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功率解耦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简介:本发明属于单相光伏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功率解耦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该电路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并联的光伏电源、BOOST升压单元、全桥逆变单元、功率解耦单元、LC滤波单元和电网。该方法步骤为:1)光伏电源的电压经BOOST升压单元进行升压;2)经步骤1)升压后的直流电压通过全桥逆变单元逆变成交流电压;3)功率解耦单元通过控制功率解耦单元中MOSFET开关管Sc1和Sc2的开通关断时序,在电感Lc上产生一个功率向量;步骤4)从步骤3)输出的交流并网电压信号由LC滤波单元滤波后接入电网。本发明的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以小容量薄膜电容代替大容量电解电容,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发电成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六自由度微振动抑制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六自由度微振动抑制平台,包括基础平台、负载平台、 完全相同的六套单自由度主被动复合隔振装置以及控制器,每套单自 由度主被动复合隔振装置上下两端分别与负载平台和基础平台连接。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计算逻辑轴信号、计算逻辑轴控制信号、计 算物理轴实时控制信号和传递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刚度可调,能 够对 X 轴、Y 轴、Z 轴的平动方向及转动方向的六自由度微振动进行 抑制和隔离,能够适合不同的场合,可以有效的衰减不同频段的微振 动,为微振动环境下的精密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相机系统的取像同步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机系统的取像同步控制设备,包括同步脉冲发生器、第一和第二脉冲可调模块、光束发生器和分光镜组件,其中同步脉冲发生器用于按照所设定的脉冲周期和宽度,对所有相机和第一脉冲可调模块同步发出脉冲信号;第一、第二脉冲可调模块分别用于对脉冲信号执行前沿后移和后沿前移处理,并发送至光束发生器;光束发生器按照脉冲信号发出准直光束或无衍射光束,并经由分光镜分光后同步到达各个相机,由此实现对同一光束的取像同步控制过程。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取像同步控制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作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有杆泵抽油机抽油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杆泵抽油机抽油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通过采集抽油机悬点载荷和位移数据生成地面示功图,由波动方程计算得出地下泵功图;根据泵功图图形特征,应用模糊逻辑进行游动阀漏失等泵工况分析及控制:若有严重故障则停机待检,否则根据分析得出的泵充满程度调整运行参数,若符合“抽”条件则计算或调整停抽时间进行“间抽”控制,否则根据泵充满程度计算新的冲次参数。采用该方法的 ARM 嵌入式抽油控制器,可将泵功图诊断和实时抽油控制结合起来,实现故障保护、停抽、“间抽”或冲次参数调整,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精确控制浸没式光刻机浸液温度的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控制浸没式光刻机浸液温度的装置,包括增压泵;初级热交换器,其浸液入口与增压泵出口连通,浸液在其中进行热交换,实现浸液温度的初级调控;次级热交换器,其浸液入口与初级热交换器浸液出口连通,浸液在其中进行再次热交换,实现浸液温度的次级调控;流量伺服阀,其入口与初级热交换器浸液出口连通,与次级热交换器形成并联,用于调节进入次级热交换器的浸液流量。通过协调控制进入初级热交换器和次级热交换器的冷媒流量,并结合流量伺服阀对进入次级热交换器的浸液流量的调节,可实现对浸液温度的两级调控,从而获得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直流电机的驱动-调速一体式约束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的驱动?调速一体式约束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将这种驱动?调速一体式的控制技术应用于直流电机,首先利用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技术在串级电路和转速的光电编码器采集的转速信息的基础上对系统的集总干扰进行估计,得到重构后的集总干扰信息,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相关技术设计出针对直流电机的带输入约束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在保证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基础上,因为不需要使用电流、电压以及转矩传感器,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统容错能力,同时可以明显地抑制参数摄动和负载转矩突变等因素引起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直流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的控制精度和干扰抑制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独立无刷双馈感应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电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无刷双馈感应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 电压控制方法,将无刷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功率绕组 PW 电压矢量分解 为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 d 轴和 q 轴分量,调节控制绕组 CW 电流幅值 使 PW 电压的 d 轴分量收敛至 PW 电压的参考幅值,调节 CW 电流频 率使 PW 电压的 q 轴分量收敛至 0,当系统稳定时 PW 电压矢量与同 步旋转坐标系的 d 轴重合,于是同时实现了对 PW 电压幅值和频率的 控制。该控制方法省去了速度传感器,降低了发电系统的硬件成本, 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并增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无机壳电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 板包括内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齿部以及连接所述齿部的冷却介质流道, 所述齿部内设有挡板,从而形成齿部流道并与连接齿部的冷却介质流道连通,使得冷却介质可沿所述流道在冷却板中流动,实现对定子的 冷却;散热齿,其包括散热齿根部和散热齿齿部,用于将所述电机绕 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板,并通过所述冷却介质传递出去,实现对 所述电机的定子和绕组的冷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的冷却 结构的分数槽集中绕组无机壳永磁电机。本发明的冷却结构不仅可以 对电机定子齿和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基于控制冲击能量的微幅冲击磨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控制冲击能量的微幅冲击磨损试验装置,解决了现行冲击磨损研究方法的不足的问题。基于控制冲击能量的微幅冲击磨损试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阻尼冲头,一端与所述阻尼冲头连接的拉杆,位于所述拉杆另一端且在所述拉杆作用下的可作直线运动的能量块,设置在所述能量块一侧的磁栅尺,与所述磁栅尺配合使用的磁栅尺读数头,与所述能量块连接的块夹具,以及位于所述能量块尾端方向且其上固定有管夹具的试样装夹底板。本发明采用控制速度来控制能量块能量的设计,实现了从能量角度来研究微幅冲击磨损,有效地克服了现有通过力的角度来研究微幅冲击磨损的缺陷。市场前景分析:摩擦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379 3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