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牙釉质定向有序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牙釉质定向有序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羧甲基壳聚糖和阿仑膦酸钠交联后,依次滴加含磷酸氢根离子和含钙离子的溶液,形成纳米无定形磷酸钙颗粒,之后向该溶液中加入谷氨酸,即可制得。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并通过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获得了两种Ir1/Co(OH)2单原子催化剂。此外,研究人员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前驱体浓度、沉积圈数和沉积速率)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图1)。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的机理研究。(a)阴极沉积示意图;(b)阳极沉积示意图;(c)在阴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d)在阳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还对所得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917-6.pdf详细阅读:http://news.ustc.edu.cn/2020/0313/c15884a414545/page.ht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顺向聚捻一步纺纱机及一步纺纱方法
目前的纺纱技术,有传统的环锭纺和气流纺、摩擦纺、涡流纺、喷气纺等形式。环锭纺纱方法纱线质量好,但由于三大件(锭子、纲领、钢丝圈)的回转运动导致其速度产量不能大幅度提闻。而气流纺、摩擦纺、喷气纺和润流纺基于其成纱的基本原理,有速度闻、广量闻的优势,但其纺纱质量一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要实现高速、高产、高质量纺纱,前提就是要在纺纱机上一方面去除高速回转部件,另一方面还要在纺纱机上实现须条的牵伸、纤维的伸直、纤维的顺向排列、纤维流的并合等目标,才能真正获得高速、高产、高效、高质量的纺纱机。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环锭纺纱低速低产、消耗大,而现有新型纺纱不能实现高支、高质纺纱的现状,提供一种顺向聚捻一步纺纱机,输送管道及加捻器的合理设计,使纤维在一道设备上实现纤维充分分离、伸直、平行、并合均匀,其结构合理、紧凑,成本较低;还提供一种顺向聚捻一步纺纱方法通过纤维在纺纱机上的顺向凝聚、顺向加捻,使纺纱机实现高速、闻广、闻效、闻质量的目标。
青岛大学 2021-04-10
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类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包括六种从桑叶中提取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将药材经乙醇水溶液加热提取,浓缩,硅胶柱分离,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再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收集溶液,溶液浓缩干燥后得到样品并进行结构鉴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从桑叶中分离上述多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六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黑色素合成异常导致的人体色素沉着性疾病、黑色素瘤以及其它需要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病症,可用于制备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智能视觉监控检索中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特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视觉监控检索中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运动轨迹,以二维空间坐标序列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描述;根据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的二维空间坐标序列,计算描述每次采样中目标运动方向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将每次采样中目标的二维空间坐标和描述每次采样中目标运动方向的纵向斜率和横向斜率合并组成每次采样中目标的流矢量;以流矢量序列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描述;读取预先建立的参考矢量集合;计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的流矢量序列到各参考矢量的距离作为该目标运动轨迹的特征向量。本发明方法使用流矢量序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并提取特征向量,可以在轨迹描述中同时包含位置和方向信息,避免了测量误差。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天线阵列校准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天线阵列校准方法及其装置。 该装置通过在天线阵列中心点发射校准信号,根据自适应滤波器的原 理,利用维纳解形式,提取阵列天线及接收前端的幅度不一致性和相 位不一致性参数。在存在密集干扰的复杂电磁环境中,能够自动抑制 小幅度的同频或邻频干扰对该频点阵列校准结果的影响;而当同频或 邻频干扰的幅度比较大以致对通道参数有较大影响时,能对提取的通 道参数进行处理,消除或极大减弱该干扰带来的影响,然后对接收的 阵列信号进行宽带补偿或多窄带补偿,消除通道不一致性引起的误差。 本发明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工作在任意频率范围的圆形天线阵 列及接收通道实时进行通道参数提取和自动补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球头铣削加工的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仿真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精密球头铣刀加工的工件三维表面形貌建模及仿真方法,首先提取影响仿真三维表面形貌生成的刀位点,根据提取刀位点并结合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学模型建立刀刃扫掠点云模型,然后设定仿真区域范围内三维表面形貌采样点,最终形成仿真区域内工件三维表面形貌。本发明建立了刀具参数、加工策略、加工参数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关系,能够清晰地表征超精密加工条件下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而可实现基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工艺参数优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用于测量试件壁厚的电磁超声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试件壁厚的电磁超声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该传感器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相互对接组合且其底部具有二级阶梯孔的下壳体;设置在下壳体底部最深的阶梯孔内的激励平面线圈;设置在下壳体底部次深的阶梯孔内并与所述激励平面线圈同轴层叠的接收平面线圈;依次设置在接收平面线圈上的屏蔽层和磁铁件;以及安装在上壳体上通过绝缘导线分别与两个平面线圈相连、用于连接测厚仪相连以便执行对试件壁厚的测量的接头。通过上述设计的双线圈及其他元件的布置,使得两个平面线圈在空间上不再相互干涉,使得传感器具有高激励效率、高接收灵敏度和高信噪比,同时降低测量盲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 LED 倒装芯片的圆片级封装结构、方法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LED 倒装芯片的圆片级封装结构、方法及产 品,包括 LED 倒装芯片、硅基板、透镜、印刷电路板和热沉;硅基板 正面加工有放置芯片的凹腔,凹腔底部的长度与芯片的长度相同;硅 基板的反面加工有两组通孔,两通孔与凹腔相连通;在凹腔和两通孔 的表面沉积有绝缘层;凹腔表面的绝缘层上沉积有散热金属层和反光 金属层;两通孔内填充有金属体,通孔内的金属体与凹腔表面的散热 金属层相接;凹腔内底部的两金属层存在一开口,用于将该金属层隔 离为两部分;硅基板的反面沉积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表面布线用于电 极连接的金属层;凹腔内涂覆有荧光粉,凹腔的外围加工有用于固定透镜的环形定位腔。本发明能够提高 LED 出光效率、加强散热能力且 完成自对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转移倾向的人乳腺癌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
该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基因调控在肿瘤细胞转移中作用》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目前,正在应用高转移倾向的人乳腺癌细胞系进行肿瘤转移分子机理的研究。/line肿瘤的侵袭与移转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有关转移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肿瘤转移一直是肿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建立理想的肿瘤转移动物模型对深入进行肿瘤转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SCID鼠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鼠,几乎完全丧失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本方法2003年6月27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03130264.5,我们应用SCID鼠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从乳腺癌细胞系MCF-7筛选到了一株具有高转移倾向的乳腺癌细胞株,命名为LM-MCF-7,为乳腺癌MCF-7细胞的转移亚克隆。/line技术指标和成熟程度:本发明采用含有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LM-MCF-7细胞,使其能体外长期生长和稳定传代。经实验观察与验证,体外生长的LM-MCF-7具有典型的上皮样形态,接触生长抑制丧失。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细胞为异倍体,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严重,符合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特征。该细胞SCID鼠接种成瘤率为100%,与MCF-7细胞相比成瘤早,转移快,转移脏器范围更广泛。经检测,LM-MCF-7细胞系仍保留瘤组织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它的建立可为乳腺癌转移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的干预研究提供理性的配对细胞模型。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3 984 98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