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协调一致性的配电网络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协调一致性的配电网络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需向配电网注入的无功功率, 形成完成向配电网注入无功功率目标的分布式电源的集合,形成协调一致性控制无功功率分解的矩阵, 计算集合中各个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注入设定值,电压监测装置通过双向通信线路向相应分布式电源 传送无功功率注入设定值,各分布式电源根据该值产生相应的无功功率注入至配电网,使得注入无功功 率总和满足需求。该控制方法无需中央控制器,分布式电源能够自发进行输出无功功率的调节
武汉大学 2021-04-14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智能调度与可视化预警系统
新能源高占比发展下传统同步机组与风光新能源机组呈现“此消彼长”趋势,电力平衡面临“保供应、促消纳”的两难局面。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智能调度与可视化预警关键技术,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和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助推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该成果实现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智能调度与可视化预警应用的信息融合、智能告警、动态监视、海量数据阅读、超实时仿真和高性能计算、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虚拟现实、基于图数据库的人-机交互等功能,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调度员提供了一个准确及时掌握电网实时运行态势的分析决策工具,实现调度员对调度计划方案的智能互动决策以及电网风险的实时可视化预警。 该技术实现了传统电网调度模式向智能性电网调度模式转换,可广泛应用于电网、电力公司调度及区域控制中心等机构,在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和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同时,该系统不但可应用于实时运行管理,而且还可应用在规划、交易、营销等新型电力系统生产管理的不同领域。该成果已在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等30余家单位机构投入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1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运行行为识别及可视化显示 图2 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环境监测可视化
四川大学 2025-02-11
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跨流域水电站群多电网联合调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跨流域水电站群多电网联合调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发电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采用逐次切负荷法和逐步优化算法分别对各省网下梯级电站群进行单一电网调峰调度计算;根据单一调峰调度结果计算各个流域的梯级负荷率,作为联合调峰调度的优化计算顺序的依据;以使多电网累加负荷依次经多个流域梯级电站群调峰后剩余负荷最平稳、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进行跨流域水电站群多电网联合调峰调度;根据多个梯级单一调度结果和跨流域联合调峰调度结果,完成联合调度模式下跨流域梯级电站出力过程网间优化协调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该技术适用于车辆发动机或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一体化匹配仿真、控制和标定技术。成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动力传动一体化的匹配仿真技术,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系统软硬件技术,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参数标定和试验技术。可以进行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系统的匹配、控制和标定开发,也可以就单项技术进行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发动机的控制内容包括:汽油机的点火、喷油和怠速空气量的动态和稳态协调控制,具有空燃比的闭环控制功能。变速箱的控制功能包括:换档控制、液力变矩器闭锁和滑转率控制、变速箱液压油路主油压控制。一体化控制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技术
提高板带轧机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采用新的板形控制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诸如加大弯辊力、采用可移动中间辊等手段在提高了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轧辊剥落、辊耗增加等负面结果。目前国内已经投产的板带轧机在板形控制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 本成果在板形控制和辊形设计思想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通过与宝钢和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的合作,获得了板形质量明显提高的实际效果,年经济效益超亿元。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本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 板带轧机变接触轧制技术 板带轧机变接触轧制简称VCR(Varying Contact Rolling),由与轧机形式相适应的辊形设计(“VCR变接触支持辊”、“均压型PPT中间辊”、“轴向移位变凸度工作辊”和“ASR非对称自补偿工作辊”)及配套的工艺制度、控制模型和带钢平坦度检测装置等多项技术所组成。具有增强轧机对板形的调控能力、提高消化来料板形和规格波动能力、使机架间负荷分配趋于合理、保证轧制过程顺行、提高板形质量和生产率、实现超平材超薄材等极限难轧品种的轧制、降低轧辊及轴承消耗等效果。武钢和宝钢等企业的冷热连轧机已采用了这项技术。 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模型 板形控制模型与控制系统是现代化板带轧机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板形自动控制的关键。通本单位自主开发了热连轧机板形自动控制模型、板形板厚解耦模型、冷连轧机的弯辊自动设定模型和板形控制目标生成模型,并成功应用于大型工业轧机,属于国内首创。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轧机板形自动控制的水平,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显示在板形控制这个国际前沿领域,我国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便携式可控制氢技术
便携式燃料电池在单兵电源、应急电源、无人微型飞行器机载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重要的应用领域都要求燃料电池系统配备简易、高效的制(储)氢装置。本项目以自行研制的高效、长寿命的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为核心,实现硼氢化钠溶液的可控制氢。装置核心为一微型固定床反应器,硼氢化钠溶液被微型泵可控地注入反应器,瞬间分解产氢,转化率接近100%。产生的氢气经过微型碱雾分离装置除碱后直接进入燃料电池电堆。制氢装置平时只需要携带固体硼氢化钠粉末,使用时加入普通自来水(或清洁的河水、溪水等)即可。固体硼氢化钠的重量储氢量超过10%,在不计水重量的情况下可超过20%,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矿用防爆电器与控制技术
一、 项目简介矿用防爆电器产品是煤矿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经过十几年的矿用防爆电器研究,先后成功研制并工业化推广了防爆变频器系列、10KV/6KV防爆高压电动机软起动系列、防爆组合软起动系列、3300V/1140V/660V防爆组合开关系列、大型刮板运输机交交变频起动设备等产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包含多项专利技术,在国内多个煤矿均具有众多工业化运行案例。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稳定运行阶段。三、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根据对天津、河北、上海、山东、湖北、山西等地的调查分析,对此类调速装置的年需求量近万台。以煤矿变频调速设备为例,根据市场调查初步预测,国内每年需用此类产品(1.0-1.5)万台,需更新改造的设备达0.8-1.5万台,市场需求量很大。按平均年市场1.8万台,按中等功率350KW计算,每台售价30万元,国内年市场产值可超过54亿元,此类产品需求仍然不断增长。四、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按年产值1亿元计算,生产流动资金预计为5000万,生产场地面积不少于3000m2。生产与技术人员约100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从事相近行业不少于3年的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五、 效益分析按第五项投资与生产规模,年利润不低于3500万。六、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张福民 李占凯 联系电话:13820777617 电子邮箱:abcd4907@126.com(李占凯)七、 高清成果图片3-4张组合软起动防爆变频器防爆高压软起动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变频调速装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动压、破碎围岩巷道稳定控制技术
该成果从改善动压、破碎围岩巷道所处应力环境及合理确定巷道支护技术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依据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理论以及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机理,开发了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迎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破碎围岩巷道注浆加固技术。沿空掘巷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空区岩层活动基本终止、应力调整趋于稳定后掘进,采用合理的窄煤柱护巷技术使巷道位于应力降低区,结合窄煤柱稳定控制技术与合理的巷内支护技术保证巷道的稳定;为缓解接替紧张问题,在上工作面回采结束前,需提前掘出下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在上工作面超前、侧向和本工作面超前应力的叠加作用下,造成迎采巷道围岩十分破碎、极难维护。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的注浆材料加固围岩、改善围岩性质、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自承载能力,并与锚杆支护相结合,能提高锚杆锚固力、增大支护阻力,充分发挥两种支护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迎采巷道维护状况。因此,通过改善围岩应力环境,并结合围岩注浆加固与锚杆联合支护技术,是改善动压、破碎围岩巷道维护状况的一条有效技术途径。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表面处理过程智能控制技术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普及应用,自动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带动企业工作创新和升级、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表面处理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引入了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基本思想,通过在现场增加检测设备采集电镀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增加控制设备和执行器实现对电镀槽的温度和电流密度的控制,并使用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思想以及软件组件技术实现对采集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既保证了电镀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又实现了对电镀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电镀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形式较为严峻,2019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中,有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0.7%。污染天气频发是现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和难点,其中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第一大排放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对此,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严控燃煤电厂排放标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浙江大学团队创制多环境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对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集成和其他多种废气处理均有针对性处理效果。其中,烟气脱硫超低排放采用三种核心技术,电石渣-石膏法脱硫技术,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显著增强脱硫效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塔内烟气流场优化技术,在解决塔内旋流问题的基础上大幅加强气液平均分布:高效托盘技术,通过优化开孔率、气液比、烟气流速进行参数优化,实现高效脱硫、除尘。烟气脱硝技术采用中低温脱硝,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流体脱硝喷枪和脱硝高效响应-反馈控制系统,首创的宽温窗高抗性脱硝催化剂实现了90%以上的脱硝效率。烟气除尘技术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经厂区改造后除尘效率显著提高。项目为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烟气排放控制均有针对性帮助,经技术改造后均可实现排放达标且减少成本。
浙江大学 2023-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783 7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