处理方法,更确切讲是一种利用细菌处理方法将不能溶解的矿物药物,如:朱砂、雄黄、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等,变成可溶解的成份溶入溶液中的方法。 
兰州大学 2021-04-14
碳酸稀土结晶沉淀方法
李永绣,男,1962年生,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 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88杭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回江西大学稀土化学研究所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批准为
南昌大学 2021-04-14
盐矿卤水脱胺方法
技术原理 :盐矿生产的卤水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中含铵类 物质。用于氯碱工业中, 铵类物质产生 NCl 3。该物质存在严重影响电解生 产液氯安全生产,同时,影响产品质量,也给液氯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特点 :现有盐矿卤水脱胺方法,加碱煮沸工艺,高耗能低效率。 该法可以安全替代煮沸脱铵工艺。 该法利用化学改性吸附微量物质除铵工 艺,可以大大节省能源, 具有环境保护效果, 成本低,处理 1m2 卤水约 0.1
南昌大学 2021-04-14
示波器远端触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示波器远端触控方法及系统,具体为:采用远端触控设备模拟示波器的操作界面和工作输出界面,在模拟的操作界面上通过触控方式下达示波器指令,将该指令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送给示波器;模拟的工作输出界面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接收并显示示波器的工作输出数据和示波器工作状态数据。本发明不需要对示波器进行改造,采用远端设备模拟示波器的控制界面和显示界面,实现对示波器的远程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光敏材料及制备方法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作为光导体的核心部件-电荷产生层材料,已由最早的无机材料逐步被有机光导材料取,有机材料加工成型性能优良;品种多;透光性好;无公害污染;开发周期短等。目前常用的电荷产生材料主要有酞菁化合物、花类化合物、方酸类化合物、偶氮类化合物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酞菁类化合物。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将酞菁氧钦粗品溶于-5℃~5℃的浓硫酸中,然后将其以一定速度滴加到不断搅拌的转型溶剂中,温度为加料温度;滴加完毕后,调节保温温度,继续搅拌1-72h,得蓝色乳浊液,静置,向其中加入低碳醇,待分层后分液,用去离子水反复萃取直至水相呈中性,分出有机相;再向其中加入沉淀剂,静置,使 TIOPC纳米粒子沉降;将上层清液倾去,抽滤,用甲醇洗涤滤饼,然后用去离子水打浆、冷冻干燥得加料温度对应的晶型的酞菁氧钦纳米粒子。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两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多晶型光敏性 TIOPC 纳米粒子的优点是粒径小,很大程度上简化多种晶型TIOPC 制备工艺,采用分液,萃取等技术使离子杂质更易被除去,简化现存工艺技术中繁琐的洗涤过程,与 PVB 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适合作为制备有机光导体的电荷产生材料,并且使用该材料制得的光导体灵敏度高,暗衰低,残余电位低,具有良好的光导性能。 应用领域: 光电转换材料 合作方式及条件: 合作开发与技术转让
天津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少、耗能低、效果好的生物-生态新技术,即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降解、富集其它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使水体中藻类数量降低,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的目的,实现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针对不同生态环境污染,从现场环境中筛选和构建具有高效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 微生物群落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和对原有生态环境没有威胁等优点。
北京大学 2021-02-01
鱼类生长的内分泌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发现鱼类GH分泌活动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 子的调控,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多巴胺及其激动剂等都 能刺激GH分泌,而生长抑素(SRIF)则抑制GH分泌;发现刺激GH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等通过口服途 径能显著促进GH分泌和提高鱼体生长速率,且这些因子共同使用,其叠加作用产生的促生长效果更为显 著;构建了斜带石斑鱼等鱼类cDNA文库,克隆了生长激素(GH)及其受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 (IGF-Ⅰ,IGF-Ⅱ)及其受体,脑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神经肽Y(NPY)、生长素释放 素(ghrelin)等生长相关功能基因;研制了基因重组GH,采用投喂方法证明它能为鱼消化道吸收而促进鱼 体生长。
中山大学 2021-04-10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项目简介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少、耗能低、效果好的生物-生态新技术,即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降解、富集其它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使水体中藻类数量降低,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的目的,实现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针对不同生态环境污染,从现场环境中筛选和构建具有高效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 微生物群落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和对原有生态环境没有威胁等优点。应用范围北京大学工学院从选育耐盐碱性植物新品种入手,研究并优化不同盐碱程度下植物组合、配伍模式,构建盐碱环境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筛选高效耐盐功能菌,利用耐盐功能菌接种技术,进一步发挥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作用,加快盐碱环境改良进程。形成以生物为主,盐碱环境改良与污水治理同步进行,实现盐碱改良—污染治理—生态重建系统综合技术的集成的盐碱化湿地的修复与改良综合技术体系。项目阶段北京大学工学院以多年对微生物的研究积累,将微生物与水体植物相结合,已经完成难降解有机磷化合物微生物——植物耦合净化体系理论模型构建,建立了对有机磷农药和难降解有机物(壬基酚等)具有高效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同时可以作为微生物菌剂应用在水环境以外的如土壤环境的修复中)筛选、培育,开发了从相应污染环境筛选具有有机物吸收或降解功能的水生植物的技术。微生物-植物耦合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比原有单一的微生物净化方式提高70% 的效率。同样,用生物的方式治理土壤的盐碱化,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调节土壤中的水气温状况,改变土壤结构与特性,改善有益微生物生存繁衍的环境。通过生物措施改良的盐碱地脱盐持久、稳定,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以及维持生态平衡。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2 163 164
  • ...
  • 779 7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