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初中教学
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 J04004 初中教学电源使用说明书 一 概述 本仪器是初中教学演示实验必备的通用仪器。本仪器采用高效率直流稳压技术,电压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最高可达70%,是节能环保绿色电源,它能提供低压交流,稳压直流和直流大电流等多种输出,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并严格按JY/0361标准生产,许多技术指标高于该标准。 二 仪器使用条件 1、 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40 ℃) 交流220V±22V,50HZ±2.5HZ 2、 工作时间 输出在额定电流范围内时,本仪器能连续工作8小时 3、为保证使用者的人生安全,本仪器设有接地端子。使用时必须可靠接地。 三 技术性能 1、 交流输出:2V-12V每2V一档,共6档,额定电流5A a 各档空载电压不大于1.05U标+0.3V b 各档满载电压不小于0.95U标-0.3V 2、直流稳压输出:1.3V-13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2A a 空载电压偏调:±(2%U标+0.1V) b 电压稳定性:输入电压在198-242V间变化,在满载时各档输出电压变化量不大于0.1V c 负载稳定性:输入电压保持220V不变,负载电流在0至满载范围内变化,各档输出电压变化量不大于1%U标+0.1V。 d 纹波电压:电源电压保持在220V,满载时各档纹波电压不大于5mv(有效值)。 3、直流大电流短时输出 a输出大于10A时,8秒±2秒自动关断 b输出短时电流为40A±10A 4、过载保护 交流和直流稳压输出电流在额定电流的1.05-1.5倍间自动关断输出。 四 使用方法 1、 使用前要将仪器的接地端子可靠地接地,将本仪器的插头插入220V的市电电源插座,按下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接通,指示灯亮。 2、 负载的接入 a 使用交流输出时,转动电压调节开关至所需的交流电压档位,再将负载接入面板上的两个黑色交流输出接线柱上即可。 b使用直流稳压输出时,先调好所需的直流电压值,再将负载接入面板上的稳压输出接线柱上。 C使用直流大电流输出时,先将负载接好,再接通电源,大于10A限时8S±2S。 3、 本仪器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负载电流在1.05-1.5倍额定电流时,就会自动关断电源,再减轻负载或是排出故障,使工作电流保持在额定电流内。然后重新起动电源,接上负载,仪器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4、 使用完后应做的工作 仪器使用完后,应将交流和直流电源调到最小输出值,关断电源,电源指示灯熄灭,此时从市电插座上拔出电源插头。 五 保养与维护 仪器应放置于干燥环境中,工作场地应通风良好,且无腐蚀性气体。本仪器用1A的保险丝管,若仪器出现故障,应由专业人员维修。
宁波凯华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学生
电源
盒
产品详细介绍
长沙行知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低压
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省常州市天一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低压
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
河北省沙城中学教学仪器厂
2021-08-23
低压
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
河北省沙城中学教学仪器厂
2021-08-23
初中教学
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中学物理实验教师专用电源,交流2-12V/5A,直流稳压1.5-12V/2A
靖江市京昊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器官
芯片
成果介绍人体器官芯片的成功研发将有力推动我国生物医疗用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建立全新的生命科学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新药研发等对动物和临床实验的依赖,加速新药研发的流程并减少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微缩人工器官,以实现对人体器官功能的模拟。器官芯片高内涵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开发了标准芯片系统及器官特异性生物材料市场前景疾病模型,药物评估,个性化医疗。
东南大学
2021-04-13
智能开关
芯片
GaN系列材料具有低的热产生率和高击穿电场,是制作大功率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利用GaN材料制造的功率管拥有承受大电流、耐高压、抗辐射,耐高温而且开关速度快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高功率微波器件。随着5G毫米波通信、工业4.0和新一代雷达的发展,这种功率微波器件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这种半导体器件的负载开关驱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负载开关驱动封装尺寸小,便于大阵列集成。并且对可靠行的要求也极高。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
南京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专用
芯片
交流伺服系统是跨行业、量大面广、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机电产品,几乎渗透到所有用机电领域,是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正常生产和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南京大学
2021-04-14
智能视觉感知
芯片
1.痛点问题 元宇宙时代三维成像基础设备和数字终端成像及显示设备都将需要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工业智能和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对感知和成像极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现有的成像技术,即摄像头模组和3D成像模组,存在诸多技术和经济的缺陷,如抗扰动性能差、占据空间大、功耗大、成本高等,特别是随着传感芯片像素数的增加,传统光学成像系统需要多级较大的昂贵镜片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性能,很难应用于手机等小型化设备上,不足以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将达成光学感知的技术革新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数字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系统像差和环境像差、实现高速重构目标景物高精度三维信息,进而实现使用普通的低成本小型化单镜片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该芯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光学系统,包括大口径天文成像,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成像,克服大气湍流干扰。 2.解决方案 团队提出“智能视觉感知芯片”概念,该种芯片拥有多项优势:全球领先的4D感知技术,自适应抗干扰;创新的透镜设计方案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算法,可通过单摄像头模组实现原多摄像头模组功能,大幅降低现有成本、体积和功耗,显著提升分辨率。通过对目标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密集采样,将多维度的耦合信息解耦,重构傅里叶面的非期望相位分布,实现高速大范围的自适应光学矫正,显著降低光学成像系统尺寸与成本,提升成像效果,同时具备三维深度感知能力。 合作需求 寻求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相关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经验,能推广本技术落地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5-1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7
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