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风力发电机叶片一次成型制备
目前国内外生产大中型风机叶片都采用分步制备、粘结成型工艺,即先分别制作叶 片的上、下外壳和芯梁后,再粘成一体。这种工艺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由于粘 接剂的强度比复合材料上下壳的强度低,粘结起来的叶片强度就远不如整体一次成型叶 片(不使用任何粘接剂连接)的强度高;其次,多步成型一般很难确保叶壳、芯梁等部 件在每一个截面的加工精度、粘接定位精度以及粘接时的压实精度,直接影响成型后的 叶片外形精度和实际效率,除非有十分熟练的技工和完善的机械化加工装备;第三,分 步制备中的每一个部件都需要一个专用模具,模具多、厂房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 我们发明的新技术是借助智能芯对叶片一次成型,不再使用任何粘结剂,提高了叶片的 力学强度,其直接效果是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用量;由于采用了智能芯,叶片外壳固化时 智能芯膨胀形成足够高的挤压力,使得成型后的叶片外形与设计的外形相同,能够确保 叶片的气动效率;由于这种高精度叶片外形是由工艺本身实现的,不是由生产员工的技 能取得的,因而,新技术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就大大降低;最后一点也十分自然,一次成 型叶片的生产周期比传统成型方法大大缩短。
同济大学 2021-04-13
轴箱副构架交叉杆直线电机转向架
本转向架有利于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同时提高车辆直线运行稳定性能;这种轴箱 副构架交叉杆直线电机转向架,主要应用于直线电机车辆,并适用于其他采用类似轴箱 副构架及其具有导向机理的转向架及车辆,它能够保证直线电机车辆有足够的直线运行 稳定性,同时又能保证轮缘不接触钢轨,使车辆安全地通过小半径曲线。提供一种既能 提供较高的抗菱刚度又能提供一定导向作用的轴箱副构架交叉杆直线电机转向架。本发 明提出的轴箱副构架交叉直线电机转向架。图 1 为该转向架三维视图, 图 2 轴箱副构架 交叉杆直线电机转向架主视图,图 3 轴箱副构架交叉杆直线电机转向架俯视图,图 4 轴 箱副构架交叉杆直线电机转向架侧视图。 其结构实现:采用内侧悬挂,一个转向架有四个曲臂,曲臂两两焊接形成副构架臂, 然后把副构架臂安装在同一轮对的两个轴箱上,通过两杆把一个转向架的两个副构架臂 连接起来(附图 1(2)),副构架臂用一弹性悬挂挂在构架上,线性电机一端以一个轮 对的两个轴箱体为支点、另一端以另一车轴为支点实现轴间弹性悬挂,线性电机与感应 轨间隙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转向架副构架靠近车体中心一侧。轴箱与构架之间用 橡胶弹簧连接,根据设计要求提供较小的横向、纵向及垂向刚度,为了保证在车辆运行 中线性电机与感应轨之间的间隙不致变化过大,垂向刚度相对较大;构架与摇枕之间采 用心盘及弹性旁承共同承载方式,摇枕与车体之间的在横向与垂向通过空气弹簧实现, 纵向通过牵引拉杆实现;对于制动,采用磁轨制动加轴盘制动方式。 技术指标:在最小通过曲线半径 R50m,直线运行最大速度小于 120km/h 时,满足相关标 准的安全性能指标,平稳性指标为优。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新型智能燃气表电机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燃气表电机阀,由阀体、电机(4)、变速装置(2)和阀杆(10)组成。通过阀体内壁安装的电机(4)、变速装置(2)、离合装置(13)、阀杆(10)等执行机构实现在开阀门与关阀门时无堵转,并利用储能弹簧(14)实现快速关阀,利用卷簧组件(3)降低电机(4)的启动力矩实现小电流开阀,降低了电机阀的使用能耗,提高其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燃气表上,应用范围广泛。
四川大学 2016-10-10
火电机组脱硫塔超净排放改造技术
国家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对火电机组烟气的超净排放已成为国家的强制行为。虽然许多单位对火电、钢铁的煤热锅炉的脱硫和烟气净化系统进行了强化设计和改造,甚至还加装了GGH或湿式电除尘设备,但排放的烟气要始终维持低于5mg/m3的除尘要求仍有一定难度。 而要实现烟气的彻底超洁净排放,需要采用我们新研发的AGECS工艺对脱硫塔进行全方位诊断和技术改造。与湿式静电除尘设备(WESP)工艺相比,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变磁通磁阻电机绕组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磁通磁阻电机的绕组机构,应用于具有双 定子结构的变磁通磁阻电机上。两个定子具有相同槽数,同轴连接, 变磁通磁阻电机具有一套电枢绕组和一套励磁绕组,电枢绕组与励磁 绕组分别排列在两个定子上。按照本发明的变磁通磁阻电机的绕组机 构,可以解决电机下线难,无需在电枢与励磁绕组之间增设绝缘材料, 提高槽利用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超导电机的力矩传导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电机的力矩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力矩传导结构设置于低温转子与常温电机轴之间,且其为圆筒状的支 架状刚性结构,由此在所述低温转子与所述常温电机轴之间形成延长 的热传导路径。按照本发明实现的多层力矩传导结构,能够通过法兰 与梁结构配合使用,在结构部件中合理开孔以增加热传导路径,从而 显著减小力矩传导结构的漏热;从低温转子的内部支撑转子系统,充 分利用了转子与电机主轴之间的空间,不会占用额外的轴向空间,不 会增加电机的轴向长度;该多层力矩传导结构加工方案灵活,尤其适用于大型超导电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Ø 无刷直流电机以其功率密度高、系统效率高、控制性能好等特点广为应用。但是为了得到较高的控制性能,需要安装位置传感器,一般是霍尔位置传感器,这样会增加很多成本。本项目采用DSP为控制核心,通过检测无刷直流电机的端电压可以检测出转子位置,从而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研究与开发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是现阶段风力发电的主流机型,针对大型双馈风电变流器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课题持续深入研究了大型风电双馈风电变流器的控制理论技术以及机组设计技术,实现了双馈风电变流器数字化、智能化控制,高可靠,高稳定运行,缩短了与国外双馈变流器的差距,将风电变换器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内部运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与变桨的协调控制,研究了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外接Crowbar电路的控制方法,提高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以上相关的研究工作紧紧贴近风电发展的实际需求,并结合中国风电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为使我国大型双馈风电变流器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如Wind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电机工程学报等杂志,基于以上成果本课题组申请授权了多个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上述双馈风力变流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1.25MW、2MW、3.6MW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 2009年4月通过产品鉴定,现已通过上海电气实现产业化。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电机设计工程师
人才需求:设计新型电机,能转化实际工艺量产的工程师
宏洋电机(威海)有限公司 2021-06-30
24019手摇胶质瘤发电机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580 5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