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容器用高性能介电复合材料
现代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电子材料的介电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能得到具有高介电系数、低损耗、易加工等综合性能优越的新型电子材料。本复合材料利用陶瓷材料的高介电性能和高聚物材料的绝缘电阻高、加工性能好、介电损耗小等优点,制备出具有高介电性能、易加工的复合介电材料。高介电材料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绝缘材料,由于它有着很好的储存电能和均匀电场的性能,因而在电子、电机和电缆行业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种超级电容器、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负极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依次包括导电基底,以及生长于导电基底表面的无定形碳层,所述无定形碳层中嵌有粒径为 2nm~40nm 的锰氧化物颗粒,所述无定形碳层的厚度为 2nm~300nm,所述锰氧化物颗粒包括 Mn3O4 颗粒以及 MnO颗粒,所述 Mn3O4 颗粒以及 MnO 颗粒的质量比小于 5:8。本发明选择由 Mn3O4 纳米颗粒以及 MnO 纳米颗粒组成的锰氧化合物层作为负极的活性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玻璃电容器和封装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电容器和封装装置,玻璃电容器包括玻 璃介质层,附着于玻璃介质层一面的第一金属电极层以及附着于玻璃 介质层另一面且与第一金属电极层成中心对称的第二金属电极层;第 一金属电极层为长方形的,第一金属电极层的一端作为电极 2a 的引出 端 2b,另外三端分别与相应的玻璃介质层边界之间形成留边 3a、3b、 3c;留边 3a、3b、3c 作为绝缘端;引出端 2b 与玻璃介质层齐平,引 出端 2b 的厚度大于所述电极 2a 的厚度。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电容器的 储能密度远远高于聚丙烯的储能密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超级电 容器包括电解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两电极均由表面覆盖有具有 赝电容性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柔性纤维状基底构成,其中,第一电极的 一端为螺旋状结构,第二电极为线状结构,第二电极置于第一电极的 螺旋状结构中;电解质包覆第一电极的螺旋状结构和第二电极位于第 一电极的螺旋状结构中的部分,使两电极充分结合。本发明有效地解 决了目前电容器比能量低,常规制备工艺中具有赝电容性能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两相流固相颗粒电容在线计量技术
根据两相流中固相或者液相介电常数和气相的差异,实现介质浓度的测量,通过相关法获取流动速度,从而实现固相或者液相流量的测量。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目前该技术可以实现超低浓度下流量的非接触式测量。 两相流固相颗粒电容在线计量技术可以实现超低浓度下两相流的非接触式流量测量。实现超大管径(2米)下的非接触式计量,有效扩大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从1毫米到数米),基本能满足所有常规尺度下的应用。大大改善两相流计量技术无法满足工业需求的问题,推动相关企业的生产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对企业的节能减排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MMC的含电容器桥臂的单相—三相变流系统
一种基于MMC的含电容器桥臂的单相—三相变流系统,由单相两桥臂变流器和三相三桥臂变流器“背靠背”联接而成,主要用于电力牵引的单相电源到三相电机的有功功率传递;将电容器桥臂与MMC桥臂相组合,最大限度降低系统造价;其中电容器桥臂由两套相同的电容器组串联而成,电容器组皆由同规格的直流储能电容串并联构成;MMC桥臂由两套相同的MMC链串联而成,MMC链由一个电感L与p个结构相同的功率模块串联,功率模块为单相半桥结构,均由一个IGBT半桥和一个直流储能电容构成;该系统尚可补偿谐波和无功功率,也适于变压、变频、变相等场合;本实用新型技术先进、可靠,易于实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全自动血涂片显微成像仪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永红课题组研制了全自动血涂片显微成像仪,可以对血细胞显微结构成像、分类、计数进行分析,利用成像仪对血涂片细胞形态显微图像进行全自动化的大量采集,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这些高清图像进行半监督学习,进而识别新冠肺炎血细胞的特征,用于辅助诊断。 为了尽快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研发人员与合作者已组织了临床实验,成像仪被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血涂片检测并发现了“吞噬细胞变大、淋巴细胞减少、 破裂细胞增多” 异常变化,为新冠肺炎快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清华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计算MR成像
一、项目简介 智能计算MR成像主要是基于脉冲序列设计、成像、重建、处理与分析的全链路优化思想,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与大数据方法,研究新体制智能计算成像理论、方法与应用,突破现有系统将成像与分析分治难以兼顾的不足,从而为医学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更快的成像手段、更好的成像质量以及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成像模式。 二、前期研究基础 无 三、应用技术成果1)基于深度学习的信息保持压缩感知重建(左图为填零重建、右图为所提方法)
厦门大学 2021-04-11
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仪
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仪是数字显微技术、微流体力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用于自动分析颗粒或液体中的悬浮细胞。当样品流过检测区时,仪器会捕捉样品的影像,影像中的每个颗粒将被分析,生成关于颗粒的数量、尺寸、透明度、形态等方面的数据。也能用于实时分析颗粒的动态过程。形态分析软件还可用于分析特殊形态的颗粒,或者用于分离一些亚颗粒群体。该成像仪器利用高速重复频率的激光脉冲作为主动照明光源,利用时空频映射对成像区域进行频分扫描,该扫描完全利用光源本身的光谱特性实现,没有使用机械或电子的扫描装置,因此可以大大提升扫描成像的速度。目前实现了超高速成像仪的帧率可以达到1 百万帧/秒至 20 亿帧/秒的帧率,可以连续记录 10 万帧以上的影像数据,成像分辨率小于1 微米,可以连续观察非周期性的无规律的偶发事件。在应用方面,已经进行了超高速无标记流式细胞成像实验,可以实现对血液细胞当中的早期癌细胞(CTC)进行高精度高通量的筛查,成像通量超过 100 万细胞/秒,是目前常用的流式细胞仪的 1000 倍。另外,在高速气溶胶(PM2.5、PM10)成像机制上也进行了应用,可以实现气溶胶喷口速度在 10 米/秒的情况下进行颗粒成像,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类似的仪器出现。因此,超高速激光扫描显微成像仪拥有传统检测仪器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通过高速成像,获取传统仪器无法得到的信息,解决多个交叉领域的关键问题。
清华大学 2021-04-11
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仪
高速细胞检测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流式细胞检测以其较大的 检测通量成为高速细胞检测的首选方案。本成果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仪灵活运用了高速光纤通信、微波光子技术及光信号处理技术,结合高速数据处理和生物医学技术,实现了对传统 细胞成像速度的巨大突破。与此同时,在获取了海量的细胞图像之后,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 进行快速数据压缩、人工智能图像分类处理、细胞特征提取等操作。通过细胞图像获取每一 个细胞的核心参数,从而将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细胞)快速转换为直观可读的信息呈现形式, 为细胞特性的分析以及疾病的诊断提供第一手的,准确的资料。 创始团队基本来自于清华大学,拥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并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京 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京天坛医院实验室等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项目合作。同时获得天使轮投资,拥有发明专利两项,并获得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第十二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受到业内一致好评。 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仪是数字显微技术、微流体力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用于自动分析颗粒或液体中的悬浮细胞。当样品流过检测区时,仪器会捕捉样品的影像,影像中的每个颗粒将被分析,生成关于颗粒的数量、尺寸、透明度、形态等方面的数据。也能用于实时分析颗粒的动态过程。形态分析软件还可用于分析特殊形态的颗粒,或者用于分离一些 亚颗粒群体。该成像仪器利用高速重复频率的激光脉冲作为主动照明光源,利用时空频映射 对成像区域进行频分扫描,该扫描完全利用光源本身的光谱特性实现,没有使用机械或电子 的扫描装置,因此可以大大提升扫描成像的速度。目前实现了超高速成像仪的帧率可以达到 1 百万帧/秒至 20 亿帧/秒的帧率,可以连续记录 10 万帧以上的影像数据,成像分辨率小于1 微米,可以连续观察非周期性的无规律的偶发事件。
清华大学 2021-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559 5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