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微波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铁氧体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铁氧体材料的方法,是将纳米铁氧体粉料 与烧结助剂 CuO 混合后湿球磨并干燥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粘结剂聚乙烯醇, 造粒得粒料;将粒料过 200 目筛,随后以 10-30MPa 的压力常温预压得预压成型料,再将预 压成型料以 200-300MPa 的成型压力常温冷等静压成型得成型料,随后脱胶处理,然后置于 微波烧结炉中于 1000-1200℃空气中微波烧结 10-30 分钟,冷却后即得成品。本发明工艺简 单,生产周期短,具有升温速度快、加热时间短、烧结温度低、材料较大体积区域中实现零 梯度均匀加热、高效节能的特点,烧成铁氧体材料具有较佳性能,经济效益可观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转换流延法制备技术
成果创新点 应用于分布式能源 1.开发的相转化流延技术制备的直孔新型阳极,可有 效提升 SOFC 电池性能且降低电池制备成本 50&,同时此电 池制备技术还易于扩展到其它种类电池电极的制备中; 2.结合叠压法制备的 5x5 和 10x10(cm)单电池性能稳 定,650 度功率超过 600mW/cm2@0.7V, 已给国内多家单位 供货。 技术成熟度 小试中试阶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转换流延法制备技术
1.开发的相转化流延技术制备的直孔新型阳极,可有效提升 SOFC 电池性能且降低电池制备成本 50&,同时此电池制备技术还易于扩展到其它种类电池电极的制备中; 2.结合叠压法制备的 5x5 和 10x10(cm)单电池性能稳定,650 度功率超过 600mW/cm2@0.7V, 已给国内多家单位供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浸没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超/微膜技术及装备
本项目通过合理的膜液配方与纺丝工艺设计,制备出完整无缺陷的非对称性PVDF中空纤维膜,这种膜结构没有大孔生长,因此表现出高度的完整性、微观结构的圴匀性、具有高开孔率的膜表面分离层、可靠的机械性能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得到的中空纤维膜具有完整非对称多孔结构,膜孔从皮层到支撑层逐步增大,而且呈互穿的胞腔状或网络状。膜通量提高了30~50%,且具有耐污染和易清洗的突出优势;由于彻底消除了支撑层中的大孔,膜丝的拉伸强度从2.5 MPa提高到4.5MPa。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赶酸仪 赶酸板
产品详细介绍赶 酸 仪GS系列赶酸仪、赶酸电热板(样品处理器、消解器):GS系列赶酸仪、赶酸电热板(样品处理器、消解器)是铝合金加热板块表面经Teflon氟塑料防腐不粘处理,是配套我公司反应釜使用完,后期赶酸专用,也适合大多行业(食检商检、环境、医药、化工、生物、地质冶金)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微波消解的预处理和赶酸处理,是原子吸收、原子荧光、ICP-AES、AA、ICP-MS等分析仪器的理想配套产品。孔径适配于四氟坩埚、普通烧杯、四氟烧杯、试管以及我公司反应釜内杯等。产品特点:1.消解速度快、效率高:可一次性处理多个样品,采用的是环绕加热方式,减少了同一样品不同部位的温度差,也缩小了样品间的温度差,加快了消解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使用成本低,节约电能;2.控温准确:采用PID控制器,控制精度高,操作简便,温控精度:±1℃;3.消解均匀:热传导材料好,消解孔之间温差小,加热整体温度均匀,多个样品同时消解,保证消解的均一性;4.加热面积大、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快、无交叉污染;5.表面处理:Teflon氟塑料防腐不粘处理,耐强腐蚀,寿命长。应用邻域 :测定食品中铅、镉、汞、砷、锌、硒、锰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消解等。加工定做各种规格、孔数及孔径的GS系列赶酸电热板。同时可加工订做各种规格的聚四氟乙稀消解管等。
南京瑞尼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北大学 2021-01-12
生物质燃气燃油制备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本项目的出发点是将我国大量的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资源(如农作物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中丰富的有机物、造纸造浆中的废物、酒精生产厂的废液废渣、动物粪便、食品加工中的废弃物、家庭中有机垃圾、草类废弃物,产量约每年 30 亿吨)高效转化为清洁的电力。我国当前的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利用生物质作为能源,不仅有助于我国长期的能源供给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可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技术路线所排放污染物如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粒子的浓度大大低于现有的燃煤发电厂。此外,高效、清洁的气化发电技术可以克服现有的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缺点。与现有垃圾焚烧炉技术相比,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具有以下优点: 1)发电效率高; 2)炭转化率高、能量利用率高; 3)排放的二次污染物少; 4)初投资和远行费用低。 本项目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通过流化床气化的方式将其转变为电力。确保生产电力的成本可以与现有的燃煤电厂竞争,同时确保生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产过程符合环境友好性要求,没有明显的二次污染。 技术简介: (1)低焦油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低焦油控制技术:<10mg/Nm3。生物燃气品质提升技术:热值>6MJ/Nm3。多原料生物质气化技术已处于中试阶段,采用农村秸秆等剩余物进行气化制备生物燃气,满足农村 500 户居民供暖、炊事,剩余燃气发电并网,用于照明等。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集中供气、供暖、发电,使用玉米芯、棉花秸秆、麦秸为原料,年处理量为 5200 余吨,产气量 15000m3/天,气柜出口气体的焦油含量为 8-10mg/Nm3,燃气热值为 5200-6000KJ/Nm3,气化炉气化效率 72-75%,该技术焦油含量低,后续净化工艺简单,焦油废水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 (2)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技术,包括生物质选择性催化热解工艺优化;生物油精制改质的技术工艺路线;车用替代液体燃料的技术开发;千吨级工艺包的研发与示范。生物柴油制备技术,规模化高效清洁生物柴油技术 适应多种原料包括地沟油、粮油加工下脚料与动物植物等,体现出高效清洁优势,具备规模化连续化运行能力。 (3)新型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研究顺磁性整体细胞催化工艺,兼顾环境与成本优势,试图突破化学法与固定化酶法的局限性,生物柴油原料拓展与加工工艺集成,藻类能源植物、耐高盐碱能源植物选育栽培;热化学热解气化与生物发酵耦合工艺,实现全组分综合利用。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本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目前正在申报发明专利 2 项。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本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大。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每年约有 600 万吨生物质资源,可发出功率为 90-100 万千瓦的电。若考虑大量种植能源作物,则可以发出更多的电,而且随着发电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如果单座发电厂的规模在 2000-4000kW,该发电成本与燃煤电厂相当。为天津市大量的生物质废物找到一条合理的利用途径,同时解决了因城市有机垃圾堆置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 2000 千瓦的发电能力为例,投资回收期为 2.2 年,年盈利为 220 万左右。 应用领域: 现有的发电厂、热电厂、农场、乡镇、农林产品加工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站。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需要稳定的生物质或生活垃圾原料供应(年需要量为 22000 吨左右);设备相对比较简单,但需要由相关的厂家定制生厂;厂房面积约为 15000-20000 平方米;投资规模在 700 万左右。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一次购买,技术入股,合作投资入股均可。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钆酸钡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钆酸钡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钆酸钡纳米针由BaGd2O4单相构成,长度为2~4μm,纳米针尖端直径为40~60nm。所述钆酸钡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水溶性钡盐与水溶性钆盐加入水中溶解,恒温后进行超声搅拌;其次将羧酸、聚二醇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前述所得混合物之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置于反应釜内并密封,进行加热保温;最后将前述所得混合物冷却、离心分离、清洗、烘干后即得产物。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模版,需要的工艺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加热不需要超过200oC,能大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钇酸锶纳米针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972807.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钇酸锶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钇酸锶纳米针由BaGd2O4单相构成,长度为2~4μm,纳米针尖端直径为40~60nm。所述钇酸锶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水溶性钡盐与水溶性钆盐加入水中溶解,恒温后进行超声搅拌;其次将羧酸、聚二醇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前述所得混合物之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置于反应釜内并密封,进行加热保温;最后将前述所得混合物冷却、离心分离、清洗、烘干后即得产物。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模版,需要的工艺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加热不需要超过200oC,能大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05 4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