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INS 控制 GNSS 基带的开环跟踪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INS 控制 GNSS 基带的开环跟踪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基于 GNSS/INS 深 组合接收机的闭环跟踪环结构构建 INS 误差与开环跟踪误差间的拉氏域数学模型;采用拉氏域数学模型 分析基于不同精度等级惯导的开环跟踪误差发散规律;基于开环跟踪误差发散规律提出合理的 INS 控制 GNSS 基带的跟踪机制。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短时间卫星信号不可用的情况,能有效提高 GNSS 接收机信 号跟踪环路的连续性,从而获取较高精度的连
武汉大学 2021-04-14
国产化智能温室及其环境控制系统配套设施的研制
本项目以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为依托,结合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 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进行了新型智能温室结构设计及其配套设施的综合设计与开发、 建模与控制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 "温室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基于图像 处理技术的叶片面积估算技术的温室水肥精准灌溉控制系统、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 持系统等一系列研究,实现了对温室的远程自动控制。 
同济大学 2021-04-11
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大型复杂控制系统,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线最终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在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建或改造上多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硬件和软件系统全部由国外供货并调试;二是采用进口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由国内完成,但其中的核心软件如L2数学模型系统、板形系统、质量控制系统(AGC、AWC、AJC等)从国外引进并由国外人员完成现场调试。两种形式都存在着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系统的后期升级和维护,不能满足钢厂再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系统可以采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最新控制器,而系统集成、控制模型和软件的开发和现场调试全部由国内自主完成,并承担全部的考核指标。如此可以不受国外公司的制约,同时节约大量外汇,减少工程投资。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以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新建的1580mm热连轧生产线为依托,设计并完成全部软件和调试,取得了本科技成果。本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为轧钢领域的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实现热连轧带钢的全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三级组成,其中L0设备控制级包括交直流主辅传动系统、现场机械液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各种检测仪表;L1基础自动化级由HMI监控系统和多台高性能控制器构成;L2过程控制级由三台高性能PC服务器和多台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L3生产管理级(MES)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三级系统之间互相配合,把整个生产线的多达数千个的控制点和数百个控制对象,分别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到数百个控制功能当中在控制系统中完成,满足工艺、设备、液压及电气要求,实现全线的自动化生产,达到设计的产品精度(厚度、凸度、板形、温度等)指标,同时,整个系统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低维护性,以及很强的报警、诊断、故障分析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自驱动感官控制人机交互系统
感官控制的人机交互(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可以在人和外界 设备之间建立新的自然交流途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例如,有意识 地眨一下眼睛,即可开/关电灯。传统的采用眼为微弱的体表生物电信号,却 忽略了眨眼引起的太阳穴附近皮肤的微小运动。本项目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技术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 ),设计一种微运动 / 位移传感器 (mechnosensationalENG, msTENG),对于该微小运动的探测有极高的灵敏度 (数百倍于同步眼电信号),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眼电探测电极具有更好的耐久 性和稳定性。通过与眼部巧妙的附着方式,获取高灵敏度和持久稳定的眨眼 信号采集,并将此眼部微动传感器用于人机交互,构建了眼动控制家用电器 和眼动虚拟打字界面等人机交互系统。这一研究的开展,给感官控制人机交 互领域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使得通过眨眼来控制外部设备有希望从实验室走 向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技术: (1)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眼部微动传感器设计(包括工作模式的选择, 摩擦材料、电极材料的选择及加工等)以及器件制作工艺水平,都将直接影响 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美观舒适性,这在整个系统中是最为关键的技术。 (2)  眼部微动传感器在眼部周围附着方式的设计,需要保证器件的灵敏度、 信号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性,并考虑使用上的舒适美观。这是这项技术能否进 入人们实际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基于眼部微动传感器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要求功能适用、界面友 好、操作简易、性能稳定,便于正常人群和闭锁综合征LLock-in,)患者等特 殊人群的使用,这是这项技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之一。创新点: (1)     首次将基于摩擦电和静电感应耦合的自驱动高灵敏传感器作为替 代传统生物电传感器应用于感官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为人工智能领域注入了 新的传感器设计理念。 (2)     将基于摩擦电和静电感应耦合的自驱动眼部微动传感器巧妙地固 定在眼镜架上,并做到位置可微调,对比传统的眼电传感器将多电极贴在眼部 附近,不仅美观舒适、成本低廉和操作简单,而且采集的信号灵敏度高,信号 输出稳定可靠。 (3)     摩擦电和静电感应耦合的传感技术,采用的单电极信号采集,直 接采集微运动引起的电信号,从信号采集源头上突破了传统的生物电信号采集 弊端(采集多电极间势差变化信号),可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数百倍。因此,避 免了传统眼电系统中精准识别算法的开发和严格操作技术的培训等。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微动传感器制作成本低廉,因其高灵敏度和 可靠性带来的后端设备简化,以及其操作的简易性和侃戴的美观舒适性,都 将促成该项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于广大群众,特别是渴望与外界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价值。恢复交流的特殊疾病患者们,而这一群体在中国高达20 万人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重庆大学 2021-04-11
基于 CyberGlove 数据手套的嵌入式欠驱动假肢手控制系统
本发明属于仿生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 CyberGlove 数据手套的嵌入式欠驱动假肢手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 人手原始运动数据的 CyberGlove 数据手套、用于无线传送原始运动数 据和指令控制的上位机、用于驱动执行假肢手各类动作的电机组件以 及集成控制单元,其中集成控制单元呈集成电路板的形式嵌入安装在 假肢手的内部,并包括无线收发模块、电机速度检测模块、电机电流 检测模块、指尖力检测模块、主控制器和功率放大模块。通过本发明, 能够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地实现对欠驱动假肢手的运动控制,克服其 局限于事先设定好的少数控制模式和硬件电路过于庞大等缺陷,同时 可显著提高在各类实际应用时的动作精确性和适用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飞行器气压模拟的伺服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气压模拟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 正压源,负压源,以及依次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伺服阀, 所述伺服阀包括第一伺服阀与第二伺服阀,所述第一伺服阀以及第二 伺服阀分别用于将所述正压源以及所述负压源向气压模拟腔连通,从 而改变所述气压模拟腔的模拟气压 P,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模拟 气压 P 并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指令信号 I 控制伺 服阀的开口量,从而改变所述模拟气压 P 升高或者降低的速率。通过 本发明,利用多个控制阀代替实现单个控制阀充、抽气的关联调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面向特钢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一体化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钢铁集团联合设计开发。为解决我国特钢企业基础自动化水平高但生产管理手段落后、上层管理与底层控制相互割裂、信息不畅通的问题,针对特钢企业的生产特点,提出智能化管理与控制一体化集成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设计时遵循了国家 863 实施 CIMS 技术的“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方针,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紧密结合。该系统采用了 ERP/MES/PCS 三层体系结构 , 通过计算机支撑系统,有效地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 、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采购、销售、库存和领导查询系统的集成化管理; 2 、制造执行系统: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管理和分厂、车间生产调度以及质量管理等主要功能; 3 、过程控制系统:基于 PLC 和现场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结构、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方案,依靠 DCS ,实现钢材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低成本低待机功耗的费控断路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低待机功耗的费控断路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路部分和非电路部分,电路部分包括功率供电模块、线性供电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器模块和费控信号接收模块,非电路部分包括限位开关/模式选择开关、动作电机以及外壳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成本和体积上有相当的优势,同时具有很强的EMC耐受能力,能在浪涌、快变脉冲和静电放电干扰下保证正常的控制逻辑,可以仅使用一个8引脚的51内核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配合少量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实现所有的费控功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MMC-HVDC 系统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的非对称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MMC-HVDC 系统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的非 对称运行控制方法。对于基于单极对称接线的 MMC-HVDC 系统,发 生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之后,不需要闭锁换流器,通过将故障极桥臂 输出电压直流分量设置为零即可快速消除交、直流侧过电压和故障电 流,从而消除对交、直流系统的绝缘威胁;通过调整不同桥臂电压交 流分量的相角,使系统在隔离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的同时还能继续传 输一半的额定有功功率并且为交流系统提供无功支撑,对连接的交、 直流系统稳定性有积极意义;故障期间换流器不需要退出运行,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的快速非线性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快速非线性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包括模糊 PID 参数自适应、在线滚动预测和控制律计算三个步骤;该控制方法具有模糊 PID 控制的参数随工况自调整功能,且通过控制器中建立的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非线性模型利用在线滚动预测方法对系统未来状态进行预测,在即时控制律的设置时考虑到了系统未来状态量偏差信息;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预测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过程,有效提高机组控制精度,改善机组运行过程的暂态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