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燃烧合成氮化铝基先进陶瓷的产业化技术
氮化铝(AlN)陶瓷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一代先进陶瓷,在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高温结构材料、金属溶液槽和电解槽衬里,熔融盐容器、磁光材料、聚合物添加剂、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装甲材料等。尤其因其导热性能良好,并且具备低的电导率和介电损耗,使之成为高密度集成电路基板和封装的理想候选材料,同时氮化铝—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可用作电子器材的封装材料、粘结剂、散热片等。氮化铝在微电子领域应用的市场潜力极其巨大。氮化铝还是导电烧舟的主要成分之一,导电烧舟大量地用于喷涂电视机的显象管等器件、超级市场许多商品包装用的涂铝薄膜,有着广泛的市场。但是,影响氮化铝基陶瓷的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采用传统方法合成氮化铝粉末,耗能高,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本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采用燃烧合成技术制取优质的氮化铝陶瓷粉末,具有耗能低,生产周期短,杂质含量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燃烧合成(Combustion Synthesis,CS)又名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 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是利用化学反应自身放热合成材料的新技术,基本上(或部分)不需要外部热源,通过设计和控制燃烧波自维持反应的诸多因素获得所需成分和结构的产物。 自1994年以来,本项目负责人等针对燃烧合成氮化铝陶瓷产业化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气-固体系氮化铝基陶瓷的燃烧合成热力学、动力学和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得到的创新成果。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教委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994.3-1997.3)。 本项目以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燃烧合成氮化铝基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已于1999年通过专家函审。 采用本项目的技术,可以生产符合制作先进陶瓷要求的氮化铝粉末,还可根据用户要求,用此技术生产氮化铝基陶瓷粉末。粉末的质量优良而稳定。 氮化铝广泛应用于高温结构材料、金属溶液槽和电解槽衬里、熔融盐容器、磁光材料、聚合物添加剂、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装甲材料、高密度集成电路基板、电子器材的封装材料、粘结剂、散热片、导电烧舟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纯度二氧化氯制备先进技术
二氧化氯因其高效、安全、不易产生氯代有机物等“三致”物质的优点而替代液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污水处理、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被誉为第四代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A1级广谱、安全和高效消毒剂。 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先进的复合还原催化技术、双釜串联及梯级反应强化技术、反应耦合分离技术、发生器结构独特设计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攻克了二氧化氯制备技术难题,开发了一种高纯度二氧化氯绿色制备集成新技术,提高了二氧化氯的品质与发生器的安全性,填补了国内空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植物、中药挥发性成分的先进富集工艺与装置
植物、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俗称挥发油、精油,是天然香精的主要原料、也是中药的活性部位,在香精香料工业和中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实际应用时主要采用水蒸汽蒸馏工艺所得产品,但在该工艺下挥发油的提取率不高,尤其是水溶性较强的挥发性成分很难采用水蒸汽蒸馏工艺制备。 挥发性成分一般都含有一个或多个-OH等基团,易于与水形成最低共沸点的共沸物,本技术的原理是在传统水蒸汽蒸馏装置的提取罐与冷凝器之间增加一个精馏塔,随水蒸汽共沸蒸发的有机挥发物进入精馏塔,经过多级气液平衡后气相中有机物浓度大大提高,使得冷凝器中气相中有机挥发油的浓度高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易于冷凝分层。因此本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可显著提高挥发油的得率和浓度。 对柴胡、川芎、苍术、没药、玫瑰、茶叶、荷叶等药材、植物的提取结果表明,与水蒸汽蒸馏工艺相比,本技术可使挥发油的得率提高2~5倍,挥发油浓度提高2~3倍,十分适合于水溶性较强、含量较低(低于2%)的挥发油提取。本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挥发性成分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申请号:200810032234.9,公开号:CN101274148A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新模式
原理:以蜜蜂为活体生物转化器,利用体内酶系进行生物转化,将果汁转化为果蜜创新点:世界上首次提出“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概念,以大宗水果为原料,经前处理,饲喂蜜蜂,实现定场养蜂,实现蜂蜜工业化生产应用案例:2023年,在沈阳建立200群的生物酿蜜示范基地,辐射东北地区成果获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赛,三等奖成果评价:完全颠覆国内外几千年的蜂蜜生产模式,实现0→1的突破,为蜂蜜生产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规避了传统蜂蜜生产的限制因素以及不利因素,实现蜂蜜生产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蜂蜜生产效率比传统提高3-4倍,解决了水果滞销、储运损失的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沼渣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
沼气工程是一种有效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工程技术,尤其是在畜禽粪污处理和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方面效果显著,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向大型化发展以及沼气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我国沼气工程正朝着大型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沼气工程在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同时又能够产生清洁能源,处理后的沼液沼渣还可能成为有机肥料。但实际工程中这些废弃物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的“就地直接利用”,带来很多负面影响:①沼液中含有大量的N、P、K营养元素、生理活性物质(BAC)、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菌群以及其它无机离子和极微量的重金属成分等。这些物质成份复杂、含量未知,直接用作肥料灌溉,难以发挥最好的效用,弊大于利;②沼液直接农业利用受季节性影响明显,且由于贮存和运输等原因,没有足够的田地及时消纳,只能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③沼液、沼渣在农田施用时,没有规范性的技术指导,一旦施用量过大,超过土地承载能力和作物利用能力,便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沼液、沼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沼气工程产业化推广的瓶颈。本项目围绕规模化沼气工程存在的沼液、沼渣减量及其高附加值利用等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系统分析与测定沼液中的主要组分、生理活性物质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结合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液回流工艺和沼液营养物质浓缩与水资源回收技术应用研究,显著减少沼气工程沼液沼渣排放量,有效实现发酵液中营养物质与水资源分离回收;系统考察了沼液作为有机营养液、沼渣作为有机肥和人工基质在农业应用的效果,解决沼液、沼渣的消纳问题,有效提高沼液、沼渣的附加利用价值,对于促进规模化沼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防爆高速摄影系统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防爆高速摄影系统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23
建筑工程结构裂纹状态监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检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滤池污水处理设施构建方法,主要结构包括池体、浅水槽、深水槽。池体内自下而上包括填料层、隔离层、透水砖步道层和树木层,并布有穿孔透气竖管。依据污水水质、水量和处理工艺要求,利用浅水槽、深水槽设计特点形成上向或下向流式的潜流流态。树木为耐水湿乡土园林乔、灌木,其根系位于填料层。本发明利用土地规划的绿地,结合园林树木的净化作用而构建,不另占或少占用土地,受气候影响小,持续性效果好,无二次污染,易维护且费用低。能广泛应用于村镇、小区、企事业单位、单体建筑的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场等废水的分散达标处理,减轻市政污水处理压力,实现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环境美化和木材生产为一体的功能目标。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
中试阶段/n该成果通过“产-学-研”协作,历经 20 年的研究与探索,掌握了富 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基础理论、设计导则和计算方法,完成了富氧燃烧 相关的锅炉、燃烧器和氧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三塔空分系统和 压缩纯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先后建成了 0.3MW、3MW 和 35MW 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小试、中试装置和工业示范装置,并完成了 200MWe 全 流程大型示范的预可行性研究和中国富氧燃烧实施路线图研究。 该成果为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低碳排放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国际能 源署研究认为,中国火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同济曙光岩土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分析软件
同济曙光软件通过建立统一图形平台的开发方法,采用层次式模块架构法,开发既 有一定通用、灵活性,又能与规范相结合的岩土及地下工程分析软件。能够较好解决目 前现有的大型商业有限元通用软件过于“通用”,造成使用复杂,无法与规范结合的问 题;而专业软件又过于“专业”,灵活性与通用性不强等问题。 同济曙光软件系列产品包括有限元通用分析平台、国内唯一的有限元商业反分析软 件、公路隧道设计计算分析软件、盾构隧道设计计算分析软件、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软件等模块,并正根据市场和工程需要研发新的系列地下工程相关软件。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岩土工程加卸荷综合模拟箱体及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加卸荷综合模拟箱体,包括供注水、加压的密闭箱体以及箱体内水平延伸的多个相互平行的移动杆,箱体的一个侧面与待测试土箱接触固定,侧面由内至外顺序设置约束板、防漏膜和载荷板,移动杆的一端伸出箱体外,另一端穿过有机玻璃板、约束板、防漏膜并密封固定在载荷板上,载荷板包括十二块,载荷板的外表面上设置薄膜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室内土体侧向加卸荷难模拟问题,通过十二块载荷板对土体侧面进行加卸荷,可以实现土体整体加卸荷和分级加卸荷,同时可以控制气压升降实现任意强度的土体加载模拟和卸载模拟,对诸如高填方堆载和超深基坑侧向开挖卸荷模拟具有实际意义,整个试验装置可控性强、功能性强,易于操作和推广使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548 5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