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新模式
原理:以蜜蜂为活体生物转化器,利用体内酶系进行生物转化,将果汁转化为果蜜创新点:世界上首次提出“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概念,以大宗水果为原料,经前处理,饲喂蜜蜂,实现定场养蜂,实现蜂蜜工业化生产应用案例:2023年,在沈阳建立200群的生物酿蜜示范基地,辐射东北地区成果获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赛,三等奖成果评价:完全颠覆国内外几千年的蜂蜜生产模式,实现0→1的突破,为蜂蜜生产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规避了传统蜂蜜生产的限制因素以及不利因素,实现蜂蜜生产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蜂蜜生产效率比传统提高3-4倍,解决了水果滞销、储运损失的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新型的农药残留检测仪——生物传感器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然而,农药毕竟是一类有毒的化学物质,长期大量使用(只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都将产生较大的危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散落到环境中,不仅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而且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整个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危害。由此可见,我国农药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国内外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都需经过长时间、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包括提取、净化、浓缩等),而且使用的检测仪器(例如,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庞大,价格昂贵,并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这不仅使环保、商检等监测部门的检测周期拉长、工作效率下降而且使普通居民、宾馆、饭店、学校及工厂食堂无法对购得的食物进行快速预先检测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开发的以酶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的高度专一性及其固定化后的可重复使用性研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检测仪。它可以免除冗长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在复杂的体系中不受其他物质干扰,准确地测出残留农药量。此仪器操作方便,定量准确,不仅适用于科研、环保等部门的快速监测,达到即时有效地阻止和判断农药污染事故的发生的目的,而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因而也适合于一般消费者使用。 生物传感器各项指标如下: 农药残留含量的测定极限为1×10-6mol/L 整个测量时间为10s-10min酶再生所需时间为10min-30min整台生物传感器及其测量仪器的总重量控制在3Kg以下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对DNA的检测分析
    sPR(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用于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项技术。这种检测手段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样品不需要纯化、标记,并且可以实时、动态、高灵敏检测等优点,因此SPR传感器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疫苗研制、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药物靶标、药物开发、基因测序、案件侦破、环境检测、食品安检以及兴奋剂检测等。本项目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基于SPR技术的光机电一体化系统。    技术原理:    SPR生物传感系统利用光在全反射时入射光与金属表面的等离子发生共振的原理探测生物分子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以及结合的动力学参数,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    工艺流程    传感器制作、敏感膜制备、光学子系统构建、测试子系统构建、分析软件开发。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系统灵敏度为9681度/RIU,分辨率为3.59×104RIU,可检测DNA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折射率变化范围为1.00~143RIU    技术水平及用途    所开发的试验系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申请专利两项:1.专利(申请)号:2004100940901:2专利(授权)号:2L2004200562763产品化后,可以用于疫苗研制、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药物靶标、药物开发、基因测序案件侦破、环境检测、食品安检以及兴奋剂检测等。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灵敏度SH-SAW生物传感器
重庆大学光电学院牟笑静团队所开发的高灵敏度SH-SAW 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生物相容性佳等优点,且易于与电路集成,后期便于设计小型智能化医疗设备。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市场生物传感器主要为QCM生物传感器,灵敏度较低。SAW生物传感器主要可用于临床检验,重金属离子及气体等物质的特异性检测。
重庆大学 2021-04-11
樟芝活性物质提取及其产品生产技术
樟芝是一种珍稀药用真菌,但由于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人工 种植一直未能突破。本技术实现了樟芝药用材料的人工培养,使樟芝大规模应 用成为可能。该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将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该技术从 樟芝中筛选出多糖产率高的优良菌株,利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提取其中的 活性物质,确定了符合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的药用真菌中活性多糖成分提 取的工艺流程和参数,筛选出 2 个优质工程菌株,特别是在国内外首次采用航 天卫星搭载方法获得了樟芝多糖含量高的新菌株。获得 4 项发明专利,开发出 调节免疫、健胃护肝、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等功效明显的樟芝多 糖胶囊产品。 市场前景及效益预测:据报道,我国现有 600 万癌症患者,按 80%接受放化 疗治疗计算,共有 480 万患者。其中 50%(240 万)接受樟芝产品治疗,若以胶 囊产品投放市场,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 6 粒胶囊,年需求量达 43200 万粒, 每粒胶囊以 6 元计算,总经济效益可达 25.92 亿元。若以保健品投放市场,用 来提高免疫、解酒、预防各种射线的辐射,按此需求计算,每年生产 50000 万 粒,年总收入可达 30 亿元以上。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新形式的发现
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例。在发光过程中,一直以来研究者都认为光源只能够与其所处环境的电磁场模式的本征态相互作用,光源的出射强度和频率等辐射特征由光源和这些本征态共同决定。这一观念随着对自发辐射的深入理解而逐渐形成。标志性的认识包括1930年V. Weisskopf and E. Wigner提出自发辐射是激发的电子与真空场相互作用引起的。1946年E. M. Purcell进一步指出自发辐射的速率是由光源和其所处环境的电磁场模式的本征态共同决定。对这一观念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和调控光学模式本征态来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而对激光器、单光子源、光子晶体、超构材料等光物理与器件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授予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单个粒子的量子调控。
北京大学 2021-04-11
物质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仪
物质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仪,可实现对物质表面电位、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和 表面电荷数量的同时测定。在这些参数分析中,目前市场上只有zeta电位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来完成表面电 位和比表面积的测定。但用zeta电位法测定表面电位,只具定 性的意义;而比表面积仪依据惰性气体吸附法而不适合用于液 相介质和膨胀性物质的比表面积测定。其他参数目前市面上还 没有进行测定的仪器岀现。特别重要的是,该仪器所实现的界 面性质联合测定首次考虑了界面附近离子量子涨落放大效应的 新型表面分析仪,因此该仪器在界面分析中具有突破性意义。可以预见,该仪器将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控制之中,因 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潜力。
西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C反应蛋白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反应蛋白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传感器由CRP工作电极、碳对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组成,通过结合MIP和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MOFs)‑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特异性检测汗液中的CRP含量。卟啉用作仿生催化剂,模拟细胞色素酶(P450)的催化效果,配合具有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氧化性能的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AuPt NPs),显著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放大检测信号,从而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CRP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无创、快速检测汗液CRP含量,全面捕捉人体炎症状态的变化趋势,灵敏度高等优势,对汗液CRP的高稳定性和高特异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连续式光催化反应装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04-10
糖代谢标记中的副反应
在利用叠氮非天然糖 Ac4ManNAz 对细胞进行唾液酸化标记时,质谱数据中出现了胞质蛋白。而正常情况下,胞质蛋白是不具有唾液酸修饰的。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利用基于位点的化学蛋白质学技术手段鉴定到这些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被非天然糖所修饰,并且产生了带有不同乙酰基数目的修饰情况。为了进一步排除这些修饰是通过代谢途径产生的可能性,将全乙酰化的非天然糖直接与细胞裂解液或纯蛋白孵育,也都能发现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可以被修饰。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460 4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