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甾体类化合物的
生物
转化
技术
主要针对我国甾体药物原料来源单一、初加工污染严重、甾体药物合成路线 长等问题,重点开展薯蓣皂苷元清洁生产、植物甾醇生物转化以及屈螺酮重要中 间体三羟基雄甾烯酮化学合成路线的生物替代等技术研究,旨在大幅度降低原料、能耗及生产成本。 创新要点 利用有高效转化能力的菌种,建立甾体的一步发酵或半合成技术,开发绿色的产物萃取技术及原位随程提取新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3
Levan 果聚糖的
生物
制备工业化生产
技术
Levan 果聚糖是一种由果聚糖蔗糖酶(levansucrase,EC2.4.1.10)催化转移果糖残基到蔗糖的碳链上,通过促进碳链延伸而形成的 β-(2→6)果聚糖。Levan果聚糖与菊粉(菊糖)结构上的区别在于菊糖是以 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Levan 果聚糖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熔点为 225 °C,玻璃熔点为 141 °C。它能溶解于水或水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因聚合度不同而不同,聚合度越低,溶解度越大。Levan 果聚糖除了具有天然多糖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本身的一些特性,这使它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在食品方面,它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聚糖生产的原材料以及乳化剂和成膜剂等。在医药方面,levan 果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控、抗感染等作用,还可以作为血浆的替代品。除此以外,由于它具有与透明质酸一样的保湿效果以及对人体角化细胞和纤维原细胞相似的增殖作用,可以作为化妆品添加剂使用。因此,levan果聚糖的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由于 levan 果聚糖在植物中含量很低,天然提取及分离成本很高,不适宜工业化大生产。而酶法合成较为简单,是目前大量合成 levan 果聚糖唯一有效的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
生物
发酵生产丙酮酸的关键
技术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制药、日化、农用化学品和食品等工业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酮酸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等优势。本研究室在自行选育的四重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光滑球拟酵母 CCTCC M202019 的基础上,从代谢能力、鲁棒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入手,阐释了影响 T. glabrata 高效积累丙酮酸的关键因素。提出并实践了全局高效调控 T. glabrata 代谢功能的新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
生物
发酵生产衣康酸的关键
技术
衣康酸是一种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由于衣康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既可以自身聚合,也可以和其他分子发生加成、聚合等化学反应,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化学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与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被誉为有机酸领域中皇冠上的宝石。本研究通过诱变和高通量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衣康酸的生产菌株。
江南大学
2021-04-11
炭
基负载α-FeO(OH)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炭基负载α‑FeO(OH)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材料和制备方法,将秸秆、凹凸棒土、高岭土、沸石粉在Na6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我国科学家实现
生物
3D打印
技术
重要突破
生物3D打印是利用3D打印机,将含有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的生物墨水打印出仿生组织结构的新兴技术,但目前仍无法制备具有生理功能并且可以长期存活的复杂组织。
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2-04-01
蓖麻油基
生物
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
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南开大学
2021-02-01
蓖麻油基
生物
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
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 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 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 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 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 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 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 (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 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 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 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 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 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 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 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 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 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 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 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 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 队”称号。 市场应用前景: 生物航油市场需求巨大,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2020 年中国航空燃油的 30%(约 1200 万吨)要打上“生物质标签”,如果按“50%生 物质航油:50%化石航油”掺混,需要 600 万吨“纯”生物质航油, 总产值达数千亿元。但 2014 年全国生物航油产量不足 100 吨,离规 模化相差甚远。蓖麻航油具备占据 50%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按 5 年生 产蓖麻生物航油 300 万吨计算,仅技术转让和催化剂销售利润就可达 5 亿元以上。同时,使用生物航油可降低 5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可 有效减排治霾,维护我们的环境安全。 拟开展合作方式: 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拟开展合作方式:建设年产万吨级生物航油 及配套催化剂示范生产装置,采用股权合作或实施许可的方式合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可食性多功能保鲜膜
生物
酶法制备
技术
本项目采用生物酶法脱支重结晶制备淀粉纳米颗粒;采用微波 辅助半仿生法提取花生壳黄酮、负压空化技术提取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利用 花生分离蛋白和豌豆淀粉为基质,添加淀粉纳米颗粒、活性物质制备可食膜, 通过对复合膜性质的研究,优化最佳纳米颗粒添加量;通过对复合膜的保鲜抑 菌等效果进行研究,确定黄酮多酚、原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的最佳添加量。克服 了淀粉纳米颗粒传统制备方法的周期长、工艺复杂的缺点,同时以淀粉纳米颗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3- 粒为增强相制备的可食膜解决了淀粉膜机械性能差等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6 项(201210552239.0;201210513149.0.;201210513150.3;201310212546.9; 201110166508.8)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对塑料包装行业提 出的倡导环境保护的要求,安全、可全生物降解的食用级多功能复合膜用于取 代部分塑料包装是食品包装新的发展趋势。我国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年总需求约 为 2000 万吨,如果其中 10%的用食用级复合膜代替,其中需求量达 200 万吨, 预计产生经济效益 1000 亿。食用级多功能纳米复合膜用于取代部分塑料包装是 食品包装新的发展趋势,推广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菊芋
生物
质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醇
技术
葡萄糖酸和山梨醇都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料。目前山梨醇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化学催化 加氢裂解葡萄糖得到的,这是一种高能耗、高分离成本且高污染的生产工艺。生物法生产山梨 醇主要利用运动发酵单孢菌周质空间内的葡萄糖果糖氧化酶催化氧化还原果糖和葡萄糖得到, 反应过程简单,条件温和且环境友好。但生物法的底物葡萄糖和果糖相对于产物来讲是价格不 菲的。因此,分别利用价格低廉的菊芋生物质原料替代果糖和木薯淀粉质生物质代替葡萄糖来 生产山梨醇和葡萄糖酸可以大大提高该生产过程的经济性。 本项目的菊芋生物质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醇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利用固定化运 动发酵单胞菌同时催化菊芋果糖和木薯葡萄糖生产高浓度山梨醇和葡萄糖酸的技术。该技术主 要包括高浓度菊芋果糖和木薯葡萄糖混合水解液的生产、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的细胞固定化和 利用运动发酵单孢菌催化果糖和葡萄糖生产高浓度山梨醇和葡萄糖酸等主要工序。其中,高浓 度菊芋果糖和木薯葡萄糖混合水解液的制备采用同一种糖化酶同时催化菊芋聚果糖的酶解和木 薯淀粉的酶解,避免了昂贵的多酶组分的添加,有效降低了催化底物-葡萄糖和果糖的生产成 本;运动发酵单胞菌的细胞固定化则实现了催化细胞的循环使用,降低了催化成本;利用运动 发酵单孢菌催化果糖和葡萄糖生产高浓度山梨醇和葡萄糖酸则可得到浓度达20%以上的山梨醇 溶液,大大降低了后续的分离成本,果糖和葡萄糖转化率都在90%以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20
21
22
...
758
7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