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文财教授团队绿色氢能
和
光催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文财教授团队和福州伏智光催化研究中心吕锋仔团队应邀在Cell旗下物质科学子刊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发表了题为“The development of balanced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的perspective前瞻性论文(DOI:10.1016/j.xcrp.2022.101082)。
厦门大学
2022-10-12
中国科大揭示HPT内分泌轴中内源肽
和
口服肽类药物激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受体的结构基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Hormone,TRH)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三肽激素,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 TSH), TSH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显著促进婴儿期生长发育,促进骨、骨骼肌、肝脏代谢合成,及增加成年人基础代谢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人才需求:机械行业管理;精通视觉算法、程序编写
和
视觉应用;机器人和AGV整体结构设计
1.管理类人才,有丰富的机械行业管理经验;2.技术人才,精通视觉算法、程序编写和视觉应用的高级人才1-3人。3.精通机器人和AGV整体结构设计的高级人才1-3人
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6-22
基于稠环双噻吩酰亚胺
和
双并噻吩酰亚胺的稳定n型有机醌式双自由基材料
具有开壳结构的自由基有着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在有机电子学、自旋磁电子学、非线性光学和储能器件等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课题组通过理论计算和顺磁共振结果证明BTICN和QTICN具有双自由基特性,其中具有更大分子骨架的QTICN的双自由基特征指数达到0.67。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温州市概念验证中心
和
中试平台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
助力科技成果从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05-31
工业
和
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
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也是提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
2024-06-27
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的有机五常大米
和
普通五常大米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的有机五常大米和普通五常大米的鉴别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基于鲁米诺和过氧化氢的电化学发光体系,借助有机五常大米和普通五常大米中过氧化氢酶含量的不同,通过将两种大米经处理后的上清液添加到鲁米诺和过氧化氢的发光体系中,达到不同的抑制效果,进而比较两者的降低率,成功实现了对有机五常大米和普通五常大米的鉴别。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安全、准确、有效、简便的特点,确定了对发光体系降低效果在65±4.9%范围内为有机五常大米,对发光体系降低效果在55±4.9%范围内的为普通五常大米。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均一Fe3O4微球从纳米到微米级尺寸控制合成及癌症早期诊断与预警的血液肿瘤细胞快速
检测
该成果采用两亲性多元醇还原的溶剂热法可控制备具有高度单分散性的 Fe3O4 微球,实现了微球尺寸在 50~1200 nm 范围的可调,其>500 nm 的高单分散性的大尺寸磁珠未见文献报道。以 SiO2 等包覆所获得的高单分散性磁珠易于氨基和羧基化,从而在偶联剂(如碳二亚胺)等作用下,易于实现纳米磁珠与 CD45 等抗体的有效结合。目前磁珠表面包被 CD45 等抗体的试验已顺利完成。 该成果提出了纳米磁珠的全尺寸控制合成新思路,在高效包被 CD45 等抗体阴性富集实体瘤循环血液中稀有癌细胞的检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免固定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农残
检测
与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固定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农残检测与癌症诊断中的应用。它是采用电还原的方式,将含负电基团的苯基重氮盐与不含负电基团的苯基重氮盐共同修饰在基础电极表面。该电极只吸附单链DNA而不吸附双链DNA,稳定性与重现性高。该电极可用于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中,该方法包含一个目标分子触发的生化反应回路,其含有无标记DNA发卡(DNA‑1)与单链(DNA‑2)。无目标分子时,DNA‑1和DNA‑2均可吸附到电极表面;此时卟啉可借助DNA‑1与DNA‑2吸附到电极表面,产生光致电化学信号响应;有目标分子时,DNA‑1可与DNA‑2相互杂交,在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大量的DNA‑1和DNA‑2转变为长双链DNA,导致DNA‑1与DNA‑2在电极表面吸附量的减少及卟啉光致电化学响应的降低。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关于公布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初赛企业成绩
和
晋级复赛企业名单的通知
按照江西省科技厅印发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实施方案》(简称《大赛方案》)文件精神,初赛于7月11日至18日期间进行,采取了网络书面评审方式,共21位来自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库中的评委参加评审工作,共有613家企业进入到初赛环节。初赛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分别按照初创组、成长组两个组别进行,每个项目由3位评委进行评审,初赛最后得分为3位评委的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江西省科技厅
2023-07-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417
418
419
...
430
4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