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复杂铸件轻合金材料与控形控性工业软件
(1)研发了系列新型高强高韧铸造轻合金材料,支撑了复杂铸件性能提升。 1)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铝硅合金。开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一种混合稀土和Sr元素的复合变质方法,缩小枝晶间距并细化共晶硅;研究出合适的热处理制度;阐明了变质剂组成与含量对变质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显著提高了铝硅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铝合金铸件易发生的裂纹、伸长率低、屈服强度不达标等缺陷和问题。 2)研发出一种低成本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开发出一种添加低成本混合稀土的新型多元稀土镁合金材料;揭示了混合稀土对镁合金相变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出准晶增强稀土镁合金的高温固溶T6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兼具优良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的低成本稀土镁合金;解决了现有镁合金铸件易产生冷隔、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 3)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钛合金。开发出一种α+β型双相高强高韧钛合金,揭示了合金在凝固-热等静压-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出调控相组成及相形态的双级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度,形成了以等轴和篮网为主要特征的基体组织,使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步提升。解决了现有铸造钛合金强度和韧性偏低、铸造成形性差等问题。 (2)研发了铸造全流程模拟仿真系统,提出了高效的单件化铸造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高性能复杂铸件的数字化工艺设计。 1)提出了一种铸造原辅材料热物性参数高精度求解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验测温与数值模拟反求的热物性参数求解方法,实现了面向数值模拟的热物性参数高精度求解;建立了反热传导法求解铸件/铸型界面换热系数的数学模型,降低了界面关键参数求解误差;研发了高精高效的热物性参数反求平台-华铸PIS,创建了铸造原辅材料高精度热物性参数数据库。 2)研发了铸造合金熔炼-复杂铸件充型凝固-热处理的铸造多物理场全流程高效模拟平台。建立了电磁、速度、压强、浓度、温度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自主研发了从铸造合金熔炼到复杂铸件充型凝固到热处理的铸造全流程模拟仿真平台,为铸造工艺优化提供了工具;提出一种数据内存动态自适应划分技术,解决了SOLA流动场求解数据耦合干扰难题,实现了大规模铸造流动场模拟问题的并行高效求解。 3)提出缩孔缩松缺陷定量预测与单件化模拟工艺优化方法。提出双高分配原则缩孔缩松预测模型,解决了复杂铸件缩孔缩松高精度预测难题;提出了针对高性能复杂铸件不同批次的单个铸件模拟方法,建立关键工艺参数波动对典型缺陷的多元回归关系模型,实现了基于单件化模拟仿真的高性能复杂铸件缺陷控制与工艺优化。 (3)建立了铸件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单件化柔性化质量管理模型,实现了高性能复杂铸件质量问题的单件化、全过程、全要素溯源。 1)创建了基于PLM理论和TQM理论的铸件单件化管理模型。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PLM理念以及多智能体技术,构建了铸造串并联多工位单件化的缺陷溯源模型;建立铸件单件及作业过程信息模型和组批、混批、拆批模式下单件自动生成、感知、标记、进度跟踪的控制机制,实现高性能复杂铸件单件化缺陷溯源。 2)创建了支持业务即时重构的参数配置式多维度铸造柔性化管理模型。创建了支持铸造数字化管理系统业务即时重构的参数配置式多维度铸造柔性化管理模型,解决了刚性管理系统可重用性低、应变能力弱和实施周期长的难题,支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铸造企业随环境变化、自身发展等柔性进行的组织变革、流程变更和管理改善,实现了企业按需柔性化管理。 3)创建了基于TLBO\GA\BSA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理论的铸造智能化管理模型。创建基于改进性教与学算法(TLBO)、遗传算法(GA)、回溯搜索算法(BSA)等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理论的铸造智能化管理模型和技术,解决了铸件异步热工序组炉复杂条件下工序生产调度IPPS组合优化难题,实现了系统智能决策管理以及多品种大容量铸件高效生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24
电子模拟功率负载
电子模拟功率负载是一种利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电力系统技术设计实现的。用于对各种直流电源进行考核实验的实验装置,主要作用是替代传统的实际耗电方式运行的电阻型功率负载进行相关的功率实验,与电阻型负载相比它有以下的优点:在完成测试功率实验的前提下,将待试设备的输出能量反馈到电网,节约了能源,不产生大量的热能,避免了试验场所温度升高。并且具有如下几项特点: 1.不需体积庞大的电阻箱及冷却设备,节约了安装空间。体积小,重量轻。 2.模拟的功率连续可调,使用范围增加。 3.采用能量回馈方式,试验场所不必配备大容量的电源,降低了供电容量的开支。 4.反馈的电能可设为超前无功的形式,对电力系统进行功率因数补偿。 应用范围与市场前景: 该电子模拟功率负载可普遍应用于通讯电源出厂试验、各种整流柜出厂试验、牵引动力试验、大功率充电电源试验、蓄电池放电试验、电机出厂试验、柴油机汽油机出厂试验、汽车动力性能试验、电解电镀电源出厂试验等场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要求及试验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交通等场合越来越需要大功率试验手段,能源的紧缺使得能耗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基于节约能源减少开支和试验自动化的要求,该装置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济效益分析: 设备投资用所节约的电费在一至两年内收回;若考虑使用该设备后节省了供电容量、减少了安装空间的费用,设备的投资将在一年内收回。 以50kVA的试验设备为例,通讯电源的出厂试验要求有72小时的连续运行,若该设备在全年内用足80%的时间,该机效率为90%,可节电50(kW)×360(天)×24(小时)×80%×90%=311040度,以每度0.5元计,一年节约电费15.5520万元,若以每台设备25万元计,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可收回设备投资,若再综合考虑到电网容量的节约及安装场地的减少,则可在一年内收回设备投资。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子式互感器
1 成果简介新型的数字式互感器(光电互感器、智能互感器、电子互感器)与传统的电磁互感器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字互感器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而传统的电磁互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换代产品,是数字化、智能电网所必须的基础设备。  图 1 10/35KV ECT/EVT                     图 2 悬挂式 220KV EVT             图 3 柱式 110KV ECT 产品特点:绝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不存在磁饱和与铁磁谐振问题,以高速、准确、抗干扰的宽频带性能来测量电流、电压;采用光纤或其它加强绝缘方式实现高电压回路与二次低压回路在电气上的完全隔离,保护二次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频率响应范围宽,可进行高压电力线上的谐波、暂态电流、高频大电流与直流电流的测量;无充油而产生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电子式互感器低压侧的输出为弱电信号,不存在传统互感器在低压侧会产生的危险;既输出模拟量,也能实现输出数字化。有利于实现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特点:不存在二次短路;简化二次回路,消除二次接地故障;计量更为精确;保护更加可靠。主要技术参数:电压: 10 - 750kV电流: 10 - 10000A准确度: 0.2S( ECT) 0.2S( EVT)项目特点:传统式互感器的替代产品、智能电网发展之必要条件;自主创新、技术先进且成熟和系列化;除电子式互感器外,还可研制其他各种电量、非电量传感器。2 应用说明电子式互感器可应用于变电站、高压线路开闭所、开关柜、 环网柜等。3 效益分析初步投资规划见下表: 4 合作方式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电子式互感器
1 成果简介新型的数字式互感器(光电互感器、智能互感器、电子互感器)与传统的电磁互感器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字互感器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而传统的电磁互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换代产品,是数字化、智能电网所必须的基础设备。  图 1 10/35KV ECT/EVT                     图 2 悬挂式 220KV EVT             图 3 柱式 110KV ECT 产品特点:绝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不存在磁饱和与铁磁谐振问题,以高速、准确、抗干扰的宽频带性能来测量电流、电压;采用光纤或其它加强绝缘方式实现高电压回路与二次低压回路在电气上的完全隔离,保护二次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频率响应范围宽,可进行高压电力线上的谐波、暂态电流、高频大电流与直流电流的测量;无充油而产生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电子式互感器低压侧的输出为弱电信号,不存在传统互感器在低压侧会产生的危险;既输出模拟量,也能实现输出数字化。有利于实现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特点:不存在二次短路;简化二次回路,消除二次接地故障;计量更为精确;保护更加可靠。主要技术参数:电压: 10 - 750kV电流: 10 - 10000A准确度: 0.2S( ECT) 0.2S( EVT)项目特点:传统式互感器的替代产品、智能电网发展之必要条件;自主创新、技术先进且成熟和系列化;除电子式互感器外,还可研制其他各种电量、非电量传感器。2 应用说明电子式互感器可应用于变电站、高压线路开闭所、开关柜、 环网柜等。3 效益分析初步投资规划见下表: 4 合作方式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智能电子膝关节
本成果是一种自动适应步速控制的智能膝上假肢,包括:假肢体,可弯曲和伸展双向阻尼调节的电控液压膝关节;步态数据传送系统;控制假肢进行步行速度自动跟随和模式(路况)适应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可选配健康腿步态在线检测机构,将健康腿的步态数据作为假肢的跟随目标值通过步态数据传送系统送至假肢中的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通过信号分析,计算出健康腿的瞬时角度和角速度,用于假肢跟随的目标量。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电子制作实验室
控制器开发:控制系统平台底层软件开发、硬件电路设计、电路板制作焊接、后期的调试与维护工作;产品验证:可完成控制器的温度、振动、盐雾等可靠性验证;物料保管:为公共实验平台的小型设备及电子元器件提供便捷的保管场地及环境
扬州大学 2021-04-14
柔性电子传感器
柔性可拉伸电路可以实现可穿戴的压力和脉搏信号测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交互式电子沙盘
Ø  成果简介:交互式电子沙盘基于实体地形模型,利用动画及多媒体软件演示,通过投影、大屏幕、触摸屏等多种方式同步演示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结合灯光音效及配音讲解,生动直观地进行展示,同时,增加的多人互动模块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人与沙盘的自然交互,从而让参观者更轻松地获取简明、优美、逼真的动态信息。Ø  项目来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Ø  技术领域: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互动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金卤灯电子镇流器保护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卤灯电子镇流器保护电路,其采样信号能够明显区分正常与异常差别,且对驱动电路影响小,保护电路结构简单,由四位比较器完成镇流器的谐振启动,正常时电路能持续工作,异常状态时(空载,热启动,灯老化)关断并锁存住驱动电路的功能。成本低,可靠性高,并通过简单的调节,应用于不同功率的电子镇流器上。
东南大学 2021-04-11
可穿戴电子设备
 可穿戴电子设备具有体积小,测量方便和支持实时动态测量的优点,是未来智能健康监测平台的核心。本项目针对可穿戴生物电子设备开发的难点与挑战,依托研究团队在生物电信号采集、处理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期工作基础,通过系统级算法设计,关键电路模块优化等工作,研究与设计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和低功耗的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    在本项目中,研究团队就当前可穿戴电子设备面临的核心挑战展开技术攻关,包括设计具有高精度和低噪声的模拟采集电路,低功耗的模数转换器,以及能够克服运动伪迹干扰的生物电信号处理电路。此外,基于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系统中集成了采集电路到终端智能手机的信号传输模块,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  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利用团队连勇教授先前研发的超低功耗、高性能心电采集芯片,研发团队设计与演示了具有高精准度的可穿戴心电/血压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将采集到的生物电(如血压)信号传输到移动终端,并通过抗噪声信号处理算法实时地反馈用户的当前状态。研究团队还开发与设计了基于柔性电极材料的脑电采集与分析电路,面向疲劳驾驶检测这一应用背景,开展了相应的真车采集实验。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628 6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