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改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
1、成果来源、成果被评价及认定(发明专利授权号)等情况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 产品”中课题“玉米淀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34B07,479 万元, 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4.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酶法选择性合成单一 类型环糊精的控制策略研究(31101228,25 万元,研究起止时间:2012.01- 2014.12)”,属于农产品深加工科学技术领域。本项目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7 项(1 项获授权),发表论文 11 篇(8 篇被 SCI 收录),于 2015 年 7 月通过中国粮油学 会鉴定,获国际先进评价。 2、主要技术内容、作用、对行业的意义,获奖情况 CGT 酶生产环糊精最不利的条件之一是产物特异性差,给产物的分离纯化 带来很大不便。同时,CGT 酶存在的另一大缺陷是其热稳定性较差,由于在环糊 精工业化生产中,底物淀粉首先要经过高温糊化、液化处理,然后降温至适当温 度进行环化反应,若 CGT 酶能够适应更高的反应温度,势必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 因此,有必要改善 CGT 酶的热稳定性,提高其催化效率,进而有效降低环糊精生20 产成本。本项目主要是通过改善 CGT 酶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提高该酶的使用 性能,将其应用于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中,能显著降低环糊精的生产成本,促进 环糊精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随着环糊精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 越来越广阔,开发改善 CGT 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好的推 广应用前景。 3、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在长期从事淀粉生物转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环糊精工业化生产过程 中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逐步改 善了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突破了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具有理想产物 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的β-CGT 酶突变体在酶法生产β-环糊精中的应用。该酶使用 性能改善易操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同类 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 ①针对 CGT 酶产物特异性较差的问题,确定了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与其一级 结构的相关性,获得构建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的 CGT 酶突变体的简单可行方法, 为从本质上改善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提供理论基础; ②针对 CGT 酶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定点突变技术阐明了重要氨基酸残 基对 CGT 酶热稳定性产生影响的规律,获得了构建具有理想热稳定性的 CGT 酶突 变体的简单可行方法,为从根本上改善 CGT 酶的热稳定性打下了基础; ③ CGT 酶使用性能的改善方法简单易行,所得到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和热 稳定性的酶突变体可直接应用于β-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能提高β-环糊精的得 率,降低β-环糊精的生产成本。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以胶原蛋白为生物矿化模板制备 Fe2O3 纳米粒子的 方法
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作用生成无机矿物质的过程,它是链接无机与生物之间的桥梁。与一般矿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生物在特定的部位,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生物有机物质的参与控制或影响下,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变为固相矿物的过程。像骨骼,鳞片,牙齿等的形成都是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生物矿化过程。与工业生产条件不同,生物矿化不需要苛刻的条件,它是一个条件温和、低耗能且无污染的物理化学过程。生物矿化采用了自然界中比较简单且常见的组分,并且可以实现对样品从成核到结晶过程的调控。因此,探索并模仿生物矿化中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吩硒嗪衍生物的有机力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吩硒嗪衍生物的有机力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力致磷光材料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X‑为‑O‑、‑S‑、‑Se‑、‑Te‑或‑SO<subgt;2</subgt;‑中的一种;R<subgt;1</subgt;至R<subgt;7</subgt;各自独立地选自F、Cl、Br、I、‑CH<subgt;3</subgt;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首次基于吩硒嗪衍生物构建新的力致发光分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磷光效率高,拓展了力致发光材料的应用范围。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产油脂微生物资源开发及微生物油脂在饲料中的应用
成果描述:该成果得到国家基础专项项目()和四川省支撑计划()资助。本项目通过建立了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方法,生产油脂微生物能够利用的碳源。对能利用木糖为碳源的微生物制备微生物油脂生产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产油量。建立中试规模的微生物油脂的制备体系,解决微生物油脂的来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并完成微生物油脂的饲用效果试验。产油脂微生物能利用糖蜜等废弃物进行生产。产油脂微生物含油率高,油脂含量为54.6%,生物量为23.5g/L。所产油脂富含不包和脂肪酸,能效高。所产油脂的脂肪酸主要集中在C16和C18,碘值集中在60-100之间,皂化值集中在100-130之间。市场前景分析:油脂作为高能量物质,是动物饲料最佳的能量饲料来源。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借鉴国外饲料研究的经验,近年来国内也掀起了对动物生长能量需求的研究。油脂是高能饲料,其能值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添加油脂作为能量饲料越来越受到动物营养专家推崇。市场统计2010年能量饲料市场规模在330万吨,年销售总额为180亿元,预测2015年将增长至635万吨,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因此微生物油脂在饲料领域中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产油脂微生物含油率高,油脂含量为54.6%,生物量为23.5g/L。所产油脂富含不包和脂肪酸,能效高。所产油脂的脂肪酸主要集中在C16和C18,碘值集中在60-100之间,皂化值集中在100-130之间。
四川大学 2021-04-11
降解生物塑料的真菌菌株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生物塑料的真菌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真菌菌株(Bionectria ochroleuca)的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No.3470。本发明真菌菌株对温度、pH等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广,在pH4-11范围内都具有降解生物塑料的能力。本发明真菌菌株来源于普通土壤,容易培养和保存,可利用大豆油,甘油,或葡萄糖作为PBS的替代碳源物质对其进行发酵培养。本发明真菌菌株可以快速降解PBS、PBSA等生物塑料及其废弃物,促进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可控生物降解地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生物降解地膜,地膜由第一熔体和第二熔体通过多层共挤工艺,吹塑成膜而成;第一熔体形成耐候层薄膜,第二熔体形成稳定层薄膜;第一熔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耐候层树脂、复配型稳定剂、开口剂和无机填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第二熔体制备过程如下:将稳定层树脂、聚乳酸、化学稳定剂和复合类无机磷酸盐缓冲剂依次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控生物降解地膜,通过加工过程树脂原位反应,平衡其耐候性及生物降解性,实现地膜可控降解;另外,兼顾耐候性与降解可控性,可满足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需求,与传统地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生物转化制备二羟基丙酮项目
二羟基丙酮或1,3-二羟基丙酮 (1,3-dihydroxyacetone) 是最简单的酮糖,具有广泛的用途。利 用微生物法生产二羟基丙酮与化学法相比,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目 前,二羟基丙酮在国外已经采用发酵法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采 用静息细胞转化法生产二羟基丙酮。 通过大量的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菌株,可以特异性的氧化甘油的二位羟基生成二羟基丙 酮。经过对该菌株的一系列改造,并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把高密度培养以及高催化活性菌 体的获得相结合,提高转化率,简化后处理工序,使生物催化真正做到清洁,绿色生产。该方 法和发酵法比较,具有转化反应简单,时间短,易控制,后处理容易,成本低等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 “隐形生物导弹”
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成果内容:将仿细胞膜结构涂层完美的体内隐形作用与肿瘤靶向分子的靶向作用结合,集成在纳米载体表面,可以制造出在血液中长循环、对肿瘤细胞高选择性结合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隐形生物导弹”。“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化疗毒副作用大的世界难题,获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成果优势及用途:设计构建仿细胞膜结构的纳米载体获得了超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90小时,国际领先),具有优异的体内隐形性能;将叶酸等肿瘤靶向分子引入纳米载体表面可提高肿瘤细胞摄取4至8倍,靶向作用显著。    成果成熟度:癌症化疗药物“隐形生物导弹”已经完成实验室验证,需要进行大批量动物实验、申请临床批件。 预期成果收益:以“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为例,进一步市场化放大、获得国家临床实验批件约需投入5000万元(占50%)。若以建100吨/年规模的装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约50万元/吨,销售收入200万元/吨产品,净利润约为15000万/年,投产后约8个月可收回成本。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0610105049.9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010192087.9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聚合物交联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陕科鉴字[2014]第019号 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鉴定成果 国际领先  
西北大学 2021-05-11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历代湘环人,吃苦吃亏,承前启后,筑梦生态,秉承“乐山乐水 笃学笃行”办学理念,传承“矢志不渝 艰难创业”学院精神,袭承“树木 树人 济世 济民”校训,持续培植旨在增强幸福感的“三爱三乐”和旨在增强责任感的“三用三为”校园文化。先后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首批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学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专业学位湖南唯一培养基地等盛誉。 校园地理。湘江宛如一条玉带,自南向北飘然而去。依源头而下,南岳七十二峰,如影相随。置身岣嵝,极目眺望,湘江之滨,毗邻一O七国道,耸立一所高等学府,谓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她,依山傍水,交相辉映,建筑错落有致,参天大树环抱,古木成荫,名花斗艳,鸟语花香,有誉生态校园。 历史缘由。追根溯源,她的主校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1975年10月创设衡阳分院,1987年4月改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6月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4月更现名,2004年6月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有誉经世积淀。 生态特色。以生态为轴心,积淀成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生态宜居技术、生态产品经营管理和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技术特色专业群,设园林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生态宜居学院、商学院和医药技术学院,招生专业26个,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有誉稠人广众。 名师荟萃。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及相应职称42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238人、博士15人、硕士214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湖湘青年英才计划1人,有誉学儒群集。 成就卓著。培育桃李天下、七万有余、成才济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获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1项、省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建设国家级基础能力提升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优质共享资源课程1门、国家级网络课程1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1个、部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1项、部省级174项、地市级585项,出版学术著作和国家级规划教材370部,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主办《湖南生态科学学报》入选国家级核心期刊RCCSE,有誉硕果满枝。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人工骨
物活性磷酸钙陶瓷人工骨是在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和东南大学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下,与国际行进水平同步的应用研究成果。该人工骨应用模板法成型,组成上与骨的无机物组成接近,结构上与自然骨中松质骨空间网状多孔状结构类似,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图1为人工骨外观照片和类似于松质骨网状孔隙结构的扫描电镜照片,与天然骨类似的仿生空间网状多孔结构,是本成果与现有合成人工骨产品最显著的区别。用途:骨科、牙科及整形外科(1)各种创伤性骨缺损修复;(2)先天畸形引起的骨缺失或骨缺损治疗,如颚裂、齿槽突裂等;(3)骨结核,骨肿瘤彻底清除病灶后的骨缺损修复;(4)关节融合,椎体植骨融合,矫形植骨;(5)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的治疗。性能:孔径300-500m;孔隙率≥70%;抗压强度:>1.5MPa,用于各种骨缺损修复。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748 7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