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应用边界安全访问控制系统
本系统基于Socks协议实现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应用层实现,能提供高安全性、高灵活性、细粒度控制的、高效的网络安全服务,并不会与所应用的网络环境、应用环境产生冲突,独立于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   项目简介: 本系统基于Socks协议实现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应用层实现,能提供高安全性、高灵活性、细粒度控制的、高效的网络安全服务,并不会与所应用的网络环境、应用环境产生冲突,独立于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汽车方向盘上控制油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击子弹,可利用现有枪支进行发射,能够有效制服犯罪嫌疑人等。本项目旨在把汽车油门踏板从刹车踏板旁边移走,然后再方向盘略上方装置一个透明圆盘(或圆环)来 代替油门踏板(见图),圆盘的下方装有适当的传动装置与油门线相连。驾驶员可通过大拇指按压圆盘实现 对油门的控制。该技术彻底根除了传统驾驶方式中踩刹车时误踩油门而引发事故的隐患,同时也消除了上坡起步这样的 操作难点。采用这个新技术驾车更安全,更易掌握,可以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这个新技术也是驾驶技术史上一个难得的突破,难在这个突破必须有理论上的寄出也正因为如此。这个 技术将有极强的生命力。技术特点: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一个肢体(四肢之一),有时同时进行了两项操作。比如两轮 摩托车驾驶员的右手同时进行方向与油门的操作;又如汽车上坡起步时,驾驶员的右脚同时进行刹车和油门 的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我们称为符合操作。在车辆转弯时,驾驶员的双手有时轮换交替的握住方向盘,然 而任意时刻都至少有一只手是握住方向盘的。这种用两个间歇性的动作以互补的形式合成一个连续性的动作 的功能是人体的基本功能。比如我们的步行也是这样。上述两项人体功能的因素,是这个新技术的基础。圆盘或圆环型的操作部件,以及这种操作行驶时的两手能够同等操作,全方位同等有效。这是新技术的 尚正,它使上述两项人体功能同时得到充分发挥。应用范围:各型车辆都可应用,但三个专利也有侧重,其中第一个特别适用于改装,第二个一般运输车 辆都可以应用,第三个适用于工地车辆、农用车辆。对残疾人驾车也提供了一种选择。市场前景:采用这种新技术的车辆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学会传统驾驶技术的人改用新技术也很容易。合作者的收益:每辆车仅增加100-150的成本。对合作者的要求:L车辆工厂,要求能用新技术生产车辆,以技术入股方式合作;2.有关车辆工程的研究臓,要求能有立项研究的能力,以联合研发的形式合作。
西南大学 2021-04-13
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形式较为严峻,2019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中,有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0.7%。污染天气频发是现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和难点,其中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第一大排放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对此,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严控燃煤电厂排放标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浙江大学团队创制多环境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对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集成和其他多种废气处理均有针对性处理效果。其中,烟气脱硫超低排放采用三种核心技术,电石渣-石膏法脱硫技术,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显著增强脱硫效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塔内烟气流场优化技术,在解决塔内旋流问题的基础上大幅加强气液平均分布:高效托盘技术,通过优化开孔率、气液比、烟气流速进行参数优化,实现高效脱硫、除尘。烟气脱硝技术采用中低温脱硝,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流体脱硝喷枪和脱硝高效响应-反馈控制系统,首创的宽温窗高抗性脱硝催化剂实现了90%以上的脱硝效率。烟气除尘技术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经厂区改造后除尘效率显著提高。项目为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烟气排放控制均有针对性帮助,经技术改造后均可实现排放达标且减少成本。
浙江大学 2023-05-11
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有源噪声控制是指在通过激励次级源,使其辐射的声场与实际的声场相抵消,进而使得在特定的空间内达到降噪的目的。与传统的被动噪声控制相比较,有源噪声控制对低频噪声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具备体积小、配置灵活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实施的难点在于噪声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多样的噪声源特性、声场传递路径的复杂性、噪声控制区域的复杂性等,导致有源噪声控制长期以来难以在实际的降噪应用中发挥作用,当前较成熟的商用有源降噪方案主要有源降噪耳机和汽车发
南京大学 2021-04-14
特种车辆用线控制动系统
1. 痛点问题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成为现实。这对应用于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车辆的制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制动系统为真空助力器,该产品依赖于发动机为助力器提供真空动力源,而应用于该领域的车辆大多为新能源电动车,取消了发动机,无法直接为车辆制动系统提供真空动力源,且不能配合电动车实现能量回收功能。另外,传统制动系统是纯机械部件,无法为该类特种车辆的智能化需求提供主动制动、辅助制动等功能。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所研究的特种车用线控制动系统,是一种基于液压传递的全解耦线控制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増扭机构(齿轮、丝杆、螺母)、制动主缸、前后壳体、踏板推杆、行程传感器、液压力传感器、电机控制器等组成。项目成果所涉及到的新型踏板行程传感器将踏板推杆的平动转化为传感器内部器件的转动,基于此,可以通过在推杆上设计不同曲率的沟槽,将传感器设计为非线性、线性以及不同的物理精度。所涉及的全解耦电子助力器,制动踏板推杆和制动主缸活塞之间无机械链接,属于智能制动执行器,满足特种自动驾驶车辆对制动系统主动制动的功能要求、取消了传统制动系统对发动机真空度的依赖、具备配合电动车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的功能。 解耦原理:踏板推杆与制动总泵推杆之间无连接,制动系统的动作依靠电信号或者行程传感器信号进行控制实现。 工作原理: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踏板推杆向前移动,推动行程传感器内部旋转件转动,传感器记录旋转部件的转角,根据推杆滑槽曲率计算出踏板推杆实际行程,识别驾驶员制动意图。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系统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执行器电机动作,电机驱动丝杆和螺母,讲转动转化为平动,推动制动缸活塞建立液压制动力,作用在轮边制动盘上,产生制动力。 合作需求 寻求与特定场景自动驾驶、特种车辆线控底盘、智能轮边执行器等行业客户合作,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共同推进特种场景下自动驾驶汽车发展。
清华大学 2021-11-12
整车多能源控制系统(技术)
成果简介:采用了由局部管理层、整车信息管理层、人机接口与通讯扩展接口层组成的三层综合网络系统结构,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电动车整车网络布线,自主定义了电动车辆CAN总线通讯协议,成功地实现了整个电动车的综合控制,将电动车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该技术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最有效地管理电动车辆有限的能量,实现电动车辆效率最大化,估计电池组的剩余电量及车辆续驶里程、单体电池及成组电池的检测与电池组温度控制、电机及空调等耗能部件的功率分配等内容;二是如何解决电动车辆运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高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农用高效发电系统控制方案
本成果主要瞄准农村家用发电系统中存在的工况复杂,小型化等问题,以及影响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控制精度提升的关键问题——干扰和不确定性, 在确保风力发电系统在所有运行风速范围内能够稳定运行以及捕获最大风能的前提下,通过对风机特性和受扰特性进行机理研究,设计新型的、 可行有效的抗干扰复合预测优化控制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
本项目将矩阵变换器技术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相结合, 在发挥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良好传动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矩阵变换器作为功率变换电源,构成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达到高效与节能的目的。
扬州大学 2021-04-14
多网络协同处理和控制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超稳定微环境控制系统
以投影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超稳定运动工件台以及激光干涉测量仪等为代表的超精密设备对其加工环境要求及其苛刻,对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湿度、洁净度都必须加以超稳定的超稳定控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以投影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超稳定运动工件台以及激光干涉测量仪等为代表的超精密设备对其加工环境要求及其苛刻,对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湿度、洁净度都必须加以超稳定的超稳定控制。以光刻机为例:在光刻机工件台实际工作过程中,温度的空间不均匀性或者随时间漂移性都会严重影响光刻机的定位精度和套刻精度。具体表现有:工件台关键部件会由于空间温度的漂移而产生形变进而导致运动误差,而以激光干涉仪为代表的超稳定测量仪器的波长会受温度、压力影响,波长的漂移势必会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进而最终影响光刻精度。除此之外,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和化学腐蚀物也均会对工件台的运动性能造成显著影响。无论对于精密加工装备还是测量设备来说,当精度达到纳米级时,由环境参数波动引起的误差因素就成为限制其精度的一大障碍,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引入一套环境控制系统来保证这些精密设备的苛刻工作环境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8 69 70
  • ...
  • 314 3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