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 EPON 通信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配电网的 EPON 通信系统的动态 带宽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不同需求将智能配电网各业务分为 EF 业务、AF 业务和 BE 业务;步骤(2)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 AF 业务和 BE 业务的权值,并计算一个轮询周期内 EF 业务和加权业务的缓存量和缓 存速率;步骤(3)根据电网故障情况,对各 ONU 业务缓存速率和业务 缓存量进行修正,计算一个轮询周期内各 EF 业务和加权业务的带宽需 求量;步骤(4)根据 EPON 带宽值对 EF 业务进行分配,然后对加权业 务进行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可行性
该项目成果在徐州电厂四台200MW机组上的工程化实施,将该电厂申请报废的200MW机组变为稳定、可靠运行考核等级优秀机组,徐州电厂获直接经济效益3.00亿元,增加工业产值24.19亿元。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辨识方法,用于准确获取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根据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建立仿真模型,然后依据该仿真系统建立采用实际系统输出与辨识系统输出的加权误差平方和作为参数辨识的目标函数,运用本发明设计的优选方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最优控制参数。本发明设计的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辨识方法,采用一种新型启发式优化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可以搜索到更小的目标函数值,能得到更精确的辨识参数。更精确的辨识参数使得辨识系统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吻合较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网网损计算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电能损失率(又称线损率)是电力系统运行 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电能损失量的分析和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 管理中经常进行的工作。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计算结果误差 较大,不能满足电网管理中高效性和精确性的要求。因而如何用计算机有效的管 理各类数据,并快速而准确的进行电能损失量的分析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电力网网损计算系统是以保证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减少线损工作者强度、提 高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为目的而开发的一套应用软件。该系统是根据吉林省电力公 司对网损计算的具体要求,并吸收了以往此类系统的开发经验而开发的,具有很 强的数据管理功能和方便的图形界面维护功能,并可生成丰富的报表。在精确计 算的同时,为线损管理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友好、适用的图形维护界面。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99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在高压理论线损计算中,以小时作为时间段,近 似认为在一个小时内负荷值和发电机出力恒定,对功率损耗进行累加。 在中压理论线损计算中,以月作为时间段,用迭代算法计算各段线路的损耗。 在低压理论线损计算中,以月作为时间段,把变台后的损耗分为低压干线损 耗,单、三相接户线的损耗,单、三相表损。低压干线损耗是由通过的电量和干 线两端的电压差计算而得,接户线的损耗则由其带的户数,计算其所带电量,进 而计算其损耗。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本系统已经在吉林省电力公司实际应用,并且 顺利通过评审,受到用户的好评,综合其有点包括: 数据全部采用通用格式,易于与其他系统接口; 采用了科学而实用的模型与算法; 用户界面从用户角度进行设计,使操作大大简化; 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强大,数据报表丰富; 全面严格的测试,运行可靠、稳定。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电能损失率是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 标,电能损失量的分析和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经常进行的工 作。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电网 管理中高效性和精确性的要求。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通用的系统, 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国内所有电力公司的网损计算工作当中,经济效益可观。 应用领域:电力系统网损理论计算。
天津大学 2021-04-11
微电网综合规划软件
技术较为成熟,包括三个层次:理论研究已经完备成体系;核心算法开发完毕; 开发有实用的软件界面程序。该技术由王建学教授团队开发和维护,在微网研究 上具有多年积累,发表了多篇国际顶级期刊文章,软件正在不断完善中。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GDL定量添加机组
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6
风冷多联机组
产品详细介绍数码变容量风冷多联机组 型号:MDS030AR~MDS080AR 制冷量:8.5~22.5kW 制热量:9~25kW 制冷剂:HCFC-22    产品特点: ■MDS 数码变容量系统采用先进的制冷系统设计,经过严格的系统匹配和测试,制冷制热强劲,无论在高 达48℃ 的高温天气制冷,还是在-15℃ 的严寒气候制热,MDS 数码变容量系统均能保持正常的运行。 ■MDS 数码变容量系统拥有优秀的季节能效比,机组仅需耗少量电便能制出更多的冷热量,相比一般系统 每年可节省约40% 的电费。 ■MDS 数码变容量室内机从0.8HP 到6HP 有多种容量可供选择,满足大大小小的空调房间的舒适要求; 同时室内机组的形式选择多样,可与现代家居装饰完美结合。 ■MDS 数码变容量系统在进行容量调节时只是精密部件的简单位移,不会产生高频谐波,更不会对高保真 音响、电脑等家电设备产生干扰,还可广泛应用于对电源抗干扰要求很高的计算机房、电视广播接收站 以及通讯机房等场所。 ■MDS 数码变容量系统室外机组采用整体式设计,机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搬运轻松。MDS 数码变 容量系统由于控制装置简单,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系统故障率,即便发生故障,必须检查与维修的零部件 数量也很少,故维修方便。 ■产品通过3C 中国强制认证。
广州市瀛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基于特征参数的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参数的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属于水轮机调速器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水电机组无量纲特征方程(2)应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和根轨迹法求取调速系统最优控制参数;(3)利用线性回归法和曲线拟合技术获得调速系统控制参数的最优值。本发明具有整定过程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等优点,能够根据水电机组的五个特征参数(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机组惯性时间常数、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永态转差系数和发电机综合自调节系数)直接整定出调速系统最优控制参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风电机组及场站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调压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传统发电份额不断被挤占,导致系统惯量下降,热备用容量减小,降低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裕度。已知目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下,发电机输出功率难以响应电网频率波动,而超速减载控制和变桨距角控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风电机组整体性能和一次调频特性,但存在预留一定备用容量而无法实现最大发电效益。目前储能装置已广泛应用于风电场,但大多为风电场集中式储能方案,其安全可靠性风险往往大于分布式模式,故如何提高单台风电机组的致稳性和抗扰性,使其具备一次调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图1 实验装置图1 图2 实验装置图2 图3 DFIG的储能配置图 结合上述应用背景,提出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1、结合DFIG直流母线储能装置的优势,从增加控制自由度、平滑源端风功率间歇性波动以及抑制网侧负荷扰动三个维度入手,分别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器控制的DFIG惯量支撑与一次调频控制,基于变功率点跟踪和超级电容器储能协调控制的DFIG一次调频策略和考虑源-荷功率随机波动的DFIG一次频率平滑调节方法,上述控制可在增大发电效益的同时提升频率调节效果。 2、量化DFIG的一次电压调节能力,制定DFIG的动态无功控制策略,设计DFIG与风场无功补偿装置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案,从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出发,研究自抗扰控制技术等快速提升风电场系统无功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缓解电网电压跌落,提高电网的电压安全稳定性。 3、结合功率密度、可充放电循环寿命以及经济性作为储能介质选择的主要评测指标,确定合适的单一或混合储能介质及变换装置类型,根据频率调节目标计算储能装置的容量,进一步研究混合储能的容量优化方法,设计出一套高充放电效率、低成本的混合储能装置。 4、研究风储联合调频和基于超级电容调频、风机分布式储能和场站集中式储能所组合成的四种储能调频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多复杂工况验证不同技术方案的调频效果,结合储能容量、使用寿命、经济成本和技术性能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5、研究大功率基于单一储能或混合储能控制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样机,完成风电机组参与系统惯量支撑与一次调节方案的验证,对新型一次调频控制技术和一次调压控制方案进行大功率样机的试验验证,完成工程应用的基础准备工作。 创新点 1、针对风电机组一次频率调节,分别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变功率点跟踪和超级电容储能协调控制和考虑源荷功率频率调节等方法,提高一次频率调节能力,并优化了储能装置的容量配置。 2、设计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动态无功协调控制方案,提出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最小限度降低机组出力下可提高无功极限最大值的最优方法。 3、分别就风储联合调频策略和基于超级电容器调频策略、风机分布式储能和场站集中式储能所组合成的四种储能调频方案的优缺点和拓扑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采用风机分布式储能下的风储协调方案更加具有应用优势。 市场前景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形成新能源风机技术在大电网中应用效果验证方面的技术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体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能源风机储能技术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地区的推广应用,为提升新能源发电高渗透率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促进建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辅助服务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和借鉴。 应用案例 目前装置依托“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惯量阻尼及一次调节方法的研究”项目,已开发完成380V/10kW实验样机,并预计展开示范应用。 获奖情况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惯量与一次调频策略”论文获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20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03
大型火电厂烟气深度节水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52 1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