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力电子模块用关键绝缘材料 (导热绝缘陶瓷覆铜DBC板)
在电力半导体模块的发展中,随着集成度的提高,体积减小,使得单位散热面积上的功耗增加,散热成为模块制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传统的模块结构(焊接式和压接式)已无法成功地解决散热问题。因此对处于散热底板和芯片之间的导热绝缘材料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内外电力电子行业所用此种材料一般是陶瓷-金属复合板结构,简称DBC板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基于曲面拟合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电 力系统初始运行方式及故障形式、故障位置对观测节点动态频率特性的改变和影响,并将节点动态频率 响应特性拟合为多变量的空间曲面形式,采用离线仿真方式提取有限的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仿真值拟 合状态曲面;同时采用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仿真值对曲面进行校核和修正,使得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 性在任意状态下均为曲面上一个对应的矢量点。本发明的计算快速性、简便性及准确性均有了本质性提 高,适用于频率响应快过程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面向“双高”电力系统的最低惯量需求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双高”电力系统的最低惯量需求分析方法,由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介入所导致的“双高”特性降低了传统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以及调频能力,为实现惯量需求分析与受端电网频率稳定指标要求精准匹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入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虚拟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的频率响应模型,并设计了反向调节“双高”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的虚拟惯量控制参数,提出了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未来建设规划方法。本发明内容能够有效确定“双高”电力系统在满足惯量安全条件下的最低惯量需求,为调控受端电网的惯量水平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TX-95电力拖动带交直流电机实验室设备
该设备研制成功,解决了广大学校直流电机实验元器件难以购置、难以管理、难以开出实验课的烦恼。该设备把交直流电机实验有机地融于一体,节省实验室,节省管理人员,节省资金。本设备安全可靠,实验操作方便,是较完善的电力拖动实验室设备。该设备是广大学校一步到位、上规模、上档次的理想选择。   结构与功能: 一、学生台桌:配有学生桌12台,尺寸:160×68×80cm,一台2座,桌左右各有一个元件储存柜,中间抽屉放工具。 二、示教控制台:能分别控制12台学生桌的电源,示教屏具有演示讲解功能。其它功能与学生实验桌基本一样。 三、学生实验桌中部装有通用实验底板,实验时把元件盒插入实验板,即可连线实验。 四、通用电力拖动实验台: 1、电源输入指示  2、UFU、VFU、WFU三相电源输入熔断器  3、电源总开关:具有漏电,过载、短路保护功能 4、电压换相开关:用来观察三相线电压,450V电压表指示。 5、电流表2A3只,分别指示U、V、W相电流输出值。  6、急停按钮:按到底切断实验台电源 7、三相四线输出接线座 8、三相电源插座  9、220v市电插座,供外接仪器使用 l0、电源开关:控制"交直流调压电源"  11、 FU:交直流调压电源保险座 12、0~240V交流输出 0~240V交流输出接线座 13、0~220V直流输出 0~220V直流输出接线座 14、电压表250V:指示调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值 15、Ra、Rf调节旋钮   16、Ra、Rf接线座  17、直流电机Ia、If指示表 实验项目  电力拖动带交直流电机实验室设备 1、闸刀开关正转控制线路 2·接触器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3·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 4·具有过找保护的正转控制线路 5·倒顺开关控制正反转控制线路 6·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按钮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8·按钮接触器复合联锁控制线路 9·自动往返行程控制线路 10·接触器控制串联电阻降压起动线略 11·时间继电器控制串联电阻降压控制线路 12·手动Y/△降压起动 13·接触器控制Y/△降压起动 14·时间继电器控制Y/△降压起动 15·QX3-13型Y/△自动起动控制线路 16·半波整流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17·全波整流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18·C62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19·手动降压起动 20·单相运行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21·电动葫芦电气控制线路 22·C6163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23·控制电路联锁控制线路 24·主电路联锁控制线路 25·直流电机启动 26·直流电机的调速 27·直流电机的反转 28、直流电机制动实验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立体视觉的显微操作装配工作站及控制方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本课题组在2003年成功研制出基于立体视觉的显微操作装配工作站,主要用于对微小物体进行操作和微小系统的装配,已推广到台湾大学等地区使用,近年来结合不同领域用户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显著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模块化、灵活性、控制软件智能化程度,拓宽了本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多种微纳器件和系统的集成制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具有图像采集、图像获取,三维成像、三维测量、微小系统装配、微小零件在线修磨等,还可以根据用户具体要求定制特殊功能。系统配置可根据用户要求选配,一种典型的配置如下:高倍立体显微成像系统、微操作器、数控微位移工作台、彩色CCD摄像机、高速图像采集及立体显示卡、高分辨率显示器、微型计算机以及可选操纵单元(夹持器、真空吸盘、喷涂装置等)等。具有动静态彩色立体成像及显示。 系统典型技术参数如下:光学分辨率水平方向最高可达到500nm,深度方向分辨率最高可达到80nm,立体视觉的深度分辨率为10um,X/Y每轴运动范围:50mm,Z轴运动范围:25mm,运动分辨率:1μm(per step),自动引导重复定位精度:±3μm;具有操作自动寻位、自动避障功能;有真空吸附与夹钳式拾取器(操作手);具有空间位置测量及相对距离测量功能,图像处理与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存储、打印等操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忆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写擦除操作方法及测试电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忆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读、写、擦除操作方法以及测试电路;基于忆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电路包括忆阻存储单元、选址开关、控制开关以及分压电路。本电路的设计通过行列地址信号对忆阻存储单元进行选址,通过外加脉冲信号对读、写、擦除操作进行选择,并提供了基于忆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功能测试电路验证此电路结构的有效性。同时,在此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忆阻的非易失性原理,探讨了对此基于忆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电路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非易失性布尔逻辑运算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易失性布尔逻辑运算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布尔逻辑运算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包括第一阻变元件 M1 和第二阻变元件 M2;第一阻变元件 M1 的负极作为逻辑运算电路 的第一输入端,第二阻变元件 M2 的负极作为逻辑运算电路的第二输 入端,第二阻变元件 M2 的正极与第一阻变元件 M1 的正极连接后作 为逻辑运算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通过对非易失性布尔逻辑运算电路 进行操作可实现至少 16 种基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XM-ZY01开放式中医基本技能操作辅助教学系
XM-ZY01开放式中医基本技能操作辅助教学系统   功能特点: ■ XM-ZY01开放式中医基本技能操作辅助教学系统为医学院校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自主学习、加强感官认识、强化护理学相关知识、易于操作的全方面的学习条件,丰富医学院校护理教学内容,弥补书面教学过于抽象的不足,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 系统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能够让学生课后随时地进行自主学习,可对学员24小时开放使用,系统操作简单、界面漂亮,具有动态效果,能够从视觉上、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了枯燥无味的介绍,弥补课堂不足。 ■ 素材量大,容量超过20G,以视频、动画、图片为主,涵盖了中医诊断教学的诊法与辨证,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模拟试题100套,技能训练中模拟实习环境的诊断过程的方法,将数百个病症临床成功病例制成技能训练科目。 ■ 内容包括:针灸学常用取穴方法,进针行针手法,艾灸方法,耳针、腕踝针、头针疗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推拿、按摩、拔罐疗法、刮痧疗法、中医埋线、火针疗法、中医点穴疗法及中医美容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各种中草药,如全草类、果实类、根类、根茎类、皮类、叶类、花类、中草药原植物等讲解中草药的来源、形态、产地、用药部位及主要功效。 ■ 配置:19寸触摸一体机,双核处理器,内存2G,硬盘500G。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 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 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 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 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 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 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 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