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托匹司他及片的研制
托匹司他(Topiroxostat)化学名称为4-[5-(吡啶-4-基)-1H-1,2,4-三唑-3-基]吡啶-2-甲腈,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非嘌呤骨架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R)。体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100μmol/L时对醛氧化酶、嘌呤核苷酸氧化酶等的抑制作用不足10%。托匹司他及片的研制项目通过对XOR的选择性阻断作用(ki值:5.1nmol/L)从而发挥抑制内源性尿酸的形成。此外,本成果对其他嘌呤嘧啶代谢酶无阻断作用,它是针对XOR的特异性抑制剂。课题组已完成其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研究、初步稳定性研究和片剂处方工艺研究等,原料药及片剂的制备工艺先进、可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托匹司他为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抑制尿酸的生成。传统药物只对还原型有抑制作用,因而本成果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本成果是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与传统药物别嘌呤醇(嘌呤类似物)相比,不会影响嘌呤及吡啶代谢及其酶的活性,不需要重复大剂量给药来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小等特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免洗载玻片 盖玻片 双凹片
产品详细介绍 载玻片     材质:载玻片是在实验时用来放置实验材料的玻璃片,呈长方形,较厚,透光性较好;盖玻片是盖在材料上,避免液体和物镜相接触,以免污染物镜,呈正方形,较薄,透光性较好。     作用: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诗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然后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生物。     用法:     1、涂片法是将材料均匀地涂布在载玻片上的一种制片方法。     涂片材料有单细胞生物、小型藻类、血液、细菌培养液、动植物的疏松组织、精巢、花药等。     涂片时应注意:(1)载玻片必须清洁。(2)载玻片要持平。(3)涂层须均匀。涂抹液滴在载玻片中间偏右,用解剖刀刃或牙签等涂匀。(4)涂层要薄。用另一载玻片作推片,沿滴有涂抹液的载玻片面(二载玻片夹角应为30°-45°)由右向左轻轻推动,涂成均匀一薄层。(5)固定。如需固定可用化学固定剂或干燥法(细菌)固定。(6)染色。细菌用亚甲基蓝,血液用瑞氏染液。染色液要盖住全部涂面。(7)冲洗。用吸水纸吸干或烤干。(8)封片。长期保存用加拿大的树胶封片。     2、压片法是将生物材料置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施加一定压力,将组织细胞压散的一种制片方法。     3、装片法是将生物材料采取整体封固制成玻片标本的方法,用此法可制成临时或永久装片。     装片材料有:微小生物如衣藻、水绵、变形虫、水螅,植物的叶表皮;昆虫的翅、足、口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     装片法制作时应注意:(1)手持载玻片时,应注意持平,或放在平台上。滴水时水量要适当,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度。(2)应将材料用解剖针或镊子展开不使重叠,展平在同一平面上。(3)放盖玻片时,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出现气泡。(4)染色时,将一滴染色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盖玻片下的标本均匀着色。着色后,用同样的方法,滴一滴清水,把染色液吸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盐城锦辉玻璃仪器厂 2021-08-23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片 (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温州市教育学院实验厂 2021-08-23
正常人染色体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主要包含新型锂电池、钠电池、锌电池等新能源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储能等领域。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 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 18 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具有清洁环保优势。 可合作宏量制备及大容量电池装配,推进中试和产业化,将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1-02-01
一种电池箱、电池模组及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模组及新能源汽车,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盖体和密封圈;所述箱体包括底面及设置于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所述底面与侧壁形成一容置电池的容置空间;所述盖体包括顶面及设置于所述顶面四周的侧壁,所述盖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以使所述箱体与盖体盖合时,所述箱体的开口与所述密封圈接触;所述电池箱还包括密封填充物,在所述箱体与盖体盖合时,所述密封填充物设置盖合位置处的顶面四周的侧壁与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可以在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相对于 LiCoO2,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18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60-80 万/年经费与 100-200m2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大容量控温控压反应釜、连续式沉淀反应釜、箱式气氛炉、旋转窑炉、电池封装机等设备,进行材料制备的进一步工艺优化、宏量放大制备以及大容量电池装配试验,推进中试和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铅碳电池技术
比传统铅酸蓄电池具有更高的比功率、更长的使用寿命,比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能量。在特定的放电深度范围内,充放电功率可提高50%,循环寿命比普通铅酸蓄电池延长3倍以上。同时比电容器与电池的外并方式简化了外电路,大大降低了生产费用。由于铅碳电池负极中加入过高的碳材料,导致充电时负极过早析出氢气;同时,碳材料超级电容的放电区间与铅负极的放电区间并不一致,这是制约铅碳电池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铅碳电池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铅碳电池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本项目的研究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电能源储存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铅碳电池的生产可以减少铅的使用量、增加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解决我国传统铅酸蓄电池企业环境问题具有积极意义。项目组制作的样品电池通过多种方式的性能检测。其中以日本启停电池标准(SBA S0101)进行测试的12V9Ah铅碳电池的循环寿命超过30万次,比普通铅酸蓄电池高出5倍以上。按照欧洲EUCAR标准测试,循环寿命可达7万次,达到第4批普通电池寿命的4.3倍。
厦门大学 2021-04-11
微型燃料电池
本项目所涉及的微型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应用中最有市场前景的一个。微型燃料电池是指输出功率在100W以下,具有良好可携带性的小功率燃料电池。这类燃料电池能用于各类便携式用电设备、音像设备和计算机等信息产品。本项目以迅速地实现样机的制备、商品化以及大批量生产和高盈利为基本目标。项目进行过程中,将以现有的膜电极制备技术为基础,系列化开发、生产便携式电器使用的燃料电池。中期目标确定在不同类型的小型燃料电池,逐步以产品细分和增加产量提高市场份额。投资视市场实现情况,分期投入。本项目研究的目标集中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小型化、产业化与实用化上。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电极结构、流场形状与内填充方案、整机设计、新型催化剂合成方案和电池性能衰减的研究,达到提高电池输出功率、抬高中电流密度区电位、缩小电池体积、实现初步产业化的目的。考虑到电池的可携带性、体积和工作条件,该类燃料电池拟采用本研究团队较为成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为主,碱性燃料电池为后备方案进行开发。研究的重心将放在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与整个电池系统的整合上,以达到提高电池输出功率、抬高中电流密度区电位、缩小电池体积、实现初步产业化的目的。
厦门大学 2021-04-11
电池储能技术
电池储能技术课题组隶属于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和上海电力能源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课题组主要开展电池性能状态评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储能应用规划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承担了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上汽集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等的横纵向项目20多项。实验室拥有单体电池检测设备Arbin BT2000 4-200-5一台,Arbin BT2000 4-100-5 三台,Bitrode MCV 2-200-5二台,模块电池检测设备Bitrode FTV 1-300-100四台,一套光伏微网系统,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PARC 2273型电化学工作站,SU-15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LabRAM HR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德国布鲁克X-射线衍射仪,FTIR-8400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01 2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