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冷热型钢的高速锯切技术与装备
热锯机和冷锯机是广泛应用于冶金厂型钢、尤其是异形断面型钢轧制生产线上的一种切断设备。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轧机轧制出来的轧件切头、切尾和切定尺。由于锯机的进锯速度远小于锯齿线速度,所以每个锯齿只能刮下极薄的一层金属。这样所造成的金属变形量较小,切口断面平整。这是其它切断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另外,较其它切断设备,锯机具有设备简单,重量轻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由于锯机使用条件恶劣,对象复杂,其经常发生锯齿糊齿、顶裂、齿尖的折断、根裂及非正常磨损,导致锯片寿命过短,锯切断面出现变形、毛刺、飞翅等缺陷,影响了钢材的成材率。 该项工作经过近20余年的工作,从基本锯切理论入手,针对不同的锯切对象和使用环境,利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技术成果,通过对锯片设计、制造和热处理等方面的全面研究,在锯片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并锯片的高强度、高刚度、长寿化,不同型钢锯切断面的无(小)毛刺、小变形等等方面形成系列专有技术。上述成果已分别通过原冶金部技术鉴定、并有多项取得获省部级科技奖。有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以上技术现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与模具制造
精密锻造成形(或称闭塞挤压成形)是一种新型精密塑性制造技术,它是当今金属制品制造先进技术之一。所开发的闭塞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节材、节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兵器、 航空及通用机械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精密塑性加工技术将成为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普鲁卡因青霉素属长效抗菌素,一般通过悬 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产品的粒度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 注射和吸收过程。 我国普鲁卡因青霉素生产企业的状况是:(1)设备较陈旧,生产能力低,每 批仅 60~70 公斤,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 (2) 结晶粒度难以控制,产品粒度分布宽,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3) 产品 晶形不好,易长成针状,对后续处理不利。因此,国内普鲁卡因青霉素产品质量 较差,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与国外的产品相竞争。 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 上述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原料青霉素 G 钾盐和盐酸普鲁卡因经加水溶解 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 质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晶体产品。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新技术与设备已实现年产 300 吨规模的产业化。 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是“各项技术经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普鲁卡因青霉素是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我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但青霉素已经很少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一般需 转化为普鲁卡因青霉素等系列产品。本技术不仅适用于普鲁卡因青霉素的结晶生 产,而且适用于其他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结晶生产。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具体面 谈。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煤矿冲击矿压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长期进行煤矿冲击矿压灾害监测与治理研究。针对目前煤矿坚硬顶板区域冲击危险性预测及治理、煤柱区冲击危险的预测与治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岩层运动与围岩应力场为基础,研究煤岩体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形成以综合指数法、矿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为一体的冲击矿压矿震预测预报技术,以松散煤岩体为主的治理技术,以柔性蓄能为主的防冲支架与支护技术,从而建立煤矿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1)深入研究了煤层型冲击矿压发生的机理,提出了煤岩体弹塑脆性模型,建立了煤岩破坏的流变冲击模型和较为统一的冲击危险前兆信息识别模型。 (2)解释了煤岩体冲击破坏的脆性冲击和延时冲击现象,提出了煤岩冲击破坏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和冲击矿压预测预报的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率先采用电磁辐射技术成功地预测冲击矿压危险,建立了相应的预测准则和技术。形成以综合指数法、矿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为一体的冲击矿压矿震预测预报技术。 (3)建立了煤岩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设计试验了柔性防冲支架并在现场得到了试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冲击矿压发生机理、电磁辐射仪器预测、松散煤岩体治理技术以及柔性防冲支架的整套理论与技术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创新药物高效设计与筛选技术平台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创新药物高效设计与筛选(Computer-Aided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 CAIDD)技术是集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及结构生物学为一体的靶向药物创新平台。 CAIDD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确立和发现创新药物 的生物靶点,阐明药物吸收及传递的机理,并通过构建生物靶点的三维结构模型, 高效设计和筛选靶向型创新药物。 CAIDD 技术是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物研发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效设 计和筛选靶向性小分子药物,蛋白及抗体药物,有效缩短从先导药物发现到药物 开发上市的整个过程。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模拟和研究药物吸收和 药物传递的机理,发现和确立新的生物靶点,分析药物分子的三维构效相关,针 对取得的药效团模型和药物相互作用模式进行靶向药物的合理设计和高效筛选 最终实现靶向型新药的创制和高效药物传递。 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化学合成→药理验证→结构生物学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基于有机化学方法论的药物数据库包含 351 亿个化合物,拥有世界最大的先 导药物虚拟数据库 技术应用: 1、靶向型一类新药先导化合物的高效设计与筛选 利用 CAIDD 技术开展或参与企业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快速设计与发现。 针对企业研究方向和课题需要,在课题立项及创新药物研发源头为企业提供最先 进的技术服务。 2、靶向型换代产品快速开发 利用 CAIDD 技术提高现有上市药物的靶向性,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副 作用,从本质上提高企业已上市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帮助企业快速开发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靶向型替代产品,延续企业产品生命力和企业竞争力。 应用领域:医药领域。 应用领域举例:1、现代化靶向型中药开发 CAIDD 技术利用针对多种生物靶点的药物传递技术,结合 Dendrimer 药物 包接及靶向诱导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靶向新制剂与 新剂型,从本质上实现中药的靶向传递和现代化。 2、蛋白质欧联药物开发 利用抗体对生物靶点的特异性识别特征,CAIDD 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蛋白欧 联型靶向药物的快速开发,取得一类新药自主知识产权。 3、一类兽药快速研发 CAIDD 平台提供兽药现代化改良服务,通过 CAIDD 靶向化技术改良现有上 市兽药的靶向功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水溶性,消除药物异味,为企业创造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与传统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手段进行新药开发筛选相比,CAIDD 技术具有节 约成本与时间的显著优势且筛选效果与传统手段媲美。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议 1、 提供新型先导化合物→结合企业在研项目在一定时间内为企业提供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先导化合物; 2、 参与筛选先导化合物→利用先导药物数据库为企业提供筛选新型先导化 合物的服务; 3、 企业新产品的靶向开发→利用靶向化技术为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创新新药 4、 企业现有的靶向化换代→利用 CAIDD 技术提高现有药物的靶向性及生 物利用度快速研制换代产品。
天津大学 2021-04-11
交互协作机器人装配与抓取技术
(1)基于低成本RGB-D传感器的平面抓取: ① 非规则物体的抓取位姿检测 ② 并可泛化到未训练过的物体实例 (2)基于低成本RGB-D传感器的全空间6自由度抓取: ① 散乱放置、非规则物体,可针对特定实例或物体类别 ② 无需特定物体模型 ③ 支持UR5机器人或其它标准6轴工业机器人通信 (3)机器人柔顺装配:基于视觉/力控引导的插孔、层叠装配。 (4)学习与人机协同功能:从人的视频示范中学习任务与抓取姿态约束,针对人机协作装配任务,从人的操作示范中学习并预测人的动作。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自主巡检与故障监测机器人技术
(1) 长时间鲁棒定位与建图:未知室内外环境下激光雷达/视觉建图,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时段场景识别克服天气/季节/场景变化并修复运动对象干扰,分层路径规划实现高效率自主导航。 (2) 电力设备表计识别: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研发形成移动终端侧的典型指针式表计自动读数技术。 (3) 电网设备图像部件级实例分割: ① RGB-T自动标注技术突破了制约设备样本获取难的共性瓶颈; ②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技术攻克了背景复杂、目标占比小和多目标共现的电网设备部件级分割难题; ③ 弱/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了样本利用率,大大降低标注成本; ④ 模型压缩与加速技术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识别方法在低功耗移动终端侧应用成为可能。 (4) 设备图像故障监测:基于红外/紫外/可见光的电力设备过热、渗水、漏油、明火等典型故障检测与故障报警,具备自定义通信报文与远程推送功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石墨烯能源与传感应用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典型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狄拉克电子结构、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在高速、高质量薄膜器件集成等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优势。然而,本征石墨烯呈金属或半金属特性,限制了其在器件中的应用。本成果从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出发,探索调控石墨烯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推动其在纳米能源和传感器件中的集成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 1.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大面积可控制备、转移工艺,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技术; 2.开发了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产品,具有规模集成的纳米能源器件制造方法和工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超过 15%;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比同类商用光电器件高 3 个数量级,在保持同样光电流响应的情况下,其暗电流和噪声等效功率分别了降低了 2个和 3 个数量级; 3.开发了系列柔性传感器产品,及面向移动医疗可穿戴应用的传感器制造方法和工艺。不仅可探测应变、压力、扭转、有机物、声波等信号,还对多种微变形(包括损伤、振动等)高灵敏度识别,具有与生理信息互联的特点,可监测和扫描生命体的生理状态,如脉搏、呼吸、心跳、语音等人体活动。 
清华大学 2021-04-11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与装备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必将促进科学与经济的进步。研究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制备技术与工艺创新,开发节能高效“环路”循环流化床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研究碳纳米管改性技术,开发出工质相变的新型碳纳米管气相分散设备与工艺;研究碳纳米管与基体复合技术,发展气相分散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复材界面技术,创制纳米增强碳纤维的智能一体化装备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究团队获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4-22
薄膜蒸发与精馏耦合分离技术及设备
柔性智能互动终端的关键材料与传感器件是实现物联网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为其 中不可取代的关键元件。本团队在前期工作中针对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含材料合 成、导电墨水配方调制、大面积卷对卷制程工艺和柔性触控样机制备,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条从材料、工艺 到器件应用的产学模式;并做了一系列十余项的专利布局(发明专利12篇,授权专利6篇)。其采用的技 术方法如下: (1)低成本的表面图形化工艺。包含基于光酸显影的可图形化配方调制、基于表面能差异化驱动的 自组装电极图形化,相比较于传统的激光、黄光刻蚀,溶液态的图形化方式成本更低,同时可保证满足柔 性触控传感器的线宽/线距要求; (2)高稳定性的纳米银导电薄膜。基于单分子缓蚀剂修饰的纳米银线稳定性提升方案,相较于业界 传统的单级分子蒸馏存在分离效率不高、能耗 较大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常规精馏方法又会使某 些活性组分发生热变质或分解能等不足。薄膜蒸发 与精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本技术成果 将薄膜蒸发的高效蒸发性与精密精馏的高分离度融 合于一台完整的设备中,既可避免热敏性物质长期 暴露于加热器内,又可使各组分通过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