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膜法中成药制备新工艺技术
本成果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的单项或者集成设计方法,替代中药传统的醇沉工艺和多效蒸发工艺,实现中药组分的纯化和浓缩。关键之一在于根据中药浸提液的构成,优化设计和生产陶瓷膜元件,优选必要的高分子超滤膜或者纳滤膜。所生产的膜分离装置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能提高有效组分得率和产品液的澄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高效节能、显著降低废液排放量、消除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情况: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发,不但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损失、提高产品质量,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易于工业化放大。 技术指标:本技术具有我国资源特色,在国内外均属首创,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可根据中药厂需要,提供不同提取工艺及装备,该成果已有20多个工业化成功应用案例。例如在敖东制药公司,采用陶瓷膜技术进行血符口服液的生产,与传统的醇沉工艺相比,节约乙醇消耗70%以上,生产周期节约3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混合导体致密透氧膜材料、膜制备及膜应用研究
本项目以天然气转化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为背景,从应用过程对膜材料及膜的要求出发,运用材料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开展膜材料的设计、膜材料及膜的制备、膜反应过程的设计及机理研究以及氧分离器的设计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膜反应过程,通过研究氧传输机理和膜反应机理、膜材料及膜微结构成形机理和控制方法、反应过程与膜分离过程的匹配理论以及膜微结构在反应条件下的演变规律,建立面向反应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理论基础;提出天然气转化、二氧化碳利用的创新流程,为膜反应过程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外镶圆柱式渗滴管及农业大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镶圆柱式渗滴管及农业大棚。外镶圆柱式渗滴管,包括管道和滴头,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中开设有多个连通管道内部腔体的出水缝隙;滴头包括管套和压力调节头,管套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压力调节头包括安装块、连接杆、浮动环和弹簧,安装通孔、安装块和浮动环之间形成压力调节腔体,管套密封连接在环形安装槽中,安装通孔与出水缝隙连通,安装通孔、浮动环和环形安装槽之间形成压力缓冲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包括快渗池本体,所述快渗池本体内设有进水区、硝化区、滞留区、过渡区、反硝化区以及出水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滞留区和反硝化区下方,待处理污水从进水区依次渗入硝化区、滞留区,再经过渡区升流至反硝化区。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无需曝气供氧和污泥回流,节约电耗;不产生剩余污泥,减少二次污染。通过硝化?滞留?反硝化过程实现氮素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尤其适合于受污染河流、农村分散污水、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市政管网尚未覆盖的边远地区污水的脱氮处理,值得在业内推广。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5
广州博未特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未特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9-16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
"古代发明热解浓缩生物质制炭,燃烧温度达到1400℃以上,成就了陶瓷、铁器的人类工业,高温是工业的生命。人类钻木取火至今,始终摆脱不了生物质因低热值,燃烧温度低,达不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瓶颈,现代工业文明依赖化石燃料的火源技术,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根源。 我校成功开发生物质单相燃烧的绿色高温工业火源技术,取名为霄,霄是继人类仅有的炭和煤之后第三代高温工业火源技术,获得国际专利。从钻木取火、木柴制炭、火药爆炸到化石燃料,人类每一次新火源技术的出现,无不使人类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将构建领先世界绿色工业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北大学 2021-01-1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是利用人体的虹膜、指纹和人脸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已授权相关发明专利28项,成果突破了国际上信息安全领域中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虹膜清晰度检测,虹膜特征提取以及低质量指纹图像的识别等技术瓶颈,研制了信息安全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该系统建立在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其中低质量指纹图像分割、虹膜动态质量评估和特征提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直接推动我国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本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信息安全的重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生物反馈技术成果
生物反馈是医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控制论以及近代心理学、精神生理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行为医学治疗技术。基于该技术,近年来南京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以下生物反馈仪:脑功能生物反馈仪 与传统的药物疗法相比,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更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内在潜力,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治疗。此项技术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如癫痫、注意力障碍多动综合症(ADHD)、学习障碍、睡眠障碍等症。 自主神经功能仪 自主神经功能仪构思新颖,为国内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784 7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