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正负序快速识别的动态锁相同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负序快速识别的动态锁相同步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获得三相交流电压的离散瞬时值;将离散瞬时值进行 Clark 变换,得到两相α-β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空间矢量;根据最近 3 次电压空间矢量获得相邻两次采样的电角度差;根据电角度差和最近 3 次电压空间矢量获得正序分量的识别相位和负序分量的识别相位; 对正序分量的识别相位和负序分量的识别相位分别进行锁相处理,获 得正、负序分量的锁相相位;获得正序分量的锁相相位与识别相位之 间的第一误差,以及负序分量的锁相相位与识别相位之间的第二误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磁波方法浅层地下勘探中目标精确定位和识别
本项目将在目前硬件条件下,通过信号处理手段充分发挥硬件能力提高探地雷达的探测性能,使探地雷达能够高精度确定分层媒质中的层位、层厚及参数,对非层状目标能高精度地确定目标位置、几何形状和尺寸及其电性质,并给出根据目标特征辨识目标。本项目跨电磁学、地学、信号及图像处理等学科,涉及强相干干扰抑制、时域逆散射、图象处理、成象技术及目标识别等,是一项有理论意义并能使探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手势识别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手势识别方法,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中的深度图像通过深度传感器采集得到,首先计算图像中人体区域的最小深度值,再利用深度阈值,结合人手是离传感器最近物体的预设条件,分割出深度图像中的手势;然后获取手势在三个正交平面上的投影图,分别称为正视投影图、侧视投影图和顶视投影图;接着提取三个投影图的轮廓片段包特征,并级联成原始深度手势的特征向量;最后训练分类器,对从待识别深度图像中获取的手势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得到待识别手势的识别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手势识别系统。本发明方法手势识别简单易行,推广能力强,识别准确率高,能有效克服杂乱背景、光照、噪声及自遮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空间变换的自然场景下文本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变换的自然场景下文本识别方法,首先对训练图像集中的文本图像,获取图像的文本内容,并训练基准点定位网络、图像预处理网络、图像编码器网络以及特征解码器网络等网络模型;然后利用训练得到的网络模型对待识别图像集中图像进行空间变换,得到变换后的待识别图像;然后计算变换后的待识别图像的特征向量以及预测概率序列,最终获取图像识别的结果。本发明方法文本识别准确率高,且能够克服文本排列不规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显著图的多标签图像识别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显著图的多标签图像识别系统,包括裁剪图像的图像预处理模块,由此得到特征图的特征提取模块,根据特征图得到置信度分数以及分类权重的分类模块,通过训练控制模块控制训练模块对置信度分数以及特征图处理得到损失函数对特征提取模块以及分类模块更新,最终识别控制模块将自然场景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模块、更新得到的特征提取模块以及分类模块得到置信度分数通过判断出自然场景图像标签。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多标签图像识别系统根据多标签分类损失函数以及多标签分布损失函数迭代能够在多标签图像识别过程中减少复杂背景和物体形变的干扰,避免受到遮挡、光照、视点等的干扰并提高多标签图像识别的准确率。
复旦大学 2021-01-12
蓖麻生物质产业链
项目简介: 南开大学瞄准气候变化大课题,开发“蓖麻生物质产业链”十几年,组建了南开大学蓖麻国家级工程中心平台,已形成“生物基航油、 生物基滑油、生物基材料、育种种植”全产业链四个板块产业化成果, 2015 年国家发改委把“基于能源作物蓖麻的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技 术”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首批 23 个项目之一, 2016 年又推荐列入了亚太地区重点投资的 47 项优秀低碳技术之一。 ●小蓖麻、大产业 蓖麻种植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管理相对简单,蓖麻油原料分 子结构独特、下游产品丰富,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 农药等多领域,产品深加工增值层次高,经济效益巨大。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电磁生物效应与电磁仿生
一、 项目简介电磁生物效应主要研究生物体在电磁场下所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实验室建立了工频电磁场环境、特高压输电环境等电磁生物效应研究平台,开展了工频强磁场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作用影响、特高压输电对生物体的作用研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电磁场对生物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室开展了人体植入器件无接触能量传输研究,建立了小型无线传能实验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微型化,并对系统工作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电磁仿生属于功能仿生,集电路设计、电磁兼容与防护、电磁生物效应、仿生技术于一身,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实验室开展了基于仿生原理的电磁防护自修复技术的攻关研究。通过研究生物体电磁信息传递及抗扰机理,建立电磁仿生防护模型,探寻从模型到电路设计的领域转换方法,为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仿生防护奠定基础,该研究获得总装备部“十二五”预研项目“XXXXX”资助。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其它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检索,申请专利2项,已批准1项。四、 高清成果图片3-4张小型无线传能系统实验平台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可穿戴生物医疗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
"古代发明热解浓缩生物质制炭,燃烧温度达到1400℃以上,成就了陶瓷、铁器的人类工业,高温是工业的生命。人类钻木取火至今,始终摆脱不了生物质因低热值,燃烧温度低,达不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瓶颈,现代工业文明依赖化石燃料的火源技术,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根源。 我校成功开发生物质单相燃烧的绿色高温工业火源技术,取名为霄,霄是继人类仅有的炭和煤之后第三代高温工业火源技术,获得国际专利。从钻木取火、木柴制炭、火药爆炸到化石燃料,人类每一次新火源技术的出现,无不使人类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将构建领先世界绿色工业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